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合适的互联网理财产品? 微信理财通如何选择理财产品呢
编者按:自2013年余额宝推出之后,互联网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其低门槛、高收益、高流动性的特点较好地贴合了大众理财需求,用户规模逐年增长。至2015年底,互联网理财产品用户规模达到9026万人。但同时,也有大量的理财公司爆出问题,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的风险成为关注的焦点。对于普通的投资者来说,面对全国超过3000家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或平台,如何才能选到合适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呢?
如何选择合适的互联网理财产品?
■邓猛
互联网理财产品种类很多,按照产品的投向分为:货币市场类、债券类、股票类、衍生品类等,按照产品的期限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等。下面是常见的几种互联网理财产品。
1.“宝宝类”理财产品。此类理财产品的本质多是货币型基金(以下简称“货基”)产品,收益随市场资金利率水平浮动,目前正常的年化收益水平在2%-3%之间。代表:阿里巴巴(余额宝)、腾讯(微信理财通)、京东(小金库)。此类产品承诺T+0赎回,可随时提现,产品流动性好,风险很小,购买门槛低。并且投资人可进行消费、支付和转出的操作,不需支付任何手续费。目前规模最大的是余额宝,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为个人用户打造的一项余额增值服务,通过余额宝能随时消费支付和转出,无任何手续费。用户在支付宝网站内就可以直接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同时余额宝内的资金还能随时用于网上购物、支付宝转账等支付功能。传统的银行、证券公司为了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也纷纷推出了客户端的现金管理工具,比如中信银行的薪金宝,平安银行的平安盈,广发银行的智能金,中欧基金的钱滚滚等,区别就在于平台不同,所购买的货币基金不同,挂钩的基金数量不同。
2.P2P活期理财产品。指的是在P2P平台可以随时购买和赎回的理财产品,赎回一般能够T+1到账。其特点是流动性上可以媲美货币基金,收益率更高。目前P2P活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在5%-8%之间。投资者购买P2P活期理财产品后,会获得平台分配的若干债权,当客户赎回时,则通过债权转让方式实现。这就要求随时有新投资者或者是平台本身接收该债权,一旦新进资金小于提现资金,平台只能进行垫付或者限制取现。因此此类产品具有一定的挤兑风险,相比货币基金类理财产品风险较高。
3.P2P网贷产品。此类产品是互联网直接理财的产物,即资金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流向资金需求方,出资人享受资金出让的收益。P2P门槛低,100元即可起投。其流动性不及活期类理财产品,但是收益率较高,P2P产品的收益一般在8%至15%。代表产品有人人贷(优先理财计划)、陆金所(稳盈-安e贷)、积木盒子(穹顶计划)等。投资P2P网贷尤其要注意平台的安全性,近期问题平台层出不穷,风险相对较高。
4.票据理财产品。其运作模式是借款方以银行承兑汇票作为抵押物向投资者融资,票据到期后以银行兑付的资金作为还款来源。通俗的讲就是企业需要融资时,它可以把银行承兑汇票作为质押担保,在互联网平台发布产品,向投资者募资,其本质是一个个人对企业贷款的投融资平台。与银行票据型理财产品相比,具有投资起点低,收益率高的优势。代表产品有京东小银票。
5.结构化理财产品。这是将固定收益金融产品与衍生金融产品组合设计而成的新型金融产品。按标的区分:股权挂钩型,利率挂钩型,汇率挂钩型,商品挂钩型。其实质是投资于债券+衍生品,利用本金投资的固定收益利息部分购买和挂钩一定的高风险高收益资产,在保证本金的同时博取一定的高收益。如洋钱罐推出的一款“抄底牛-看涨产品”,其收益挂钩沪深300指数,浮动收益在6%-21%之间。其资金大部分购买了平台的一篮子债权,包括了小额分期信用贷,个人汽车抵押贷款等。小部分投资了沪深300看涨期权。债权用来保障用户的基础收益,金融衍生品用来冲击高收益。其风险就来自于债权和衍生品两类投资标的。
6.互联网基金。其实质是把基金产品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此外还有一些专门针对互联网的大数据基金产品,如百度联合广发基金推出国内首个大数据指数百发100指数基金,南方基金联合新浪财经出品大数据100指数基金。其设计思路源于互联网大数据,充分挖掘大数据背后的投资价值,将互联网基因与量化模型相结合,力争获得股票投资的超额收益。
