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基金>正文

上海国盛资本:国改基金群贡献“资本力量” 中信集团旗下基金公司

2023-08-23 13:52:31 互联网 未知 基金

上海国盛资本:国改基金群贡献“资本力量”

2023“银华基金杯”新浪银行理财师大赛,火热报名中。即日起至9月7日,报名参赛将免费领取管清友、罗元裳、陈凯丰、简七等多位大咖,总价值逾700元的精品课程礼包。【点击领取】

来源:陆家嘴杂志

近年来私募基金行业一个现象级的发展趋势是,国资或政府背景航母级私募基金的涌现。而在上海,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一家拥有6只大型基金的国资背景私募股权基金集群部落已经浮现,它肩负着国企改革、民企纾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和乡村振兴等历史使命,背靠强大的国资资源,利用市场化机制这把利刃,吸纳行业菁英人才,发掘国企改革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助推企业成长,推动经济转型。

它就是市属国资运营平台国盛集团旗下的上海国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盛资本”)及其管理的上海国企改革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下称“国改基金”)集群。

为了一探基金群的概貌,记者走访了国盛资本总经理周道洪。他长期在境内外资本运作及投资管理的一线实战打拼,曾经担任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上实投资(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2017年底,他告别老东家开始了全新的人生征程,心无旁骛地投身于国改基金的筹建、运作。

国盛资本总经理周道洪

国改基金群形成

国盛资本旗下有上海国改基金、上海纾困基金、上海国企改革品牌基金、长三角产业创新基金和长三角乡村振兴基金等6支大型基金,每支基金的目标规模都在100亿元以上,总目标管理规模千亿元,另有4支项目制基金。截至目前,国盛资本签约管理规模超过420亿元。

国盛资本旗下每支基金的诞生,都有特定的时代和政策背景,被赋予宏大的历史使命,而一个个投资项目酸甜苦辣的落地过程则是其中的叙事篇章。

2017年8月由上海国资运营平台国盛集团牵头组建上海国改基金。2017年12月29日,上海国企改革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及其管理公司——国盛资本揭牌。国盛集团作为国盛资本的第一大股东持股 30%。

2018年11月3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全面提升民营经济活力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规模为100亿元的上市公司纾困基金。仅用半个月时间,国盛集团联合海通证券等相关市属国企,发起设立100亿规模上市公司纾困基金——上海国盛海通股权投资基金,成为首家在中基协备案的地方政府国企发起组建的纾困基金。该基金以直接投资方式为上市公司排忧解难,目前已经决策七个投资项目,四个项目完成投资,二个项目实现部分退出,完成了从投资到退出的闭环。

“在民营企业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和它们共克时艰,守望相助。同时我们支持的这些民营企业都是和上海重点发展的产业息息相关。国有资本参与纾困基金,一方面纾解民营企业的困难,同时又将国有资本优化布局到了这些产业领域,优化了民营企业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这本身就是一次‘双向混改’、‘双向配置’的过程,堪称是一种双赢的安排。”周道洪在接受第一财经《陆家嘴》采访时说。

2018年11月以构建长三角区域产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生态为目标的“长三角产业创新股权投资基金”成立,总规模100亿,首期规模25亿。2023年6月长三角乡村振兴基金成立,探索国有资本带动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新模式。这两支长三角系列基金,是由国盛资本子管理公司——盛石资本来运营管理。著名的新晋网红打卡地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吴房村就是盛石资本管理公司带动社会资本建设运营的。

著名的新晋网红打卡地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吴房村

2023年6月上海国企改革品牌发展基金成立,聚焦大消费、品牌经济发展,围绕国企改革、消费类老品牌、老字号振兴,进行产业链的并购、重组、IPO等资本运作。

国盛资本在组织结构、运作管理、人才引进和绩效考核等各个方面建立了灵活的市场化机制,强化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打造公司的投资“软实力”。“关起门来做不好投资。做投资关键要保持开放心态,实现合作共赢。要通过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灵活的组织结构,真正吸引市场上的优秀人才,共同到我们这个平台上来发展,因为投资领域最核心的还是专业人才。”周道洪说,有限合伙基金中GP、LP的结构,LP是出资方,钱出得多;GP负责管理,力出得多,责任大,无限责任。可见,基金的运作对团队的要求非常高,没有卓越的团队可以说寸步难行。设立子基金、主题基金都要找到专业领域里面的优秀领军人才。

