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变动对绍兴出口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调研报告 外汇时间差
2023年,疫情在全球蔓延,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先后出台一系列超常规、阶段性的稳外贸政策措施,非常有力有效。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出口数据稳步增长,多数出口企业的订单稳中有升,但受近期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影响,部分出口企业出现利润缩水的情况。为此,绍兴调查队于3月中旬对12家出口企业进行了调研,了解企业生产运营情况、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影响和企业的期盼。调研结果显示,企业订单情况较为稳定,产能利用率较高,但汇率变动造成了企业汇兑损失增加、订单量下降、产品竞争力下降等问题,亟待关注解决。
一、调研企业生产运营情况
(一)订单情况较为稳定。
与2023年四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企业订单情况相对稳定。调研企业中,4家企业一季度订单情况增长在10%以内,4家企业持平,4家企业出现下降,但降幅均在10%以内。如浙江时光家纺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家居纺织用品,该企业表示目前订单较多,已排到7月份,一季度订单情况基本与去年四季度持平,但年后原料涤纶短纤价格上涨了3000元/吨,加上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出口产品床罩价格却基本不变,因此现在一方面暂时缓接订单,一方面考虑适当加价。
(二)产能利用率较高。
目前12家调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正常,受一季度订单稳定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普遍较高。有8家企业产能利用率超80%,3家企业产能利用率在60%-80%之间,仅1家企业因海外订单减少而造成产能利用率不足60%。
二、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影响
2023年5月27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7.1954的年内低点开始“反攻”,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持续走高;2023年3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4970,已经进入1:6.5的时代。即如果去年5月底企业在高点换汇10万美元,到今年3月中旬已经亏了近7万元人民币。因此,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对出口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且引发广泛关注。
(一)汇兑损失增加。
人民币汇率升值和汇率变化的不确定因素的增加,给出口企业带来了较大的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在商品的出口贸易中,企业从出口报关到收款,通常有1至3个月的时间差,对那些己经销售货物但还未收货款,或己签了订单的出口企业,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形成直接的汇兑损失。因此,人民币汇率上升,给那些应收外汇账款较多的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由于部分出口企业汇率风险防范意识和抵抗能力都较弱,短期内人民币升值速度过快,进一步加大了出口产品定价的难度,加大了企业的风险。受美元贬值影响,五成调查企业2023年汇兑损失占企业利润的比重超过10%,最高达30%。如浙江华发茶叶有限公司表示,企业主要出口精制茶叶到非洲地区,出口报关到收款一般有3-6个月的时间差,去年锁汇了1000万美金,锁汇金额占出口金额的三分之一,降低了部分汇兑损失,但受美元贬值影响,2023年汇兑损失占企业利润的比重仍达10%左右。
(二)订单量下降。
调查的出口企业表示,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美元贬值严重、原料成本增加和市场需求减弱等。出口企业生产在国内,订单来自海外,结算是美元,但国内购料、人工支出等都需要用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换汇不断吞噬企业的利润。部分企业表示,近期在接单时无所适从,因无法判断汇率走势预期,不敢接长周期订单和大额订单,这可能直接导致了企业的订单量下滑。
(三)产品竞争力下降。
人民币的升值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出口价格相对提高,意味着出口产品在国外价格竞争力下降。部分出口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价格优势,本来这些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就十分狭窄,因此承担成本压力的能力十分有限。人民币的升值直接削弱了其产品价格优势,再加上国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引起的生产成本提高,导致了企业利润率下降。如浙江时光家纺有限公司生产的主要是低档床上用品,出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该企业的产品除了价格比较低以外,没有特色、质量、品牌等其他方面的优势,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年后原料价格上涨且人民币升值,出口产品床罩价格却基本不变,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小,甚至部分订单面临亏本。因此如果按原来的价格进行销售,企业要亏本,而提高价格必然会影响出口订单,故面临两难局面。
三、企业的应对举措
(一)采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美元不断贬值下,出口企业在定价、结算方面积极应对。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23年企业的套保意识已经有所上升,套保比率是17.1%,比2023年上升了2.7个百分点。如浙江瑞昶实业有限公司表示,企业一直关注汇率变化,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汇率变动,去年7月底在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在7.0附近锁汇,因此汇兑损益占企业利润的比重仅为2%。
(二)降低成本,提高议价能力。
调研企业表示,要想继续获利,就必须严格控制生产成本以及出口成本。在生产成本上,强化财务管理,把关每个环节的费用,做好成本核算,不论是原材料选购、生产制造,还是包装配套、运输费用,每一步都要精打细算,争取将成本价格控制到最低限度。
(三)积极学习外汇相关知识。
企业主动积极地学习外汇相关知识,各大银行均有对企业开展外汇操作指导,在签订贸易合同前,及时关注人民币汇率情况。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尤其是决策者,把汇率波动纳入日常财务决策中考虑。树立正确的汇率风险管理意识,立足主业,理性面对汇率涨跌,审慎安排资产负债的货币结构;合理管理汇率风险,以保持财务状况的稳健和可持续为导向,而不以套保的盈亏论英雄。
四、企业的期盼
(一)提供汇率变动的信息咨询和金融产品避险指导。
大部分企业表示缺少相关外汇交易人才和外汇专业知识,希望加强银行和企业间沟通合作,帮助企业合理使用汇率避险工具,通过套期保值规避汇率风险,加强汇率走势的分析研判,及时为出口企业提供预警和应对措施。同时期盼银行完善对企业汇率避险需求的服务和供给,不仅要做好产品设计、风险控制,也要考虑为各行业各生产周期的企业量身定做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策略,打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供给的“最后一公里”。
(二)保障国际物流畅通,稳定运输价格。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际物流运力下降,导致海运集装箱船运费大涨,去年四季度各国际航线运价更是较正常价格涨了两到三倍,在运力紧张的背景下,还频频产生甩柜的现象。如浙江华发茶叶有限公司表示,今年以来,海运紧张的程度略有缓解,价格距高峰下降近10%,但近期运输到乌兹别克斯坦的铁路班车运输受阻,希望政府能保障国际物流畅通,稳定运输价格。
(三)加大帮扶力度,降低企业成本。
在调查的12家出口企业中,有9家企业期盼政府加大对产品出口企业的政策扶持,为出口企业提供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助力,降低企业成本。建议地方政府考虑给予出口企业的相关产品出口补贴或提高出口退税率,以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弥补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外贸收入减少,从而达到既优化产品出口结构,又减少汇率变动带来影响的目的。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