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货分析报告 期货交易基本面分析总结报告
玉米期货分析报告
一、概述
1、玉米期货产品的综述
玉米是全球最大的谷类作物,居三大粮食品种(玉米、小麦、大米)之首,是种植范围最广的谷类作物。目前,全世界每年种植玉米1.3亿多公顷,总产量6亿多吨,约占全球粮食总产量的35%。其中美国的产量占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近20%%,特别是美国的玉米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最为重要的因素。
全球对玉米的需求主要包括食用、饲料和工业加工,其中世界上大约65-70%的玉米都用作饲料,发达国家高达80%,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中国饲料年产量1.5亿吨,位居世界第二位,约占全球产量的20%。另外中国玉米的需求按需求量大小主要包括饲料、工业加工,其中饲料需求约占70%以上;而前国内饲料产品中产量最大是猪饲料和鸡饲料,这两种饲料成本结构中玉米约占60%以上,因此玉米价格和饲料产品价格之间有很强的波动关联性。 20xx年9月22日玉米期货品种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这是自19xx年中国期货市场清理整顿以来,玉米期货的重新推出。
2、玉米期货的主要内容
玉米产品在期货市场上的能够影响其价格的基本面主要包括经济、政策、供求三个方面因素。而由于国内农业政策与生产的稳定与连续性,经济和政策两大因素的变动对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是提供了重要保证,再加上大连玉米期货与现货市场玉米价格相关系数以大于0.9,两者之间相关性非常高,这样中国玉米的供应量和市场需求波动却是玉米期货产品价格走势变化的主要依据。
二、几个主要因素影响玉米期货产品价格趋势
1、经济方面的因素
经济是所有期货产品交易的基础,经济增长,会引起产品价格上涨;经济下滑,会下跌;经济出现拐点,产品价格会出现拐点。目前玉米期货产品处于的宏观经济市场情况如下: 宏观经济形势下,商品上涨压力犹存。全球及中国经济已开始好转,在经过整体商品在预期经济好转以及各国的宽松货币政策下,明年全球商品市场可能会走出了一轮较为可观的上涨行情。另外,中国对玉米等大宗农产品的收储政策也给玉米这类期货商品带来较为有利的支撑。
2、政策面的因素
在经济的基础上,政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价格上涨幅度过大,监管层会出台利空政策,抑制上涨,进入下跌周期;下跌幅度过大时,又会出台利好政策,出现反弹行情。 中国能够影响到玉米期货产品价格的政策因素主要可包括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出口贸易政策、食品政策等 。
从20xx年以来,中国玉米连结出现丰收年;前期国内玉米价格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了大幅下跌;玉米产区农民出现严重的卖粮难问题,国家为保护农户利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先后多次推出玉米收储计划。因此在国家掌握了大量的玉米粮源后,开始对市场有绝对的定价权。目前市场政策面主要关注国家的抛储计划,尤其是抛储价格。国家的抛储政策可以引发玉米期价大幅波动。显然,中国政府大量玉米库存量的处置政策已经引起市场各方的高度重视,并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中国玉米以政策为导向的将主导玉米期货市场价格的波动。
3、供求关系因素
需求与供求之间的关系也是期货基本面的重要因素。需求增加,市场的购买力增强,会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引起产品价格上涨;需求减少,市场的购买力下降,会引起反向的下
跌。同样的,供给增加,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也会引起价格下跌;供给减少,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就会引起价格的上涨。
(1)、国内玉米生产状况
由于国家一系列加强农业生产政策的落实及国内畜牧业生产发展的拉动,玉米近年来生 产持续增长。
(2)、国内玉米进出口情况
作为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中国玉米长期供大于求,处于净出口状态,20xx年首次从玉米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影响中国玉米进口激增的主要因素在于玉米供需形势偏紧,国际玉米市场低迷,进口玉米价格出现阶段性明显优势。
(3)、国内玉米消费状况分析
