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外汇>正文

短期超调背后:人民币汇率韧性增强 中国工商银行外汇牌价汇率走势

2023-08-22 13:16:04 互联网 未知 外汇

短期超调背后:人民币汇率韧性增强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持续扰动着市场的心。9月19日,央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3年9月1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396元,前一交易日报6.9305元,调贬91个基点。

中间价创近两年新低

北京商报记者根据央行此前披露的信息梳理发现,这一报价也是自2023年8月14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最低水平。与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相比,9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整体调贬490个基点。

就在前一个交易日(9月16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时隔两年失守7.0大关,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在更早一点贬值至7.0下方。9月19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两大报价,均围绕7.0上下波动,而年内两大报价贬值幅度均超过10%。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16时50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0184,日内贬值幅度为0.03%;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0243,日内贬值幅度为0.37%。

事实上,自2023年8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启新一轮贬值走势,引发广泛关注。对于人民币汇率近期走势,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存在一定超调,主要是受近期美元超预期反弹推动,人民币波动幅度加大并偏离基本面表现。

“人民币汇率仍然呈现双向波动,市场情绪整体平稳,汇率弹性增加。在国际主要货币中,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最小;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指数处于100以上,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强势。”周茂华补充道。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则回忆称,人民币汇率类似的调整,在四年前已经经历过了。管涛指出,2017年时,人民币止跌反弹,不但没有跌破“7”,反而升了将近7%;2018年一季度人民币延续了升值的行情,单季涨幅将近4%,破6.30,升到6.28左右。但是4月份以后,随着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美元指数反弹、经贸摩擦升级,人民币震荡下跌至7附近。

管涛称:“从现实结汇数据来看,在这种级别的宽幅震荡行情中,逢高(贬值)结汇,逢低(升值)买汇的汇率杠杆调节作用正常发挥。汇率有弹性以后,增加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同时减轻了对行政手段的依赖,有助于提振境内外投资者市场信心。”

人民币汇率表现相对稳健

事实上,2023年3月,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随后又分别在5月、6月、7月宣布加息50、75、75个基点。受美联储紧缩性货币政策影响,包括人民币汇率在内的非美元货币大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

但相较于其他主要非美货币而言,人民币贬值幅度相对较小,且人民币汇率指数总体稳定。具体来看,Wind数据显示,近60天,美元指数上涨接近6%,最高升至110以上,创20年新高。

同期,欧元对美元跌破1:1,欧元对美元汇率下跌5.75%;英镑对美元汇率下跌7.42%;日元对美元汇率下跌5.92%。人民币汇率方面,反映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