选择互联网理财产品时要综合考虑收益、风险和灵活性。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明白“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也就是说,当理财产品收益特别高时,意味着风险也特别高。作为普通投资者,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如果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差,最好不要选择P2P及结构化理财产品,虽然收益较高,但是亏本的可能性也较大。试想,一个企业的利润率需要有多高,才能支撑动辄高达百分之十几、百分之二十几甚至更高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初期投入,可能会一切正常,但当投资者尝到甜头,再投入大量资金后,就会发现平台的负责人“失联”甚至“跑路”。有鉴于此,在了解各类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基础上,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来选择合适的互联网理财产品,避免“踩雷”。
第一看平台背景。选择互联理财产品要选择稳健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其背景越大,平台稳定性就越高。首先要看平台的股东,股东背景可以划分为银行系、国资系,风投系、互联网公司等。如蚂蚁聚宝(阿里)、理财通(腾讯)、京东小金库(京东)等,都是背靠的是大市值的互联网公司。其次看管理层,是否有金融从业背景,管理团队是否有足够的业务素质,是否有风险经营经验。最后要看平台投资是否规范,业务模式是否满足监管要求,业务流程是否清晰明确,如P2P平台是否引入银行进行资金存管。
第二看风险防控措施。投资互联网理财产品,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一个安全的理财平台,应该有多重的风险防控措施,包括担保措施、资金交易安全措施、资产审核风控措施、风险准备金等。担保措施一般是引入第三方担保,借款产品由金融机构作为增信机构提供本息兑付增信措施,如京东小金库的担保公司是华泰保险、理财通的保险理赔公司是中国人寿财险、蚂蚁聚宝的担保公司是平安保险。还有一些是由债权方提供连带责任本息担保。资金交易安全措施是在资金交易过程中盗转盗用风险由保险公司提供保障。资产审核风控措施,是严格挑选债权,严格审核债权资产,引入银行风控标准。
第三是要做好分散投资。分散投资就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就是配置不同风险的理财产品。如果把资金都投在风险较高的高收益理财平台,无论是投一家还是三五家,风险都很高。最近一些互联网平台都在推出智能投资服务,专门为客户分散投资提供服务。如蚂蚁聚宝即将上线智能化推荐功能,这一功能将会基于用户个人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通过精准的用户画像,为用户挑选一篮子适合客户的理财产品。(北京开发中心)
各种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特点及安全性
六大理财渠道规模比较
▶ 银行理财:13万亿
▶ 信托:12万亿
▶ 股票:沪深股市总流通市值约30万亿,按照沪深交易所公布的投资者结构比例来看,个人投资者占比约2至4成,其中深市的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高于沪市,据此计算个人投资者的股票持有市值约为10万亿。
▶ 基金:指公募基金,最新数据约4.5万亿。
▶ 私募基金:根据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完成登记的私募规模约2.4万亿,如果把券商和基金公司子公司的管理资产加在内,规模超过12万亿,但个人投资者所占比例缺少数据。
▶ P2P:行业最新,比较可靠的数据显示P2P的规模约在1000-2000亿之间。
P2P之思
■张安泰
“某某资产管理公司”、“某某投资公司”……近年来,如果稍加留意,你就可以在商场门口、闹市街区、高档居民区周边发现印有高大上公司名字的宣传单页。仿佛一夜之间,各类的投资理财公司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高端大气的公司名称、豪华考究的办公装修,一群西装革履的理财顾问向你推销着各类高收益“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动辙就在1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0%,而且声称有担保、抵押和垫付本息等多重风险保障,那么,这些理财投资公司到底是“何方神圣”?这样的理财产品真的低风险高收益吗?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在探访了数家公司后,作了简要归纳。