中国玉米基本上用于国内的消费。从玉米消费结构上看,仍然以饲料消费为主。除饲料消费以外,工业深加工用玉米又是一个重要的消费渠道。由于国内这两年大规模投资和宽松货币政策,新增了的大量工业深加工产能的将在今明两年释放;从长期来看,我国玉米工业消费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国内玉米需求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三.具体分析
4月份,现货市场粮源有限令价格获得提振,玉米现货价格持续反弹走高,东北玉米的强势也刺激华北走货量增加,价格快速反弹上行,现货的强势给期货市场带来较强的提振,玉米四月期价展开反弹上行,震荡重心抬升,但玉米饲料需求偏弱限制价格的反弹空间,玉米期价目前仍维持区间震荡的格局,后期突破震荡区间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国内玉米收储在4月底结束,截至4月15日,我国东北三省临储玉米收购量已经达到6670万吨的水平,大部分玉米粮源流向收储,令市场现货粮源收紧,提振价格反弹;同时,由于当前深加工企业库存偏低,提价收购的情况下,东北地区玉米价格稳中走强,贸易商采购较为积极的情况下,刺激华北玉米价格上行。在临储玉米拍卖前期,市场粮源难以有效改善。美玉米在出口预期及资金推动下筑底回升,对连玉米多少有些带动,但鉴于两者价差过大,带动可能相对有限。基差走势来看,近期玉米基差呈现反弹态势,主要受到玉米现价的持续反弹带动,随着基差的拉大,将限制期货的下行空间。
在国家临储强劲收购提振与下游需求疲弱持续拖累下,1 季度国内玉米现货市场表现平
稳, 但与此同时,因受国家临储政策影响,一方面东北产区、华北产区呈现不平衡发展;另政策一方面,东北优质玉米货源表现趋紧,主要再加上受运费补贴优惠政策 4 月底结束影响,预计进入 2 季度后,在 4 月国内市场或将上演一轮优质玉米争夺大战,市场供需预将表现吃紧,进入 5-6 月后,随着国家启动临储玉米,国内供需呈现逐渐宽松态势,因此,预计连玉米 4 月或将震荡上行,而 5-6 月受基本面压力将震荡下行。
截至3 月25 日,1 季度连玉米主力合约位于上行通道内呈区间波动形态。整体价格变化幅度不大,波动区间位于(2330-2370)。量仓方面,在1 季度前两月持仓1 月呈现小幅下滑,随后进入2 月后呈连续上升态势直至高位,临近3 月中下旬后,资金持仓快速缩减,由2 月高位45 万手降至23 万手,缩近50%。在1 季度中,国内基本面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下游需求表现疲弱,饲料行业对原料需求比较清淡;而另一方面,上游供给在国家临储强劲收购下呈现偏紧格局,故在这两种反向力量作用下,国内的玉米价格呈现出一波震荡微幅上升的行情。
综上,受4 月运输补贴政策、国家临储政策纷纷停止影响,在2 季度中,4 月供应偏紧张,而受临储玉米竞拍启动,5-6 月玉米供应或略显宽松。
第二篇:玉米期价预测分析 - 郑琮奇玉米期价预测分析报告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12级金融4班 姓名:郑琮奇 学号:201231142133
一、基本分析
(一)国际上玉米供需求状况
据美国农业部12月11日公布的全球玉米供求预测,全球13/14年度玉米供应量预测上调200万吨。12/13年度中国玉米产量上调260万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玉米产量分别上调100万吨和50万吨。其中部分增长被欧盟27国和巴西产量下降抵消。2013/14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库存预计上调280万吨,主要因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欧盟27国增加。全球13/14年度玉米消费量下调429万吨。
下面图表是USDA2007-20xx年度玉米供求报告图表(单位:百万吨)。从图表中可以看到,上个年度全球玉米产量854.38百万吨是近7年较高的,而消费总计872.99百万吨虽然是近7年最高的,但由于产量同步增长,期末库存依然较大。今年的产量虽预计与上年持平,但消费需求预计稍微增长,而本年度期初库存为19793万吨,所以供给依然超过需求。国际玉米供给总体大于需求,不支持玉米价格大涨。
2007-20xx年全球玉米供需报告图表
(二)我国国内玉米供需求状况
根据USDA发布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玉米供求报告(见下面图表,单位:亿斤),中国上年度玉米消费总计3891亿斤,处于近7年最高水平。玉米产量为4433亿斤,供需基本平衡。但期末库存为542亿斤,处于较高水平。由于本年度玉米产量预计4296亿斤,消费预计4001亿斤,缺口292亿斤可用期初库存5595亿
斤弥补,进出口份额很小,所以供给依然超过需求。
(三)国内玉米现货价格
下图是全国粮油批发价玉米价格(平均价,单位:元/吨)20xx年到20xx年图表及20xx年图表。可以看到过去5年普通玉米价格一直在上涨,但优质玉米价格今年有所回落。
今年10月,发改委发布通知,从20xx年新粮上市起,适当提高主产区20xx年生产的玉米最低收购价水平。每50公斤玉米(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112元,比20xx年提高10元。这对玉米价格提供了支撑。
(四)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状况
