学习笔记“固收+”运作策略、底层资产、收益拆解等内容整理 笔记原文来源:《海资专题丨固收+系列(一):货币基金收益下行,手中资金何处安放?》笔记原文来源:《网红“固收+”的要义,... 债券基金收益的三大来源
来源:雪球App,作者: 勤奋谦虚,(https://xueqiu.com/3155081449/150243762)
笔记原文来源:《海资专题丨固收+系列(一):货币基金收益下行,手中资金何处安放?》
笔记原文来源:《网红“固收+”的要义,由“股债双修”的他为你揭示》
笔记原文来源:《基金界这一新物种,打从心里暖暖的》
笔记原文来源:《再谈固收+:从一个修不好的Bug说起》
笔记原文来源:《人人都爱“固收+”:为何加,加什么,怎么加,加多少》
一、对机构投资者,银行理财子定制“固收+”委外需求凸显越来越多的银行、销售机构在向基金公司定制发行固收+产品
用来解决理财收益率下降、理财子公司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
近期流行的“固收+”解决方案
产品载体:偏债混合基金
产品期限:用6个月到1年的滚动持有期提升胜率
目标年化收益:4~6%/6~8%
目标最大回撤:2~3%/3~5%
二、对个人投资者,货基收益迈入了“1时代”,“固收+”配置需求凸显(1)为什么货币基金收益一再走低?
通常,货币基金底层资产的表现与银行间市场的资金面情况密切相关。
在相对宽松的资金环境下,货币基金的底层资产收益下降。
1、货基底层资产有哪些?
货币基金主要投资短期国债、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存款、存单和质押式逆回购等。
当市场资金面整体较为充裕时,存款、存单和质押式逆回购等资产的利率也会随之下降,同时短期国债、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债券资产的收益率也会下降。
2、为什么资金环境宽松?
新冠疫情爆发以后,为缓和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央行综合运用了多种政策手段,诸如逆回购、MLF和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为市场补充了相对比较充裕的流动性,也为银行间市场营造出了较为宽松的资金环境。
考虑到疫情为经济带来的实际影响尚未结束,未来政策边际宽松的趋向或将持续,在此情形下,货币基金有较大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维持低位。
三、固收+的产品类型1、固收+是什么?
固收+是融合了具备防御性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和多种增强配置的一种策略。
2、固收+有什么优势?
固定收益类资产和多种增强配置在一个策略中相互融合,具备了一些较为稳健的特点,使得固收+具有“攻守兼备”的配置优势。
3、固收+有什么作用?
固收+产品或可以帮助投资者在获得稳健收益的同时,也能够积极参与增强配置策略所带来带来的弹性收益机会。
4、为啥这些基金公司要要用偏债混合等壳子来运作固收+产品呢?
因为投资范围广。固收+要做多策略投资:新股申购、定增、甚至期货对冲等,很多策略都是债基不能做的。
①二级债基
二级债基是“固收+”产品的一类,既能全面投资债券市场,又能参与二级市场股票投资的债券基金,仓位基本是二八分配。
善守:主投信用债,注重追求本金安全,合理控制信用风险,受股市波动影响较小。
能攻:20%以下仓位弹性资产配置。
注意:二级债基不能参与打新,而打新对固收+是一块重要收益来源,因此不考虑二级债。
②偏债混和型
一般偏债混合型基金的权益仓位是0-30%或0~45%,但这并不意味着基金一定会配满权益上线。
定位于固收+的的滚动持有期+偏债混合产品,往往都会定一个权益中枢,随着风险收益偏好的不同,在10%、20%、30%中调整,另外,也可以根据其持仓的历史情况来做判断。
偏债混合基金是唯一既能够享受到打新、定增政策红利,又不用体会偏股基金高波动风险的产品类型。
在偏债混合型基金的而基础之上,2023年产品形式有了创新:
滚动持有期+偏债混合+“固收+策略”
滚动持有期基金:只“锁定”赎回,并不锁定“申购”
滚动期为产品规模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提供了保障,基金经理在做投资安排时,无论是买债券(尤其是流动性一般的信用债)还是投资有锁定期的定增,都可以有施展的空间。
由于规模增长相对稳定,在遇到一些看好的股票或债券暂时浮亏时,也可以坚定的扛过去,不至于被投资者赎回的浮亏变实亏。
5、如何筛选偏债混合型基金? 排名不合理!
