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理财>正文

银行理财如要重生,必须解决银行理财产品与购买者存在的四大错位

2023-07-16 00:35:16 互联网 未知 理财

银行理财如要重生,必须解决银行理财产品与购买者存在的四大错位

银行理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人关注,但这种关注并不是什么好事,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银行理财受人关注的原因是银行理财净值的大范围回撤,有的银行理财产品一周净值回撤竟然达到33%,而11月份在一周内超过50%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回撤,而且这一次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回撤持续了两个多月仍然没有回暖的迹象,更有4000只银行理财产品直接出现亏损。

虽然说“不破不立”这一次的银行理财虽然陷入了寒冬,但也许是一次银行理财的重生机遇,如果银行理财要重生未来,必须解决银行理财产品与银行理财投资者之间存在的四大错位:

第一大错位,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变后与理财投资者客户定位之间错位

银行理财净值化已经超过了90%,2023年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占比92.97%,2023年第三季度末新成立的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净值化率达99.87%。银行理财从保本保息理财向浮动收益甚至亏损理财已经基本完成转换,这应该是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一大改革命性成就。相当于银行理财从存款式的理财转换为真正的银行理财。

但遗憾的是,银行理财体制已经转换为风险性市场化体制,但银行理财的目标客户和投资客户仍然没有发生太多的改变,仍然是银行的存款客户,甚至在银行理财销售时也都是向银行的存款客户销售,即使银行理财的销售人员也在向客户销售银行理财产品时,有意强调银行理财的保本保息优势,这导致了一个严重的错位:

市场化银行理财产品的目标客户定位是银行存款客户,银行理财客户就是银行的存款客户,导致银行理财本来作为风险投资却与存款客户的保本保息混为一谈;

风险性投资的银行理财产品却以不可能亏损的口号向投资者销售,导致很多银行理财购买者闭着眼睛投资银行理财。

结果是可以预见的,银行理财出现收益未达时投资者会骂娘;而如果银行理财出现亏损时,投资者已经不是骂娘那么简单了。有的银行理财机构强调要进行银行理财投资者教育,实际上应该进行教育和纠正的是银行理财产品目标客户定位和银行理财销售人员的误导。

第二大错位,银行理财债券浮盈丧失后仍然坚持债券投资后的风险凸显与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风险预期持续的错位

我国的银行理财在客观端没有受到投资风险的洗礼,而银行理财的投资资产相对集中于债券,并将债券当成稳定银行理财收益和平滑风险的基础性资产。债券是我国银行理财资金配置的最重要方向,在银行理财非保本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中占比达到54.5%。

资管新规颁布后所有的理财产品都不再保本保息,但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却仍然具有强烈的预期收益期待;在从2018年到2023年底资产管理新规实施的过渡期期间,银行理财产品摊余成本法的广泛使用和所投资债券黄金期浮盈的持续释放,确保了银行理财产品在向净值型产品转型过程中业绩的平稳支撑,在银行理财产品保持相对较高且稳定的收益水平之下,理财资金的债券投资风险与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收益预期之间形成了结果默契,所以大家相安无事。

在2023年之后,摊余成本法的制度优势被政策约束,债券价格的阶段性红利也全部消失,而历史上的债灾并没有引起银行理财管理者的重视,我国低风险银行理财投资债券的比例仍然超过80%,把债券资产作为低风险理财资金的保障性资产却忽略了一个债券价格波动的事实,过去十年我国的债券市场出现了三次债灾,以中证综合债券指数为例,从2013年6月开始的为期半年的债市剧烈下跌跌幅高达5.7%,从2023年5月6日开始的为期半年以上的债券价格下跌幅度达到4.11%。

银行理财投资闭着眼睛投资债券与银行理财投资者闭着眼睛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之间的荒谬在债券价格下跌后,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神话自然就破灭了,而银行理财投资资产与投资者风险预期稳定的错位也就成了“皇帝的新衣”。

第三大错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偏好与投资者稳定偏好之间的错位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以后,特别是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以后,银行从完全的代客理财赚取代理费用的身份转变为以代客理财的名义自负盈亏的身份,从而形成了强烈的盈利冲击,而提高收益预期并进行超收益分红是银行理财公司的最原始盈利冲动。

到今年3月底,我国银行理财子公司已经获批筹建29家,正式开业的银行理财公司已经有25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存续的银行理财产品规模17.27万亿元,在银行理财市场的占比达到60.88%。这标志着银行理财市场的主体已经从银行转换为银行理财公司,也标志着银行理财的收益冲动已经占据银行理财市场主导地位。

但银行理财投资者又是什么情况呢?根据交银理财董事长张宏良提供的数据,我国理财市场的超99%投资者是个人投资者,超过90%的个人投资者是风险等级为R1一级、R2二级的投资者。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的稳健型投资型与银行理财公司追求过高收益形成强烈的反差。

在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大幅度回撤以及亏损后,非常多的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低风险低收益投资变成了高风险低收益非常反感,而且对低风险理财的亏损程度非常难以理解,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种错位的严重程度。

第四大错位,银行理财产品中长期倾向与理财投资者及时赎回倾向之间的错位

银行理财产品作为投资理财始终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矛盾现象,即久期与收益、久期与流动性的矛盾。银行理财机构作为投资管理者当然希望理财产品的存期越长越好、存期越稳定越好。而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并不希望投资期限太长,恰恰相反更希望理财产品能够及时赎回。

从投资实践情况看,短期投资理财产品和中长期理财产品的投资运作和风险管理是完全不同的,银行理财投资管理和风险设计应该有非常大的区别和制度设计。但现实是银行理财机构可能并没有真正重视这种错位,而是通过进行资产期限错配来进行资产管理投机以赚取错位收益。

从数据看现实,我国银行理财投资者购买的一年期以下产品占比超85%,对流动性和短期理财的渴望昭然若揭。这与银行理财长期化倾向发生了矛盾并为银行理财出现问题时处理难度加大和债券价格踩踏相关。

民生理财总裁张昌林提供的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期限大部分是3至6个月,这与银行理财投资者购买的一年期以下产品占比超85%的结论是一致的,但银行理财整个持有资产的平均久期在两年左右,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