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资管30人丨信银理财副总裁贺晋: 银行理财业态越来越年轻 正在融入大财富生态体系 外汇理财是什么行业的产品类别呢
对话资管30人丨理财公司成立一年多以来,经营发展上出现哪些新的挑战?投资运作效果如何?对备受关注的权益投资、渠道布局问题,理财子公司究竟是如何设想和规划的?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大资管行业将迎来怎样...
信银理财是业内较早一批成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自去年7月份开业至今正好经历一年时间。这一年是中国社会遭遇疫情冲击、经济起伏、市场巨幅波动的一年,在这样的背景下,信银理财独立运作以来仍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首次实现理财余额规模突破1.3万亿,新产品规模突破1万亿,从中可看出银行理财子公司未来想象空间之大。
相较于其他理财子公司,信银理财这一年的发展和布局有自身的特色,也在一些方面走在市场前列。比如,目前该公司在渠道上已经建设有自身独立的线上线下营销团队。此外,背靠中信集团,信银理财在发展上非常强调协同战略和“大贯通”的逻辑。
“我们认为未来大资管一定是一个同质化的趋势,所以希望尽早在银行理财领域打造出头部品牌效应,按照目前布局的全面的产品谱系和这种开放的战略部署,一定是服务全市场的概念。”信银理财副总裁贺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对话资管30人”栏目专访时表示,基于这样的考量,该公司目前在市场化拓展方面布局较深。
底层能力建设需跟上产品线《21世纪》:信银理财成立一年多以来,最明显的变化在哪里,你个人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贺晋:最明显的还是在独立后的公司化运作上,原来作为银行母行体系内的一个部门,很多方面都是母行提供的支持保障,现在对自立门户的感受还是非常明确的,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主体,方方面面都要独立地去处理,还要处理好跟母行的业务隔离,这个过程里涉及到很多问题,还是很辛苦的,回过头去想,以前在母行内确实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
另一方面是业务经营上,一年下来,我们已经打造了相对完善的业务体系,区分于原来银行的预期收益型产品,建立了比较全面的产品线。目前感觉局面已经慢慢打开了,对未来的发展空间我们也是非常看好的。
《21世纪》:你们目前的产品体系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贺晋:此前我们做战略规划时曾对外发布过简称为“3712”的产品体系方案,涵盖全投资市场的三大业务领域,分别为固收与多资产投资领域、股权与资本市场投资领域及全权委托与解决方案领域,产品包括面向大众的固收类、货币类产品,以及面向高净值人群和机构客户的中高风险偏好的私募类产品。
此外,我们近期推出了面向财富家族这类客群的投资顾问业务,所以目前整个产品体系很全面,面临的挑战就是产品线比较宽的情况下,底层能力建设需要跟上,在银行体系内建立对覆盖维度如此之广的能力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银行此前主要是在非标和债券方面有较强的能力布局。
《21世纪》:在一个全面的产品谱系的基础上,你们未来是维持均衡发展还是会突出某方面的特色?
贺晋:在这个基本盘上,主航道还是以稳健的、固收类的产品为主,同时为了满足客户的多元需求,也在布局资本市场和股权方面的业务,这一块从先天禀赋上而言不是银行的主战场,从传统逻辑上来看,发展理念目前还不是特别兼容,如何找到银行传统理念和未来发展路径之间的转换点和衔接点,这块从战略、战术到策略层面都需要重新梳理一下。
《21世纪》:你们对权益的投研和产品布局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贺晋:起步阶段,我们是通过量化的绝对收益的方向去布局,逐步向偏风格和行业研究的方向拓展,所以我们现在有很多从事量化方向的研究员,也有从事核心资产相关行业的研究员,投资方式上包括直投,也包括间接委外的投资。
我们现在也有纯权益的产品,但是它的波动性银行客户接受上还需要一个过程,目前规模还比较小。这方面我们目前的想法是,希望通过深耕把业绩做出来之后,再去进行持续的营销和实现规模的增长。
如何打通“大贯通”思路《21世纪》:转型以来,你们在业务模式、业务逻辑上哪些新的探索和尝试?
