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理财产品:“底层资产风险”知道吗(固收类)? 怎么购买黄金理财理财产品安全可靠不
当投资顾问为您推荐理财产品时,请一定去问这款产品的底层资产是什么,在日常的营销当时,银行的理财顾问基本不会告诉您说,这款产品的底层是什么,这也是当前银行理财偶尔会拼不过三方机构的原因。
很多客户经理直接跟客户说,我们最近上新了一款理财产品,这款产品是稳健姓,期限几个月,预期收益XX,几万起买等等,基本上关于产品的介绍就然后没有了。在如今理财产品不允许不保本的大趋势之下,就这样的营销方法,真的是应该改改了。
我们回到主题,当前机构的投资顾问基本上都会告诉您产品的底层,对于连底层资产都不知道只一门心思的讲收益讲保障的投资顾问,建议您直接不用考虑绕道走。所有的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是由底层资产包装演变而来,基于这一逻辑,可以得知底层资产是理财产品的灵魂和核心。作为拟购买理财产品的用户,该如何识别和读懂底层资产,是我们这篇文章的重点:
一、什么是底层资产?
底层资产,简单的来说,就是这款理财产品背后装的是什么资产,是房贷资产,车贷资产,保理、融资租赁资产,甚至是不良资产,还是住宅房地产,商业地产等固定资产、、、?
所有的这些底层资产的原始持有人通过各种结构化的运作,使得这些资产最终成为了理财呈现在了投资人面前。
比如某机构有几千笔房屋抵押贷款客户(期限全部是24期以内的),然后放完款之后,该机构将这几千笔房抵贷资产通过结构化运作,包装成了12期的理财产品A。
那么针对A理财产品来说,他的底层资产,就是这几千笔房产抵押贷款资产。
二、如何识别底层资产瑕疵?
关于底层资产的瑕疵,主要可以关注一下几点:
1、底层资产是否真实?
比如如果投资顾问说,这个底层资产是某个项目,那我们首先要差的看关于这个项目的交易资料有没有,通常情况下, 投资人是可以要求投资顾问提供这些原始的合同,交易单据等等、、同时,投资人也可以根据这些资料去在一些公司网站去搜索和验证这些资料的真假。
2、底层资产逻辑是否能成立?
比如投资人告诉您说他的底层资产是保理资产,而且保理公司的交易对手是某个大型知名企业。那你第一时间肯定会想到,你们这么高利息的成本的资金,这个大型企业会用吗,我就遇到过某个供应链底层资产的,当时发行方告诉了投资人底层资产是和某某央企之间的交易往来产生应声账款形成的供应链资产。还刚好就有客户家属在这个企业担任高管,后来就查询并没有这个交易往来,为此该央企还专门针对这个事情开个会议,并制定负责人来解决这个事情,当时差点酿成刑事案件。
后来查明,是和该央企三级子公司的子公司做了相关交易,然后该供应链公司在做宣传时为了营销噱头,就自己想当然的加了宣传。
3、底层资产是否足值?
这个也是很很重要的一定,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底层资产是否足值,在已查明的“非吸”和“集资诈骗”的案件中,之所以会被定义为这2类罪名,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发行方声称的投融资项目带有虚构的成分。放在我们这个场景里,最简单的描述就是:
3.1、虚增底层资产
把价值100底层资产,虚增为500万元,甚至是1000万元,卖给投资人;比如原始项目账面资产价值是2000万元,然后通过相关的虚增方式,把资产账面价值弄成了5000万元。
3.2、虚构底层资产
为了融资,把没有的项目需构成有交易的项目。比如资产保理原本真实的资产只有2000万, 但是为了融资需要,虚构几个加项目,以假乱真,把资产增加到5000万元。
不管是虚增还是虚构,都是对投资人权益的极大损害。假设原始底层资产只有2000万元,后来通过这样的手法,构建了一个5000万元的资产包,后面在风险缓释措施中,打了一个6折,做成了一个7折3500万元的理财产品发售给了投资人。
就这个产品而言,除去坏账损失等等,一个账面价值2000万元的东西被以350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投资人,再加上付给投资人的收益,销售费用等等,这个2000万元的底层资产在被销售出去的哪一刻很有可能是按照4000万元的价格被重新定义了。
投资人以为的是:他们花了35000万元买走了一个价值5000万元的资产,那当然短期之内不担心时间的价值了;指不定还会夸奖这个项目安全性足够有保障;
但是故事的另一面是:发行方把一个账面价值2000万元的资产,一转手就以4000万元的价格套现了。
往往这样的项目,可能除了发行方的极个别高管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他们曾经或者正在参与着一个犯罪案件。
本期的话题到此结束,下期主题预告:已经购买了理财产品,发现有风险,能提前赎回吗?
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旨在为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