早年间获批的灵活配置型产品,合同仓位都是0-95%。有人用它来满仓炒股票,有人用它来打新,还有人用它来做债券,可谓五花八门,大饼夹一切。
所以这种产品根本没法放在一起排名,投资者必须自己挨个到网上去查基金的历史仓位,来判断它是什么风格,什么策略。这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几乎不可能。
而理财顾问在这个时候,就应该起到关键的信息筛选作用,跟踪基金公司怎么说,基金经理怎么想,才能真正挑到合适的产品。
四、固收+的多策略“固收” :确定性的,几乎不承担风险的债券资产。
中高等级、中短久期的利率债和精选的信用债,这部分资产应该是一个刺不破的盾牌,是基本盘。由于期限短、评级高,接近无风险,收益率高于货币基金,和短债基金类似。
“+风险/收益” :“+”既是+收益,也同样是+风险。
根据风险度量的不同,可以有两个层面:
①债券投资层面
通过信用挖掘找到漏掉的面包渣,
通过久期调节偶尔做做波段,
通过杠杆套利套一点票息利差。
这些虽然都属于固收投资策略,但是由于每一项动作都是要承担“风险”的(哪怕再小),所以也算是加的东西;
②多种投资策略增强。
股票、股指期货、国债期货、打新、定增、可转债等等,只要是能够提高增厚收益的机会,基金经理都应该关注。至于能加多少,那就要看投资团队的水平了。
债性转债和打新的风险较低,收益的确定性也比较高。
股票部分,假设不涨不跌,买高股息的股票,一年回报3%问题也不大。
(1)债券部分:债性可转债
可转债在熊市像债十分抗跌,在牛市像股弹性十足,常有人说它是“下有保底、上不封顶”。 在熊市配置可转债,既可以拿到票息,还能在牛市反弹时赚一票;
在牛市配置可转债,可以替代相关正股,负溢价能套利。尤其在这两年,可转债市场大爆发,供需两旺,机会非常多,同样需要人专门研究。
(2)股票部分:一级市场打新、一级半市场定增、二级市场股票增强
1、打新(最重要)
最重要的是打新,这块的收益可不容小觑。虽然不能说稳赚不赔,但对于本来收益预期就在6-10%之间的固收+产品而言,还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A股打新迄今为止仍旧是几乎不败的神话,只要打中了,就是100%确定性的收益。 公募基金中只有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可以参加打新,所以如果想用这个策略,固收+产品就必须设计成混合基金(多为偏债混合),而不能是二级债基。
2、定增
开放式基金是不敢轻易参与定增的,因为一旦基金产品被赎回,而那边定增的锁定期又没有结束,就会面临极大的违规风险。
一般参与定增的产品大多是封闭式基金或者是滚动持有期基金。
今年监管层面大大放松的定增的限制,这是不可多得的增厚策略和政策红利。
发行底价从9折调整为8折,这就为产品折价套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锁定期缩短至18个月和6个月,比以前减半,在同样的期限内,资金使用效率可以翻倍;
取消减持限制,这就为基金兑现盈利提供了便利。
3、股票增强
固收+中的股票增强,并不是像常见的混合基金按照1:9、2:8、3:7配好就万事大吉。因为简单的配置策略,权益部分是要100%承担对应波动的,想吃肉就得先挨打。
然而对于固收+的投资者而言,挨打的疼,比吃肉的快感更重要,毕竟大家原来买理财时宠坏了,一点皮肉伤都没碰过。
所以基金经理必须先把回撤放在产品体验中去,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在确定性大的时候才张嘴。这种确定性既可以是对β的判断,也可以是对个股的判断,背后需要公司强大研究团队的支持。
(3)期货部分:股指期货、国债期货
1、股指期货
一是当判断市场出现反向确定性时,可以作为增厚收益的工具;
二是如果参与打新则需要底仓,股指期货可以对冲底仓风险;
三是当期货与现货基差出现套利机会时,可以果断操作捡面包渣。
这些收益虽然少,但是积累多了也很可观,这需要团队中有专业经验的人盯盘才能做到,仅靠基金经理自己是不行的,必须团队作战。
2、国债期货
赚钱的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把股票换成了债券。
五、固收+的收益实现
1、固收+的收益来源于哪里?