贺晋:我觉得未来还是要按照数字化和现在提出的大财富的逻辑去推进转型,核心是要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秉持一种“大贯通”的思路。
什么叫“大贯通”?需要从财富端出发,在财富端对客户做到精准分层和清晰识别,然后将需求传导到资管端,在资管端匹配地去研发相应的产品,在进行产品研发的时候,需要进行能力输入,因为自身的能力目前还存在短板,这时候就需要借助集团内部的专业公司补充力量。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未来可能会与集团其他子公司以联名联营、共管共创的方式,在资本市场推出一些性价比相对更好的产品,比如股债结合、偏混合、偏权益的产品。这是从资管端响应大财富的需求。
从资管端来看,我们对产品进行组合配置的需求,除了通过公开市场来满足,也会通过集团内部的协同能力建设来一起支撑。我们可以在集团内部通过类似提交订单的方式对综合融资提出需求,然后他们再根据我们提出的需求再去生成相应的资产。
按照这个“大贯通”的思路,从财富到资管再到后续的大投行,这个打通以后,我觉得整个逻辑是比较顺的。
《21世纪》:你现在感觉摆在面前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贺晋:机遇来自于新时代,挑战也是来自于新时代。
看得稍微长远一些,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大趋势是,人口老龄化、业态年轻化,同时在“双碳战略”的背景下,又面临产业高端化和工业低碳化。这样的大背景对金融行业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有挑战。
比如双碳战略下的绿色行业,未来可能是从0到1打开,再到N的无限拓展的过程,从金融服务实体的角度来看,它是新的方向。
但对于存量而言是一个低碳化的趋势,棕色行业对应的是一个反向逻辑,可能是从N到1,再到0,所以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棕色行业在历史上为第一个百年做出了巨大贡献,金融机构在其中的布局深入而广泛,所以后续棕色行业的演进对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后续怎么支持绿色行业,同时实现棕色行业在更高维度上的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个课题解答不好就是风险。
《21世纪》:前不久,关于银行理财公司的销售管理办法已经正式下发,你们目前在销售渠道的建设上是怎么考虑的?
贺晋:目前我们肯定还是以中信银行作为主渠道,但同时也感觉未来将是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目前有些银行的渠道已经向全市场放开,理财子公司的产品都可以在其上去展示,这可能是未来数字化时代的主流模式。
中信银行的渠道也在向这一路径发展,目前已经引入了多家理财子公司的产品,我觉得这是一种良性竞争,我们理财子公司也在积极拓展他行代销,与大行、股份行都有广泛接触。
与此同时,我们也建立有自身的线上线下的直销模式和团队,线上方式,信银理财有自己的APP,一些私募的产品也会通过自己的营销团队去向行外的客户去推广销售。
这方面我们走得相对较快,战略考虑上,大资管未来一定是头部化的趋势,中信集团在行业里一直都是争先做专业和品牌的打法,我们希望在理财方面也尽早做出头部品牌效应,所以一定是服务全市场的做法。
银行理财更贴近大财富体系《21世纪》:你怎么看未来整个大资管业态的变化,你们自己在其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贺晋:资管行业从产品形态上来讲主要就是公募、私募再加上投资顾问的,如果从产品形态上进行简单的对标,那银行理财跟公募基金也很相似,这么看就是简单的竞争关系。
但是从整个业态上来看,银行理财的业态越来越年轻,而且它正在融入大财富的生态环境中,它相比于其他机构更贴近大财富体系,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些精品店类型的资管机构可能转到幕后提供赋能支持。按照这个生态来构建的话,我认为银行理财未来在大资管领域是大有可为的。
《21世纪》:站在当前时间点上,你怎么看待现在的市场表现和走势?
贺晋:宏观层面,中国经济在疫情后的增速是比较领先的,今年一二季度,不管是投资消费还是房地产和实体企业表现都很平稳,货币政策上,按照不“急转弯”的基调,目前看来,资金面也是合理充裕的。
目前大家考虑较多的一个问题是国际上下半年出现疫情的集体免疫之后,带来的供给端变化的影响。国内目前一方面考虑短期的通胀因素,另一方面又担心长期的通缩,我们可能更加看重长期矛盾,短期内不会进行强刺激。
长期来看,未来我们会基于产业高端化、工业低碳化、业态年轻化、人口老龄化这个大趋势去布局项目,投入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