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环境跟踪《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解读:监管决心不改,期待理财子公司细则落地大资管业态进一步重塑 私募理财产品投资冷静期的含义是
图2 18年至今存量社融非标转标趋势明显
当前非标压降规模已过1/3,新规落地后伴随着新产品加快发行、老产品有序压降,监管对银行手续费收入冲击边际亦将趋缓。截至2018年6月末,银行业理财规模环比年初大幅下降8.5万亿至21万亿,其中非标环比压降34.3%至约3.15万亿,主要系理财细则发布前银行未明确监管特意控制新发产品所致。720征求意见稿落地后理财规模边际已恢复平稳增长,7/8月理财规模环比分别增长至21.97/22.32万亿。尽管2023过渡期结束前整改压力仍存,但过渡期安排将有利于非标压降更加平稳有序,叠加新产品发行提速,未来理财业务对手续费收入负面影响将逐步减弱,中收业务回暖将是银行业后续营收端持续修复的有力支撑。
图3 18年上半年理财规模显著下滑,细则落地后边际恢复平稳增长
图4 非标压降规模已过1/3
保本理财仍纳入结构性存款监管,结构性存款监管出台在即,未来往结构性存款做真方向发展。保本理财根据是否为结构性产品分别按照结构性存款或者其他存款进行管理,同时正式稿明确要求明确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必须具备衍生品交易资格、必须具备真实的对手方和交易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约束当前市场上一些假结构的产品。在具体结构设计、收益率上下限等细则上预计在新规当中将会进一步明确规定,使得结构性存款产品的形态与国际更加接轨,帮助缓解当前高息揽存的现象,促进结构性存款业务规范发展。
相对于理财细则的正式稿,更加值得期待的是理财子公司业务进一步放开后将全方位看齐公募等资管机构。未来银行理财通过子公司成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参与者,主动管理时代资管机构能力分化将进一步加剧,龙头效应更加凸显。答记者问上监管表态未来进一步降低理财产品销售起点,扩大销售渠道,将私募纳入理财投资合作机构范围,不强制要求个人首次购买面签,允许发行分级理财产品、公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或者通过其他方式间接投资股票等建议拟在理财子公司业务规则中予以采纳,为银行未来通过理财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留有极大空间。主要变化在于:
1)银行资管进场将重塑大资管竞争格局。相比于现有资管机构,银行投研能力是短期最大短板,但市场薪酬下搭建较好的投研体系并非不可解决,而银行理财优势在于自有母行渠道及深厚的客户口碑和基础,将对资本市场部分机构投资者或形成一定的挤出效应;
2)理财资金中长期逐步入市带来潜在增量资金,利好高分红低估值蓝筹股。无论是短期公募理财通过FOF/MOM模式间接进入股市或者后期通过理财子公司直接投资股票,长期来看未来高收益非标资产萎缩之下权益类资产配置需求必将逐步提升,但短期内不太可能汹涌而入。考虑理财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即使未来打破刚兑银行亦希望能尽量保持净值稳定,因此投资风格会更偏向保险资管,具有高股息+低波动的大盘蓝筹股将受到理财资金青睐;
3)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纳入合作机构范围。一方面债转股子公司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理财子公司有望合作,另一方面私募基金行业格局预计也将会产生一定龙头效应。
券商:关注产品创设业务机遇,入市潜在增量资金可期
正式稿明确ABS和ABN是银行理财可投资标的,未来ABS迎来广阔业务机遇,券商投行与资管部门联动创设并承销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