固收+的收益来自于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收益确定性相对较强、风险相对较小的固收类资产所带来的打底收益,
另一部是增强配置策略所带来的弹性收益。
2、绝对收益的理解
固收+策略是绝对收益目标基金的主要实现形式
对于绝对收益的理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 正收益:确保每年正收益、力争每个季度正收益;
(2) 获得货币基金/短期银行理财的平均收益率;
(3) 取得5%-8%的中长期年化收益率。
3、目标收益率是如何实现的?
把5-8%的中长期目标收益率分解为三步走:
第一步:先做到3%。
以剩余期限在3年以内的AAA国企债作为底仓,获取3%左右的票息收入,这是确定性非常高的收益;
第二步:把收益率进一步提高到5%。
主要来自三类偏债资产的增厚:
(1)中长期利率债的中长期波段操作;
(2)债性转债的中短期波段操作;
(3)打新收益;
第三步:力争做到8%。
主要在中低估值的股票,通过内部精选个股、及时止损等方式,获取绝对收益机会。 (买高股息的股票,一年回报3%问题也不大)
六、固收+的底层资产
“固收+”即“低风险资产+风险资产”
(1) “固收” 一般是两类纯债资产:3年以内的AAA国企债券和7-10年期政策性金融债
第一类是底仓资产,主要是3年以内的AAA国企债券。
投资目标是票息收益,为组合提供安全垫。不赚信用下沉的钱,也不赚杠杆的钱。
大部分仓位是3年以内的AAA国企债券;
小部分仓位会配一些流动性稍差一点、但信用资质仍然非常好的品种,比如AAA级的ABS、大央企或者国企发的永续债等。
这样加总下来,底仓部分整体可以获得3.0%左右的票息收益。
第二类是长期限利率债,一般只会买7-10年期政策性金融债。
主要做中长期的波段操作,投资目标是赚资本利得。
在配置过程中对绝对收益率有要求,如果收益率达不到过去5年、10年历史中位数,一般不会大比例配置。
谭昌杰说长债收益率涨到4%以上会大比例买,其实是债券价格跌多了,估值便宜,而现在的债券收率率只有3%出头,正处在牛市高位震荡,买的价值就不大了。
收益率上行,指的是债券价格下跌,是熊市;
收益率下行,反而指债券价格上升,是牛市。
(2) “+风险/收益”主要投资四类资产:100-110元的债性可转债、一级市场新股、一级半市场定增股票和二级市场股票
1、如何选择可转债
①第一类是价格在130元以上,股性转债 (不参与)
风险收益来源主要来自正股,对偏债混合基金来说,买这种转债还不如直接买股票。
②第二类是价格在110-130元的区间 ,平衡型转债 (很少参与)
这类转债的波动来源非常多元,比如股票市场的涨跌,股票市场的情绪,转债市场的情绪,当然还有转债对应正股的波动等。由于这类转债价格波动的来源相对比较多,未必有确定性的绝对收益机会,很少参与。
③第三类是价格在100-110元,债性转债 (这是主要参与的品种)
一方面遵守“三低原则”(信用风险低、绝对价格低、转股溢价率低)
一是信用风险低:资质好,不违约,如果信用资质得不到保证,转债价格有可能跌破面值甚至跌到更低的水平;
二是绝对价格低:债性强,能防守
三是转股溢价率低:股性好,能进攻,我希望转股溢价率能在20%内,这样在股市向好的时候转债价格也能跟得上。
可转债在历史上还没出现过违约,但近几年可转债市场供需两旺,很多资质相对一般的公司也都发行了转债,一些甚至有较大的现金流压力,评级只有AA甚至更低。投资者绝不可看着绝对价格便宜就无脑买入。
④第四类是价格在100元以下的转债, 深度债性转债 (少参与),这类转债一般两个情况
一个是转股溢价率特别高,比如在50%以上,正股的上涨对转债价格的拉动非常小;
第二个是发债主体出现违约风险的预期,价格跌破面值到90元乃至更低的水平。
这类转债的收益来源 :一是靠信用研究人员的信用甄别能力;二是看是否修正。由于我不挣信用利差的钱,而能否修正,一般是偏博弈的,时间点也不太好把握。
2、一级市场打新,如何选择打新基金?