概括起来,该类公司的基本特征为:多数成立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三年;形式上看,证照齐全;从业人员年轻化,鲜有正规金融行业从业经验者;其成功销售的对象多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营销爱打亲情牌,以“小恩小惠”诱导成交;最重要的是其与投资者签订的不是理财投资产品销售合同,而是以“某某投资咨询公司”或者“某某金融信息服务公司”的名义与投资者签订“出借咨询与服务协议”之类的合同文本,且宣称这就是P2P业务。原来,这些让人雾里看花的“理财产品”,便是P2P公司自称的“线下业务”。
那么,什么是P2P呢?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即“个人对个人”的意思,P2P借贷指个人通过第三方平台(P2P公司)在收取一定服务费用的前提下向其他个人提供小额借贷的金融模式。P2P理财是指以P2P公司为中介机构,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中介一般是收取双方或单方的手续费为盈利目的新型理财模式。该模式下,P2P平台作为交易的撮合者,仅是信息中介,而非资金中介或信用中介。真正的P2P业务应是基于网络平台,进行“线上”交易的,然而在近年的不规范发展中,竟演化出实体的物理门店,产生了所谓的“线下”P2P公司,上文提及的各类理财公司,大多根源于此。2013年至2015年,P2P理财市场经历了井喷式增长,截至2015年12月底,P2P累计平台数量达到约5000家。P2P投资人数达586万人,较2014年增长405%。
然而,这个本来应该归属于低风险信息中介的行业,近年来却屡屡发生平台关闭、老板跑路等风险事件,使得投资者利益受损。2014年,仅“隆尊资产”跑路案,涉案资金便高达30亿元。2015年,问题平台不断出现,E租宝、大大集团、三农资本,先后身陷风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发生停止经营、提现困难、失联跑路等情况的问题平台累计已超过1500家。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不断蔓延,行业面临信任危机。那么,本是金融创新的产物,P2P却几近成为网络诈骗的代名词,P2P缘何身陷如此尴尬境地?笔者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一是行业准入门槛低,从业者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一些所谓的P2P公司“挂羊头,卖狗肉”,营业执照上仅为从事金融法律法规咨询等金融服务,实际上却在违法从事借贷等实质性的金融业务;更有甚者,有些以圈钱为目的的不法分子借P2P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恶意欺骗投资人。二是大多平台自身风险管理能力较弱。许多P2P公司成立的时间只有一到两年,为“理财产品”提供担保的企业也多半是关联公司,实际上是“左手担右手”,有的甚至是空壳公司,而且有的担保企业本身的资产负债率已经很高。它们中大部分又都是中小企业,在客户选择的经验、风险管理能力方面都有很大欠缺,当项目出现风险时,看似坚实的资金实力和完备的风险缓释措施便显得不堪一击、形同虚设。面对刚性兑付,往往是为填上一个窟窿去挖一个窟窿,上演着“庞氏骗局”,当实在无力兑付时,则一跑了之,给投资人造成损失。三是有效监管长期缺失,政策未能落地,致使违规违法操作泛滥。即便是正规的P2P公司,也有很多在进行违规操作。例如,要求客户将资金要先打进公司账户,使原本作为信息中介的P2P平台成为了资金中介,形成了事实上的“资金池”,这不仅触及非法集资的红线,而且极大地提高了风险隐患,使投资者的资金安全无法得到切实保障。
那么,P2P理财,真的就是洪水猛兽吗?笔者认为,我们应理性客观地看待P2P理财引发的部分投资者利益受损现象,P2P理财遭受损失不是由于其天生是一种欺诈陷阱而造成的,任何一种正规的投资品种,也都是存在投资风险的,P2P理财产品也不例外。事实上,P2P业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现状,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理财渠道,对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动我国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P2P投资的关键还是在于对第三方平台公司(P2P公司)的选择与把握上。投资者不应盲目追求高收益,应选择公司规模大、发展理念稳健、风险管理能力强、业务透明度高的P2P公司,充分了解P2P投资产生风险的关键因素,并能够加以理性分析、科学选择,才能尽量规避风险、减少损失。这实际上,也是在这个全民理财的时代,对普通投资人的理财思维和投资理念提出的新要求,是一次需直面的风险教育课。
此前,《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为P2P设置了12个不得涉足的禁区,其中就包括:不得承诺保本、叫停线下业务、取消“一站式”销售、强化信息批露、平台不能“一倒了之”,等等。可以预见,P2P经历发展阵痛期,行业规范的建立是大势所趋,P2P平台也即将迎来转型大潮。(建行安徽省分行营业部合肥双凤支行)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