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理财>正文

听说公募可以投非标?本文终于把银行理财新规讲透了

2023-07-18 14:34:12 互联网 未知 理财

听说公募可以投非标?本文终于把银行理财新规讲透了

这是央行的第一个大招。

根据央行的新通知,

公募理财可以“适度”投非标,

这招厉害,毕竟,

这个公募基金都做不到...

当然了,这并不代表

银行理财整体可以无限制投非标。

对于一家银行而言,

总的非标投资比例仍然受限。

一银行所有理财产品所投的非标资产余额,既要

≤银行上年度总资产的4%,也要

≤所有理财产品净资产的35%。

不过就算是有这个限制,

也比之前的预期好多了,

(此前政策不明朗,公募理财不能投)

即便能投,也仅限个别情形。

因为一方面,此前资管新规说:

“公募产品主要投资标准化资产”

在理财细则落地之前,

即便能投,同业的猜测都是:

公募理财产品最多能投一丁点非标,如10%。

这样就麻烦了:

就是说:

即使一个10亿的理财只投1个亿的非标,

那么整~个整个理财产品,

期限就要拉到和非标一致,如拉到3年。

非标明明比例那么低,连收益率都没怎么拉上去,

但就因为里面带了那么点非标,

整个产品期限就得跟着上,不能短过非标期限。

通常开放产品肯定期限也配不上。

必须全部用3年的长期限资金来对接。

一个期限长、收益不高、还封闭的产品,你买么?

此外,7月20日在细则发布之前,

很多银行理财投非标在监管备案环节,

基本就被禁止了。

但是,

但是!

因为央妈的通知,

前述逻辑现在变了!

此次新规明确允许银行公募基金投非标,

而且没有限制银行公募产品比例上限!

证监会公募基金不要想了,没戏!

这样一来,即使拉长期限,

做封闭式公募,

至少整体收益率拉起来了。

产品接受度、可操性都会有较大提高。

但银行仍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刚刚说了,不限比例后,

那种长锁定期的公募理财,

去投资非标应该是没问题了。

但是......

开放式理财产品就很难投非标了,

尤其那种每天或每月开放的产品。

哪有什么1天期1个月期的非标哦....

要是半年开放一次的,倒还有可能......

封闭式或封闭期较长的公募理财

能投非标了,收益变高了,是很开心。

但是很多投资者就算看到高收益......

总还是觉得封闭产品不好,

像是被套着一样......

能灵活退出就好了......

其实要让投资者能任性退出,

一些金融产品会有以下选择:

1.质押融资(问题是消费场景真实性)

2.份额转让

3.管理人回购(涉嫌刚兑)

总的来说就是三种方式:

其中第二种,即份额转让,

今后最有可能被监管允许。

如果能实现份额转让,

那么即使是投非标的封闭长期理财,

也不怕没人买啦。

并不是全部。

1.首先,银行理财都可以投。

(1)新公募理财:可以,单个产品比例还不限。

(2)新私募理财:可以,只是200人限制有点紧。

(3)老理财产品:可以,但非标总规模不能增。

对于一家银行而言,上述三者加总,

总量还受到4%和35%的限制:

2.信托

可以,但目前受两个30%限制——

——信托贷款余额占信托业务≤30%;

——银信合作中融资类信托≤30%。

后者是银行理财通过信托放款的主要阻碍。

3.保险资管

可以,保险资管天生长期限,

可以通过信托投,

也可以直接通过保债计划投放。

1.券商资管:可以,但不能投信托贷款和委贷,

不能创设无法律法规依据的非标,

所以总体空间也不大,主要是应收账款、场内股票质押等。

2.基金母公司:专户不可以。

3.基金子公司:可以,和当前规则没有变化。

(鉴于净资本消耗,投非标规模很小。)

4.狭义私募基金:可以投非标,但不能是借贷类。

(大部分非标实际都是借贷性质,所以......)

5.期货子公司:不可以。

所以整体而言,

证监旗下的资管受限还是比较多的......

而且,目前的细则征求意见对投资资产做了双20%限制:

仅专业投资者且体量在3000万以上不设限。

这让集合资管还怎么投非标?

能投非标了好开心!

但是也不能随心所欲......

1.委托贷款:不可以。

这一通道被2018年1月委贷新规封堵。

未来也不可能放开,所以不要想了。

2.信托贷款:限制多

可以作为非标投资的通道。

但会有两个问题:

(1)双30%限制

——信托贷款余额占信托业务≤30%;

——银信合作中融资类信托≤30%。

(2)向上穿透查人数问题

为这事,之前北京局都罚了。

所以,整体上还是受到限制。

3.明股实债式:挑产品。

要注意,这条路公募资管走不得,

根据资管新规,

只有封闭式私募资管能投股权,

(除非另有规定)

4.收益权式:基本可行。

收益权类,包括票据收益权、应收账款收益权等,

现在看起来应该没问题。

只要券商投信托创设的收益权可行。

5.信贷资产:不可以。

资管新规规定,资管产品不能直接投资于信贷资产,

而间接投资信贷资产,

目前只有通过银登中心和票交所票据。

6.股票质押式:挑资管产品类型。

目前场内股票质押,只有券商资管能做。

7.保险资管式:

保险资管计划可以投非标,

主要可以通过走信托通道,

及在保险资产管理协会备案的保债计划投放。

所以综上所述,

虽然允许资管投非标,

但至于资金投放的实现,

好多都限制重重。

所以要想真正能把非标体量做大,

缓解社融指标塌陷,

银行通过信托贷款渠道放款最为现实,

也就是说,放松银信合作限制,

取消30%融资类信托比例限制,

不要向上穿透识别50人等等......是当务之急。

这次央妈的第二个大招,

就是扩展了摊余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此前按资管新规,除少数符合要求的封闭式资管,

大多数资管产品都得用市值法,

波动大,容易把客户吓跑......

