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基金>正文

回调超20% 赚钱效应“失灵”?可转债基金在波动中寻找机会 债券基金赚钱原理图

2023-07-27 01:32:49 互联网 未知 基金

原创 李沁 经济观察报

多名基金经理在受访时表示,估值过高与权益市场波动是可转债赚钱神话不再的成因,尽管目前可转债市场整体溢价率较高,不过,随着权益市场回暖,后续仍可寻找结构性机会。

作者:李沁

封图:图虫创意

年内回调超20%、最高收益率不足2%、亏多盈少,三个标签结合在一起,可以窥见今年以来可转债基金的收益状况。

与此对应的是此前可转债基金连续三年的亮眼战绩,市场中可转债基金鲜少亏钱的传说不绝于耳,更有基金凭借近三年来超86%的收益“所向披靡”。

究其原因,多名基金经理在受访时表示,估值过高与权益市场波动是可转债赚钱神话不再的成因,尽管目前可转债市场整体溢价率较高,不过,随着权益市场回暖,后续仍可寻找结构性机会。

赚钱效应“失灵”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9日,市场中可转债基金的数量超60只(各份额合并),今年以来,仅5只可转债基金实现正收益,收益率最高的一只为1.76%。反观收益率不佳的可转债基金,有9只基金亏损超15%,其中有基金的亏损超过20%。

而将时间线拉长至近一年来看,收益表现则有所不同。其中,超过40只可转债基金跑出了正收益,有5只基金的收益率超过15%,有4只基金更是跑出超20%的正收益。同时,亦有超过20只可转债基金仍处于负收益状态,其中有基金亏损超过11%。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可转债基金的往昔辉煌战绩。将时间轴锁定在近两年内、三年内,其最佳收益率分别超过61%、86%,除个别的可转债基金外,其他基金均可实现正收益。

可转债基金的赚钱效应为何“失灵”?

兴全可转债混合基金经理虞淼表示,不同价格的可转债反映出的风险收益特征不同,高价转债体现出与股票类似的波动性,而低价转债则更类似债券。可转债在不同的估值水平下,所反映出的风险收益特征也有较大的差异。

虞淼进一步解释道,年初,可转债的估值在历史上相对较高的水平,高价转债的数量较多,由于一季度以来权益市场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下跌,一批高价转债与正股的跌幅基本相当。一些中低价格的转债,由于溢价率水平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受股票下跌的影响,但下跌幅度小于正股。由于可转债基金普遍有一定比例的权益仓位,同时也持有了较大比例的转债,其中有部分是高价转债,在权益市场大幅调整的阶段,回撤也较为明显,高价转债配置的比例对于基金回撤的幅度影响较大。

广发可转债债券基金经理吴敌提到,年内中证转债的跌幅还是显著小于股票的主要指数,反映出转债品种一定的抗跌能力。

2023年上半年,A股权益市场风谲云诡,历经不小的震荡与回调,号称连续三年穿越可转债牛市的可转债基金亦“偃旗息鼓”。在此情况下,基金经理在可转债市场上的投资策略发生了些许改变。

吴敌表示,今年的重心在选股和择时,后者的重要性甚至更高。由于转债估值在去年底就维持在较高水平,使得长期具备高夏普的双低策略在今年表现一般,转债个券分化主要取决于正股。但由于今年前四个月股市的调整比较猛烈,很少有行业可以独善其身,特别是对有一定规模的转债基金而言,选股择券的努力效果有限,仓位择时的必要性更加体现。回头看,通过转债调仓降低组合的权益弹性,以度过指数剧烈调整的逆风期,或许是上半年的最佳策略,在下半年也可能阶段性地有这样的需求。

虞淼认为,可转债同时受到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影响。从今年的特征来看,由于债券市场表现较好,同时由于局部信用风险的爆发,部分高收益债的投资者从信用债转向可转债,以寻求更高收益弹性,导致可转债整体的估值水平一直在历史中等偏高的位置,即使权益市场大幅调整,估值也并没有回到低位,固收+产品规模的扩张也增加了对于可转债资产的需求。一些高溢价转债在很多时候能反映正股的波动幅度,导致个券的波动性比以往有所增加,而可转债整体相对偏高的估值,也在一定程度导致未来预期收益率的下降。

在股债双重震动的背景下,华商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张永志在选择投资标的时表示,会遵循自上而下的逻辑,从整个宏观和行业景气度的角度,叠加估值等维度,选择那些估值便宜或合理、宏观景气度向上且跟当前的宏观基本面形势、产业政策比较契合的标的。选定大的行业方向之后,不太会做频繁的行业轮动,而是会在细分领域中做一些子领域或细分品种的轮动,来捕捉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