按照目前主板+科创板的打新收益,5-10亿的公募基金增厚1~2%是可行的,如果产品规模扩大,收益则会被稀释。
3、一级半市场定增,如何从定增选择股票?
要真正从中受益,基金公司的研究实力、资金实力、和投行的关系、交易对手的储备、项目遴选的能力等等,都要拿出来到市场上拼刺刀。
4、二级市场股票增强,如何选择二级市场股票
股票收益=股息回报+超额α+市场β
对于股票仓位有三个档位
(1)下限,一般不低于10%
总有绝对收益机会的股票。
一方面是在股票方面能多挖掘绝对收益的机会,比如高分红品种,要约收购类的股票等。 另一方面我觉得个人对市场的短期判断不一定准确,我不太希望自己对于某一类资产做出特别极端的判断,比如2018年底整个市场都很悲观,我还是坚持了10%股票仓位。
(2)中枢,不超过20% (常态)
大部分情况下,股票占比在10%-20%的区间波动;
(3)上限,不超过30%
特殊情况下,比如基金规模太小需要满足打新市值而提高股票仓位、大牛市中提高股票仓位增厚组合收益,除此之外,不超过30%的上限。
七、固收+的回撤
对于不封闭的产品,控制回撤的意义在于:好的回撤—>良好的持有体验—>放心延长持有期—>投资者最终赚钱。
在不做股票或股指对冲的情况下,要控制组合净值的回撤,只能控制高波动性股票资产的总比例,并及时止损。这是当下相对有效的途径。
为了便于对个股止损:
先将个股的配置分散化:从行业到个股,全面分散,比如个股占比不超过2%,行业占比不超过5%等,这样可以降低个股的卖出压力。
其次是止损,一般在2-3周的短期内,如果个股出现超过10%以上的超额跌幅,就需要执行止损的操作了。为了防范出现这种个股的止损风险,我在买入时,一般会评估最大的下跌风险空间有多大。
做个股的买入决策时,最看重的并不是能涨多少,而是最多能跌多少。因为一旦短期跌的多,我就要去做止损,就没法中长期持有,就赚不到后续可能上涨的收益。
八、 为什么要重视固收+?资管新规以后,固收+产品是未来理财重要策略方向。
1、有市场
在我国100多万亿的财富管理市场中,为激进投资者服务的权益类基金只有仅仅3万亿,剩下几乎所有产品,都指向一种需求:稳健投资。
2、有投资者
中国的小白投资者远远大于成熟投资者
3、纵向对比
在过去十几年时间,投资者心中的稳健投资就是等于银行理财,就是等于保本保收益。且不说抬高社会融资成本这种大道理,首先就让债券基金等市场化产品变得毫无魅力可言。
在承接这方面需求时,基金公司常年被银行、信托、保险等一众大哥按在地上摩擦,毫无还手之力。
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例,他们所设计出来的产品模式,简直Amazing!