会导致标准化理财发行量大幅度萎缩。

发行方心也很累......

所以,央行7月20日发布通知,

进一步放松了关于估值的要求:

而且这样一来,

银行现金类产品可以用和货基一样的估值方法,

但在投资范围、平均剩余期限等方面,

远没有货币基金那么严格。

未来货币基金这个领域,

公募基金可能会面临挑战。

除了放松非标和估值方法,

央妈这次通知里还有第三个大招:

鼓励非标回表。

2017年以前,银行为了监管套利,

表外理财运作相当疯狂,

在三三四十大检查后才逐渐收敛。

资管新规之后,这些体外循环的,

理想状态当然是回到体内......

但是回到体内限制太多了......

所以那么多限制之下,金融机构当然选择

——不要这些非标了!

然而,这就意味着

本来能投到实体经济的钱,

没了!

近期社融指标塌陷

也反映出当前企业融资面临空前压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

央行当前要鼓励回表。

所以近期,央行下调了MPA部分参数。

如果银行还是难以消化,估计未来在

资本充足率、授信集中度、狭义贷款规模

等方面,应该都会有所松动。

然后央行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教训了:

近期社融指标塌陷,企业融资压力空前,

也和之前金融机构之前以为,

“一定要在过渡期内搞定所有不合规产品”

的预期有关......

所以现在,央行放了第四个大招:

过渡期要求放松!

也就是说,对于新增资产,

除了新产品可以投,

还可以发行适量老产品去投!

只要这些老产品的整体规模不增就行。

对于存量资产,过渡期则是这样安排——

对于最受关注的存量非标资产,

总体上过渡期是这样安排的:

1. 过渡期内只要总非标资产规模不增,

且新增非标期限不超过2023年底,

就可以在老资产池中新增加非标投资。

2.如果存量非标到期日在2023年底之后,

且没有质量问题,同时该行具备私募理财募集能力,

可在过渡期内滚动发售老产品,募集新资金接续老资产,

在2023年底后发行合规的新私募承接该笔非标资产。

同时根据理财新规口径,

符合资管新规的新公募理财也可承接部分,

但价格要公允,信披要充分,封闭期得够长。

3.如果存量非标确实难以消化、

存在质量问题等等,

央行鼓励存量非标资产回表。

而且如果遇到回表困难,

还可以特别处理。

甚至一直管到过渡期结束后:

“过渡期结束后,对于由于特殊原因而难以回表的存量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权类资产,经金融监管部门同意,采取适当安排妥善处理。”

翻译成人话就是......

存量标准化资产,

过渡期内既可以募集新资金继续滚动,

也可发新产品承接,但需要市值法估值。

之前说的大招都是央妈的。

这个是银保监会放的招——

银行理财只能委外/投顾给持牌金融机构。

银保监会将委外和投顾合并进行监管,

统称为“合作机构”。

并要求合作机构须是持牌金融机构,

基本上否定了非金融机构旗下私募基金,

作为委外受托机构或者银行理财投顾的可能性。

而且理财新规不分公私募,比资管新规更严。

不过,这里还留了个口子——

银保监会“认可的其他机构”。

所以未来私募基金能否同银行理财能否合作

将取决于是否能得到银保监会的认可。

所以,券商资管和基金专户作为委外受托机构,

基本问题不大。

而且证监会同日发布资管新规细则中明确:

资管计划接受其他资管参与的,

不会向上穿透合并计算人数。

所以也就不怕人数超标、不合规的问题了。

另外,与之相比,就信托没有这么开心了:

信托要向上穿透看人数,至少58号文如此表述。

所以目前信托还得遵从这个穿透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

资管新规明确公募资管可投资股票。

当然公募理财产品也不例外。

但具体怎么投,有什么样的比例和门槛,待定。

本来,规定普通个人理财不能投资股票和非上市股权,

私人银行客户和高净值客户可以,

此前理财资金入市本身就未被限制。

但是银行理财的风险偏好,

决定其更倾向于以,

优先级或其他有风险保障的方式参与股市,

这一模式自后来无法持续。

至于银行理财真正不能投资的范围,

则一共有以下五类:

其中,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本行发行的次级档ABS,

这是全新的要求,

此前不论是银行间还是场外的ABS,

劣后级往往通过多层嵌套后由银行理财接回。

如今......

1.销售渠道

按照目前规定,

银行理财销售渠道仅限于

可以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也就是说,各大互联网平台上买不到.......

话说这样窄的渠道,

以后怎么和驰骋各大电商平台的产品拼......

不过另一方面,银行可以代销别的资管,

就是自己的理财不让人代销,

也是相当的护雏了。

2.宣传方式

总之不得宣传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

当然,这个资管新规就明确了。

当前,很多银行以业基基准的方式进行宣传,

但业绩比较基准只是用来和和浮动管理费挂钩,

而且也不应是宣传的重点......

3、风险匹配原则不变

只能向投资者销售:

风险评级等于或低于其风险承受能力评级的理财产品。

4、销售门槛降至1万

不过首次购买,还是得跑到银行柜面做风险测评......

总之门槛降了,

整体上还是扩展了银行理财客户范围。

5.资产证明

目前对于私募合格投资者的资产证明,

银保监会并没有要求验证。

但证监会要求采取必要手段进行核查验证。

可能就会要银行流水、要税单、要存单.....

对于客户而言,当然是用脚投票了。

注: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