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虚症
作者:⊙本报记者 涂艳 实习生 刘雨峰
近年来,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理财产品不断创新,但与此同时,部分商业银行未有效加强理财业务的管理,少数商业银行未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开展理财业务,出现了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客户评估流于形式,风险揭示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充分,理财业务人员误导销售和投诉处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日前,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为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秩序,促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开出了“药方”。今日“钱沿”刊登3个典型案例,以期为投资者擦亮眼睛,看清投资中隐含的各类风险。
案例一
李太太是一位年轻的全职家庭主妇,“先生赚钱,太太理财”是这个丁克家庭的财富打理原则。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李太太将存在上海某外资行的家庭资产拿出了一部分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可以说,去年我几乎还没有什么理财经验,买银行产品也只是觉得高信誉度应该有高收益保障吧。”可是,一款投资海外市场的QDII产品确让李太太尝到了苦头,现在她回忆:“其实我根本不适合这类高风险的产品,当初客户经理给我做的风险测评却显示的是‘风险偏好型投资者’。”
点评:填写风险评估调查问卷,几乎在所有的银行产品销售中都会出现的一个环节。而多数投资者和李太太一样,将这份问卷当成了一种自娱自乐的“游戏”,银行却成为了这场“游戏”的导演。按照银监会前日发布的对部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问题进行的通报中所言:“部分商业银行没有进行客户风险偏好评估工作,或评估工作流于形式。”记者了解,风险测试往往以风险偏好测试、风险承受能力测试或风险评估调查问卷等面目出现在银行网站或营业网点,而测试结果的分类一般又只有保守稳健、中庸和积极三种。从测试的时机来看,一般投资者在购买某个产品时都是先了解产品情况和收益状况,以便做出投资价值判断,而很少有银行理财销售人员会事先对投资者做出风险测评。另外,由于这份测试的结果关系着理财经理的销售业绩,随之而来的逃避手段也就频频闪现。销售人员一般事前不会让投资者注意到这份问卷,当投资者决定购买并疲于签字时,他们便在此时趁乱让其在这份问卷上签字。当碰到较为谨慎的投资者时,销售人员会竭尽全力、通力合作使该投资者能“符合”评估目标:打乱测试题目的做题顺序,找‘托’充当公正的第三人,及时指引客户的测试倾向都成为很多销售人员的惯用伎俩。可见,银行产品销售环节的道德风险让信息不对称的投资者防不胜防。“针对不同的理财产品设计专门的产品适合度评估书,对客户的产品适合度进行评估是此次《通知》特别提出的要求,其实就是以客户为核心,以产品为基准的一种评估方式。虽然对我们商业银行的要求在提高,但是这对我们自身的形象和客户的利益都是负责任的。”某股份制银行财富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
案例二
邹女士退休在家2年,手中除了每月要缴纳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外并无其他大的开支。于是在去年股票市场行情甚好时将手中的10万元现金投入购买了银行打新股理财产品。“听说有几家银行推出了循环打新股的产品,灵活度很高,可以在打完一只股票后就退出。”在去年打新股产品创造出一个个收益神话时,邹女士也不免心动,加入到了“打新族”行列一试运气。“虽然这种产品很灵活,但是令人感觉不怎么透明。每一次申购结束,手续费和业绩报酬都会相应提取一次,而最终我们很难了解产品的实际收益率是多少。当我去柜台办理解约时,银行也没有出示任何的产品对账单,而让我自己用计算器计算。”
[1][2][下一页]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