成本法估值:不管天崩地裂,每天给你正收益;
保本保收益:即便非标资产违约,银行的金字招牌随随便便再发一款产品,扔到池子里面先把窟窿补上再说。
4、横向对比
中国股市牛短熊长,稳健投资将是长期、稳定的处于市场压倒性地位的需求。 在2012年,银行理财资金池问题就曾在监管层面引起过诸多讨论和担心。然而这并没有妨碍银行理财、通道、各种影子银行等坏孩子们继续向前狂奔,直到6年之后的2018年,几经波折出台的《资管新规》才为这场盛宴按下了停止键。
在《资管新规》的要求下,所有新发行的理财产品要按新规矩来:
市价法估值:净值每天跟随市场波动;
单独建账:亏了不能通过利益输送来弥补;
非标限制规模和错配:把收益着实打下来。
虽然这一切都还可以通过各种招数苟延残喘,但所有资管大佬们深夜都开始思考新的问题:稳健投资这一超级超级、巨大巨大的用户需求我拿什么来接?接不好被竞争对手搞走了怎么办?
随着资产不断清理,投资者已经开始发现,不想承担波动,就只能买3.X%且还在往下掉的理财产品,稍微多一点耐心承受一点波动,就能够获取超过理财甚至令人惊喜的收益水平。
这时候人们对“稳健投资”就会有重新的定义,它可以不是保本保收益的,也是可以波动的,但是它至少能够年年甚至月月正收益,他能够超越一般的货币基金和理财产品。
九、投资“固收+”产品,应该有什么样的收益预期呢? ( 预期管理 )假设理财产品可以提供一个一年4%的“刚兑”收益,
那么纯债基金大概也是以4%为中枢上下波动(好处是提供了更高的流动性)
固收+产品则是以6%为目标中枢,上下的波动幅度也可能更大,好的时候可能冲击10%,做错了收益也可能被侵蚀到3%。
当然,在选择愿意+多少风险和收益时,不同的基金经理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可能在宣传的时候他们都会号称“固收+”,但风险敞口可能是非常不同的,波动也会有差别。
十、对公募基金产品创新的思考1、投资是逆人性的,如果想让投资者赚钱,就要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他们的投资体验,
比如曾经火爆的三年定开,通过强行丧失流动性来帮助投资者赚钱,结果效果还不错,慢慢被主流渠道和客户所接受。
比如2023年滚动持有期的创新:滚动持有期+偏债混合+“固收+策略”
2、基金行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产品创新史。
有的创新是为了追逐政策和行情的风口,为投资者提供跟踪的工具,科创基金、战略配售、行业主题、中短债等;
有的创新是提高投资者的投资便利性,提升用户投资体验,C类份额、ETF、T+0赎回等;
但更好的投资工具,如果用的人不专业,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伤人的赌具;更好的投资便利性,看似提升了投资体验,但这和投资真正的目的——赚钱,还相去甚远,甚至适得其反,越便利,投资者反而越亏钱。
就像“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基金公司在创新时如果不能带来规模的快速增加,似乎就不能叫做“成功”。
3、产品创新的几种情形
(1)产品创新,基金公司规模增加,客户赚钱,双赢
(2)产品创新,基金公司规模不增加,客户赚钱,叫好不叫座
(3)产品创新,基金公司规模增加,客户不赚钱,埋怨
(4)产品创新,基金公司规模不增加,客户不赚钱,下岗
4、产品创新的工匠精神
要做好固收+,必须要有工匠精神,因为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放过任何可能的增厚机会,公司投研实力支持和团队协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有新东西出来,别人研究还不多的时候,谁研究的多市场就会奖赏谁。前几年的分级A,这几年的股指期权,也都曾经带来惊喜。
十一、除了传统的固收+,还有一些泛绝对收益策略(1)大类资产配置策略,通过风险预算、CPPI、均值方差、BL、DDC等模型和手段构造出一个低波动的组合,这在市场上也非常流行;
(2)量化对冲,市场上也有很多优秀的基金取得了长期7-8%的投资收益;
(3)CTA,专注于商品期货套利,但是容量一般有限,投资门槛也较高。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