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基金>正文

35岁以下的基金经理,千万别信 美国基金经理和中国基金经理区别大吗

2023-08-19 14:05:46 互联网 未知 基金

35岁以下的基金经理,千万别信

原创 纪易繁 金融八卦女频道

互联网大厂容不下35岁中年人,而35岁以下的公募基金经理却被嫌弃太年轻。在黑天鹅常态化、范式转换轮番上演、变化是唯一不变的当下,你就真的确定,多十几年资历的人就一定更懂投资、更能判断行业趋势与公司走向?

文|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纪易繁

之前有媒体发布的一组照片在网上疯传,说美国的基金经理都是这样:

而中国的基金经理则是这样:

当看到这样简单粗暴的对比,很多人都震惊了:

中国基金经理都太年轻了,就是不行!投资还得是“姜老的辣”!

这时候,我们就要拿出一点警惕心,好好想想,这种抓人眼球的叙事方式是不是在诱导我们,在不进行深入思考的情况下,快速得出一个根本经不起推敲的“结论”?

互联网大厂容不下35岁中年人,而35岁以下的公募基金经理却被嫌弃太年轻。非得要年轻有年轻的焦虑,不年轻有不年轻的焦虑,没有年龄段是安生的呗?!

1.

/ “天呐!基金经理平均

从业年限仅1.42年!”/

我们来看一下引发这一轮“伪焦虑”的导火索是什么:

“今年以来北信瑞丰已有6位基金经理离任,现有团队中基金经理平均年限仅1.42年,任职年限最长的也仅有3.63年。”

等一下!北信瑞丰是谁?我快速查了一下:

(一声冷笑)88亿是什么概念?用下面两个数据可以参考出来:

第一个数据:截至2023年6月,据wind数据统计,A股权益类基金经理1570位,管理基金规模约7.4万亿;前20%的基金经理345位,管理基金规模约6万亿,占整体规模的81%——基金行业也是典型的二八效应。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大概在1000亿,所以,88亿??你懂的。

第二个数据:张坤一个人就掌管了1000多亿的基金,而且这88亿里面还有6成是货币基金(也就是余额宝类基金),剩下4成如果都是权益类基金也就只有30多亿,一个30多亿且连年规模下降的基金公司,它的基金经理怎么样我都不意外——市场的选择已经很清晰了。

所以我想说的是,不要慌,这个数据不能说是没什么代表性,只能说是毫无参考价值,它只能说明,基金经理平均执业年限在1年多的基金公司确实不咋地。

而那些掌管着中国公募基金80%以上份额、6万多亿人民币的基金经理们又是怎样的面貌呢?别急,我们先看看造成中美两国基金经理年龄差距的到底是什么原因?

2.

/ 国内外投资环境差了这么多,

你就比个年龄?/

国外祖师爷级别的基金经理巴菲特是在1941年买了他人生中第一支股票,虽然那时候他只有11岁,目前老爷子依旧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这家管理着约5000亿美元资产规模的基金,算下来也有80年了。

80年什么概念?

要知道上交所和深交所都是在1990年成立的,证监会是1992年才有的,整个股票市场发展到现在也就30年。

让一个壮年和一个老年通过比较年龄来分高下,谁不讲武德啊!

在黑天鹅常态化、范式转换轮番上演、变化是唯一不变的当下,你就真的确定,多十几年资历的人就一定更懂投资、更能判断行业趋势与公司走向?

如果经历得多就代表着高深与渊博,如果充分的历史数据就意味着更准确地预知未来,那请问一次又一次的事前看来都是突如其来、事后分析都是如约而至的大危机,是不是只能说明我们终究都是“愚蠢且学不会教训的人类”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就在这里:长者是不是一定比年轻人更博学、更睿智、更有辨识力?

我倾向于认为,不一定。这也是很多人现在讨论的——为什么现在老年人地位没以前高了。

因为我们以前的知识传承主要通过经验与口口相传,老年人一定程度掌握了知识的输出力与话语权,这是他们受到尊重的更本质原因。

而现在,信息、知识甚至新的认知都在伴随着新事物的诞生、新科技的突围、新媒介的统领、新人群的进化而快速迭代,而且这种迭代与改变很多时候并不是昙花一现、流行一时,而是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动摇我们对世界、对自身认知的,更不要说人为建立的商业世界里的各种景象了。

决定投资人能力的远不止于年龄、阅历、资历这么简单,深度思考能力、对数字精准把握与敏感性、建立框架并及时修正的能力、坚持反人性的投资纪律,以及最重要的——摒弃情绪的能力。这些都不一定是年龄能够带来的,有的时候更像是一种天赋。

3.

