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财的意义和价值
国家代理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取消了私有财产,公民本身也成为国家这一经济体的人力资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各种经济资源实行配给制度和票证制度,职工的住房由国家和单位分配,食品和布匹由国家以票证供应,子女教育是义务教育,职工退休后由国家按照统一标准发放退休金,医疗制度是公费医疗。这种理财方式称为国家福利,特点是由国家包办了职工的子女教育、住房、养老、医疗等问题。但事实上,由于资源非常有限,只有党政军干部和城镇职工及其家属才能比较充分地享受到这一福利,而农村居民的福利被压缩到一个相当低的水平。
专业服务阶段在我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目前仍处于这一历史阶段发展的婴儿期。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政府对原有国家福利制度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原有的配给制度和票证制度逐渐被取消,原有的退休、住房、教育和医疗体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建立起来。同时,国家在法律上逐渐确立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因此,每个居民、每个家庭现在都必须要独立地面对、处理和解决养老、居住、教育、医疗以及保险等问题,并管理自己的财富和规划自己的人生。在社会分工日益加强和行业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金融产品日益多样化,金融信息日益丰富,每个家庭都需要金融理财专家提供专业的规划服务,理财自然就进入到了专业服务阶段。在专业服务阶段,理财是一个贯穿人生的过程,是生涯规划的财务解决方案,因此我们称这样一种理财方式为终身理财。
目前,金融理财已经进入到了专业服务的阶段,现代社会的人们希望通过专业金融理财人士取得终身理财的服务,实现资产的保值、积累和增值,实现理财收人的增加,实现支出预算和控制,并最终实现一生收入支出的平衡。这样的市场需求正体现了金融理财对于个人和家庭的意义和价值。
人生收支在总量上的不一致和时间上的严重不匹配是理财规划的主要动因。
为了调整人生收支在总量上的不一致和时间上的不匹配,理财规划先后出现过3个阶段:代际赡养、国家福利和终身理财。
02、理财是居民财富水平提高的结果
居民财富水平的提高强有力地推动了理财的产生。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我国居民个人财富不断积累,中等收入个人和家庭数量大幅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2年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超过39万亿元。在国民收入总量高速发展和财富水平上升的同时,出现了收入分配的结构性调整,出现了贫富差距加大和财富集中度提高的现象。我国高净值人群不断崛起。根据《2013年胡润财富报告》,截至2012年年底,除港澳台之外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千万富豪(含亿万富豪及以上)人数已达105万人;其中亿万富豪人数达6.45万人,全国每1300人中有1人是千万富豪,每2万人中有1人是亿万富豪。
居民整体财富水平的提高和富裕人群的出现奠定了理财服务的市场需求基础,成为金融理财最重要的推动力。另一方面,金融理财恰恰满足了居民财富水平大幅提高后理财的需要,体现了金融理财对于个人和家庭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终身理财时代的到来,适应了居民财富水平迅速提高、财富集中度不断上升、居民支出结构逐步演化、金融市场日益复杂、金融机构竞争日渐加剧的客观要求。
03、理财是居民支出结构变化的产物
支出结构的变化巩固了理财服务的市场需求。在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居民的支出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反映食物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总额比重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1978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57.5%,到2012年,这一数字已经下降为36.2%。1978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67.7%,到2012年,这一数字已经下降为39.3%。这一方面说明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则客观上对人们合理安排和规划食物以外的支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得支出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养老制度、教育体制等改革相继推出,使以上各项支出中个人或者家庭承担部分不断加大。福利的货币化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收入,另一方面则大大增加了人们的支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习惯于由国家代为安排退休、住房、教育和医疗,而现在则要开始自己安排退休后养老、自己买房、自己负担子女的教育费用和自己承担部分医疗费用,需要自己运筹帷幄,安排一生。这对于很多人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认真面对。
简言之,居民支出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个人和家庭在收入成长的同时,还要面对迅速增长的各项支出,必须未雨绸缪,人们对于理财服务的需求自然迅速成长因此,理财是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变化的自然产物。反言之,理财有助于人们更合理地安排和控制消费支出,前瞻性地提高储蓄,加强财富的积累和管理以用于未来支出,而这正是金融理财的另一重要意义和价值。
04、金融决策复杂化推动了理财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先后出现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众多金融机构,以及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保险、信托等众多金融产品。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末,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超过39万亿元;股票流通市值为181658.26亿元;国债发行额为16154.20亿元;共有证券投资基金1173只,证券投资基金规模达到31708.41亿元。
金融产品的日益丰富使得个人和家庭的选择更加多样化,金融决策也变得更加复杂,增加了风险。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降低存款利率,居民存款收益大幅下降,人们开始通过最优的储蓄和其他投资工具的组合,在寻求安全性的同时,逐渐争取扩大投资收益。为了分散投资风险和提高收益,人们需要构建投资组合,而投资组合的构建依赖不同的投资工具。由于单一品种的金融产品很难满足人们对资产流动性、回报率以及风险等方面的特定要求,而个人又往往不具备投资的专业知识和信息优势。人们逐渐认识到,个人或家庭需要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