欧元区自20xx年1季度以来GDP增速一直在下滑,今年第二季度更是负增长,消费者物价指数也回落到较低水平,9月、10月和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分别同比上涨2.6%、2.5%、2.2%,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9月6日宣布将实施名为“货币直接交易”的债券购买计划。此举起到了提振信心的作用,尽管迄今为止尚未具体操作。欧洲经济有趋于稳定迹象, 欧元区11月经济景气指数回升,消费者信心指数上月反弹后回落。通胀有限,欧元区预计继续保持宽松货币政策。
美联储将继续延续QE3,维持利率0-0.25%不变,保持利率在异常低位至少到20xx年中。美国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2%,二季度实际同比增长1.3%,三季度实际同比增长2.7%。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CPI同比上升2.0%,10月CPI同比上升2.2%。美国经济缓慢增长,通胀水平仍然较低,因此美联储继续维持当前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较大。
美国、欧洲、日本等经济体相继推出了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它经济体也都不同程度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中国加紧稳增长,继10月PMI数据回到荣枯线之上,11月为50.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在第四季度企稳回升。随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发酵、经济增长改善,对玉米价格将构成支持。
(五) 汇率
期货市场是一种开放性市场,期货价格与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紧密相联。当本币贬值时,即使外国商品价格不变,但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将上升,反之则下降,因此,汇率的高低变化必然影响相应的期货价格变化。据测算,美元对日元贬值 10%,日本东京谷物交易所的进口玉米价格会相应下降 10%左右。同样,如果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那么,国
内玉米期货价格也会上涨。
(六)利率
对于投机性期货交易者来说,保证金利息是其交易的主要成本。因此,利率的高低变动将直接影响期货交易者的交易成本,如果利率提高,交易成本上升,投机者风险增大,就会减少期货投机交易,使交易量减少。如果利率降低,期货投机交易成本降低,交易量就会放大。20xx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xx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
(七) 其它因素
近年来国家相当重视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也很大,通过各种形式对农民进行补贴和奖励,同时,采取“农超对接”政策和“绿色通道”措施使农产品能快速进入市场,并保障了农民的利益,达到了帮助农民增收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积极性,鼓励了农民积极向市场投放农产品
二、技术分析
(一)CBOT玉米期货分析
下面对CBOT玉米主力期货合约1403CM做技术分析。下图是其周K线图,从周线指标看,调整结束的可能性不大,结合基金持仓分析,中期继续调整可能性较大。下方强支撑位在上升趋势线附近(也是60周均线780附近)。
下图是其日K线图。从短期技术指标来看,KDJ、RSI已经调整到位,短期有反弹的可能。
(二)上海期货交易所玉米期货技术分析
下面分析上海期货交易所玉米期货主力合约1405。下图为周K线图。从周线技术指标看,近期维持低位振荡可能性较大。
下图为玉米期货主力合约1405日线图,技术指标KDJ从高位向下死叉,短期继续调整可能性较大。
三、报告结果总结
综上分析:
1从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情况上看,由于东北库存较重,远期供应压力仍在,总体玉米供给略大于需求,因此可以判断将来一个月玉米期货价格大涨的可能性不大。但种植成本上涨以及国家提高玉米最低收购价格等因素对玉米价格提供了支持。
2 从技术层面上分析,近期基金空头平仓所推动的CBOT玉米价格上涨行情也反映出美国收获推迟的影响,由于今年春季播放开始时间较晚,而夏季天气低温多雨,作物生长进度放慢,再加上秋季美国中西部出现降雨,而导致美国玉米和大都收获进度长期落后于历史平均进度,因此国内玉米期货价格近期维持振荡整理可能性较大,CBOT玉米主力期货已破位下跌,将来一个月内短期可能会震荡,中期继续调整可能性较大。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