/ 时间长短与投资能力到底啥关系?/

时间短不一定是不行,而是根本没办法检验一个基金经理是否行。

投资领域向来有“一年3倍容易,三年1倍难”的说法。再换一种说法就是,时间长不一定行,长时间行才是真的行。

通常来说,一轮完整A股市场周期,大约是7-8年。2001年是顶,2007年是顶,2015年也是个顶,大概就是7-8年一个周期。而目前国内管理年限在15年以上的基金经理(包括权益类和固收类)仅有11位,管理年限10-15年的有129位,5-10年有710位,近一半的基金经理从业经验在三年以下,不满一年的占比超过20%。

并没有足够多的基金经理穿越过牛熊周期,这也是个事实。牛市里大家或多或少都能赚到钱,而熊市才是考验能否守住本金的关键时刻。

所以评价一个基金经理的能力,先要看一定时间维度下的年化收益率,这个时间维度非常非常重要——年数越长获得超额收益率的难度就越大。比如,如果是按10年以上的维度,年化收益率为15%就可以认为是优秀的;但如果这个维度是5年,那么要到20%以上才算是优秀。

另外一个同样很重要的维度,就是看在极端环境下的最大回撤——也就是当遭遇熊市的时候,基金经理能否守住不跌到让基民们吓破胆的程度,以及他后来能够在多长时间内抚平这些损失。

所以,当把管理年限拓宽到5年以上,就只有不到10%的基金经理,几何年平均收益率能够超过20%了。而那最厉害的一撮人,他们成功活过了2015年千股跌停的股灾、历次的牛熊转换、2018年的单边下跌、2023年末的恐慌暴跌,才是直面过惨淡股市勇士。

4.

/ 基金经理饭圈化,

“韭零后”炒基如炒股/

为啥要拿基金经理的年龄年龄说事儿?

我猜大概是对基金经理们的表现比较失望。为啥自己一买就跌?然后还听说他们各种暗箱操作,顿时这火就搂不住了。一看到这些80后们也就跟自己差不了10年,居然拿着百万年薪在这霍霍我的血汗钱,该喷!

基民股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怎么我一买就跌,一卖就涨?我去,你还真以为自己是神了吗,要是真的有这种精准的反向指标魔力,你才是全宇宙摩拜的股神。

来,我告诉你为什么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买的时候大概率已经是听说这只股票或这支基金涨得很好了,看别人赚钱眼红,于是赶快跟风入场,这个时候估值和市场情绪大概率已经到顶了,于是刚一买进开始跌,这段时期是公司估值开始匹配公司业绩和基本面的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公司发展,公司业绩消化了之前的高估值,也就是估值再次匹配了业绩,于是估值又开始新的起飞,而你在快消化完估值的那个点没忍住,卖了。是不是这样的?

2023年,基民们跑步入场公募基金,新增基民里一半是90后。这些刚开始手上有俩闲钱的年轻人,开始接受了理财的概念,这些本来想给自己每月多买几杯奶茶的年轻人,没想到一入市就学会了一个新的词语:

到底是谁的锅?

2013年在塑化剂风波和整顿公款消费的低谷买入贵州茅台,穿越牛熊一直持有至今,8年创造了8倍收益——这就是以重仓白酒股、在基金狂热的2023年顶流般存在的张坤。然而,2023年2月里的短短5个交易日,茅台总市值蒸发了5500亿元,张坤的基金自然应声下跌。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声音:涨了坤坤永相随,跌了张坤是丧坤。

再说重仓科技半导体的蔡嵩松。

15岁进中科大“少年班”,博士毕业后在科技企业由研究转入实业,然后进入基金公司,一直重仓半导体板块。2023年,5G商用时代正式开启半导体的一波涨势,一直到2023年初,2023年3月和7月,科技概念多次出现深度回调,蔡嵩松的诺安成长混合一度回撤30%。要知道,蔡嵩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高波动是他投资风格的一部分。

于是又出现了这样的声音:涨了蔡经理,跌了经理蔡。

这就是我们的基民——既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投资基金的正确方式,买基如追星,炒基如炒股。

每次看到有财经博主/人士在网上说一点干货的时候,下面就有无数的人让他直接说代码,要抄作业。投资的作业是抄不得的,这个道理在股市里赚过跌过的人都懂吧?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力,被后悔与恐惧来回支配情绪和行动,注定就是韭菜的命运。

投资比的是时间和耐力,而不是短期爆发力。但基民们常常高估短期的收益,低估长期的力量,这不是一个所谓的合格投资者。找不到本质原因就拿年龄说事儿的,就拿性别说事儿的,真的挺没劲。

5.

/ 莫欺少年是少年,20年后见分晓 /

国内公募基金经理的平均年龄为39岁,而美国基金经理的平均年龄为55岁,相差16岁。

国内的明星级基金经理,如张坤、刘格菘、蔡嵩松、谢治宇,掌管基金的年限都不超过十年,朱少醒、董承非算最长的了,也不过15年,以A股的7-8年的经济周期来算,他们基本上都只经历了1-2个。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