贡献资本力量

早在国改基金筹建之初,国盛集团董事长兼国盛资本董事长寿伟光开宗明义就提出了“建设大平台、培育大产业、推进大合作、构筑大通道”的目标要求,并殷切希望国改基金助力国有资本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酵母和活化因子。两年多来,围绕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大局,国盛资本通过基金的主动投资和积极运作,竭力为经济发展贡献“资本力量”,既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种所有制经济注入权益资本,又以资本为纽带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和乡村振兴……,以资本引擎点燃经济的星星之火。

国有资本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国盛资本旗下基金,基金再把资金投到国家希望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投资至纯科技(集成电路行业高纯工艺系统龙头企业),也投资了包括沪硅产业、云从科技、紫光展锐等在内的一些有潜力上科创板的企业。其中沪硅产业已成功登陆科创板,市场表现活跃。

当前国企改革进入以管资本为主的新时代,国资基金化运作是国企资本化改革重要实现方式。“十九大强调以管资本为主,基金就是一个管资本最好的手段。大方向来看,基金起到一个很重要的转化作用,堪称权益资本、创新资本、长期资本的加工厂。基金经理其实就是资本工匠。”周道洪说,国资从竞争性行业、从传统产业里面退出来以后变成真金白银的资金,通过基金转化为价值形态的资本,再以股权为纽带投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一些成长性较好的领域,真正起到了国资优化布局的作用。如今随着国资背景基金的崛起,新经济领域中的独角兽企业中已经随处可见国资背景股东的身影。

周道洪认为,有限合伙制度是人类商业文明的璀璨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基金领域。全球化范围看,从2005年起,有限合伙基金已经超越资本市场成为股权融资主要来源,2018年全球PE股权融资额六倍于股市IPO融资。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应当善用、巧用股权投资基金这一金融工具,这也是落实“以管资本为主”的现实路径。大多数股权投资基金是有限合伙制的契约型资金集合计划,即使资金来源都是国有资金,也不应再套用有限公司的规范来界定国有控股与否,而应当作为混合所有制的社会资本来看待。这样股权基金投资到国有企业其实是一次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降低国有持股比例,有利于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可见,股权投资基金其实是推进国企改革的重要金融工具。据了解,国盛资本旗下基金投资了老凤祥、上海申达、中航资本、国电投、国网英大等一批国有企业,这一系列投资优化了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服务于国企“去杠杆”,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通过投资,国盛资本也带动了企业和产业在长三角的布局优化。在周道洪看来,当下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政府重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创新,资本和企业才是决定性的主导力量。企业一次董事会、股东会,基金一次投资决策会、合伙人会议,就可以决定几亿、几十亿甚至数百亿的跨区域投资,而地方政府之间往往很难做到如此快速、高效的资源调配。长三角一体化一定要让企业和资本成为活跃的推动力量。国盛资本旗下基金在长三角及全国募集资金,基金投资的一些项目本身在上海,基金入股以后,往往会从企业发展的战略出发,在整个长三角去优化布局,比如把生产加工放在安徽、江苏;还有一些原来在江苏或浙江的企业,基金入股后,我们会协助它们把对智力资本、金融资本要求更高的营销、研发中心、资本运作等业务放到上海。国改基金投资的云从科技,总部是在广州,获得国改基金投资之后,把全球运营中心放到上海。国改基金投资的紫光展锐也将拟上市的主战场移师上海。

针对国内一批老字号企业发展很不充分的现象,国盛资本希望投入资本去扶持老字号头部企业做大做强。周道洪认为,品牌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核心。经济发展的二八规律表明,只有大约20%的品牌最终会成为头部的品牌。现在中国经济进入了存量经济时代,存量经济时代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头部企业越来越集中。国盛资本的一个投资策略也与这一理念相符,希望聚焦头部企业,要求投资企业至少要做到细分行业的中国第一。“我们所投的大部分项目,基本上都符合这个特征。中国经济的集中度提高和规模经济效应还在过程之中,必将伴随着深度的行业重组和产业整合。最新出炉的世界500强,中国入榜企业首次超越美国,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上述判断。我们非常看重头部企业的整合效应,存量经济时代头部企业会有比较大的机会。” 

资本市场中长期机会敬请期待

除了实现了较为理想的社会效益,资本市场的回暖也让国盛资本的资本运作收获颇丰。

国盛资本投资项目的退出方式,绝大多数是通过二级市场退出。周道洪透露,旗下基金现在运作情况良好,目前所投项目都实现了比较大的浮盈。上海国改基金群,累计投资约120亿元,共投资30多个项目,已投项目全部账面浮盈,已有7个项目逐步实施退出,退出部分年化收益率超过30%。

周道洪此前已经前瞻性地看到资本市场的发展机遇,他在国盛资本2023投资策略中写道,“中国资本市场中长期机会敬请期待”。他说,当前我国正在推进资本市场创建以来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改革。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把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包括后来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新三板精选层等资本市场各项配套改革出台,都给股权投资基金非常大的发挥空间。

在周道洪看来,过去几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亟待寻求经济突围的突破口。就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三驾马车——劳动(人口)、资本和技术而言,劳动和技术已经很难靠数量实现增长,必须转向质量增长,只有资本端还能从数量上发力,而且潜力巨大。

周道洪认为,国家发力资本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主要有两大着力点:第一是约80万亿元的居民储蓄。我国储蓄率45%全球最高,发达国家基本在10%~15%,如果储蓄率降到接近20%,意味着80万亿居民储蓄中接近40万亿的资金将来要逐步进入权益市场。这当中的想象空间是令人期待的。

第二是国资国企改革。从资本端看,过去40年,土地劳苦功高,房地产繁荣和土地财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坚持房住不炒以后,土地发挥的空间已经比较有限,国家虽然致力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但也难以弥补城市土地的巨大缺口。而超过500万亿的国有资产总量无疑是一座“金山”,将成为重要的发力点。如果通过改革,让如此庞大的国有资产从原来的实物形态、企业形态、固化形态转变为价值形态、流动形态的长期资本、权益资本、创新资本,必将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这无疑是未来的改革方向所在,而且是史诗级的供给侧结构性大改革,将为我们展开波澜壮阔、蔚为壮观的时代画卷。

再加上这次史无前例的新冠疫情的巨大冲击,作为应对之策,当前也迎来了近百年来全球流动性最宽松的时刻。他说,“以前全球范围内的货币宽松大多是不同步、不均衡的,往往是发达国家宽松、新兴市场开始紧缩,或者新兴市场宽松、发达国家开始紧缩。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出现了全球步调一致的货币宽松格局,而且因为此次疫情的特殊性,这种宽松局面会维持比较长的时间,可能长达二、三年。由此看,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冰火二重天’的格局仍将持续。事实上,与其说资本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还不如说是流动性的晴雨表,正所谓‘货币宽松之下无熊市’。”

他认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致力成为创新型的国家,迫切需要资本市场的“神助攻”。没有一个有效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支撑,很难发展创新产业、创新经济,因为创新需要一整套风险投资机制、科技金融机制,需要风险资本、创新资本的强力支撑,需要资本市场提供融资的端口和退出的出口。

“疫情全球蔓延之下,市场风声鹤唳,似乎是至暗时刻,其实也孕育着结构性机会。危机中往往也有很多转机。”他分析道,除了疫情催生的新经济、新模式,也还有许多机会正在酝酿、生成。现在很多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压力大,而许多上市公司因为实体经济不景气往往缺少业绩支撑,客观上需要加大投资力度。配合当前趋于活跃的资本市场,这当中结合点很多。地方政府应当告别消耗型财政投入、固化沉淀型投资的传统招商引资路子,探索循环型财政投入、以管资本为主的股权投资新模式,可以和头部企业、上市公司紧密合作,借助投资基金策划资本招商,落地重大投资项目。如果和国企改革、民企纾困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结合起来,就可望化挑战为机遇,这是一篇做不完的大文章。这方面,被称为最牛投资银行的合肥市政府将国资国企改革与股权投资基金结合,借助基金通路发展资本招商,让政府的投入、支持始终保持一种循环、流动的状态,最终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下出了政府投融资结构优化的战略活棋,其借鉴和启示意义很大。

周道洪最后表示非常看好国资背景基金的发展前景。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面临重大调整,“内循环为主,构建内外双循环”正成为新的战略方针。顺应战略调整,从调整中寻求转机,成功逆袭转身,是我们当下的必修课。国改基金群将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争取管理规模能够尽快到达千亿级别,力争成为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跃资本力量。

扫二维码 3分钟开户 紧抓牛市回调良机!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