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汇率工具箱再“激活” 还有哪些会启用? 工商银行外汇汇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中新经纬4月27日电 (宋亚芬)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贬值,此前已退出的中国央行调控工具箱再次被“激活”。4月25日,中国央行决定,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9%下调至8%。
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有何影响?
“下调主要是针对人民币近期快速、大幅贬值,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干预。”西部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罗云峰对中新经纬研究院表示。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高级研究员蔡浩也指出,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有助于提高美元流动性,从而缓解因为美元流动性紧张而给人民币带来的贬值压力,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币值政策预期的作用。”
中国央行数据显示,2023年3月末,外汇存款余额1.05万亿美元。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常冉测算,本次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9%下调至8%,意味着向市场释放105亿美元左右的外汇流动性。
下一步哪些工具会被启用?
2023年6月和12月,中国央行曾两次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而此次却执行了反向操作。据华创证券固定收益组组长、首席分析师周冠南介绍,中国央行使用的汇率管理工具主要包括逆周期因子、外汇风险准备金、资本流动管理、掉期市场干预、央行票据、口头干预等六大类。逆周期因子、外汇风险准备金作为目前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核心手段,往往是最先使用,并最先退出。
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情况来看,仅用这一工具效果将如何?对此,罗云峰认为,单纯这一工具操作很难逆转人民币贬值的趋势。“如果仅仅是针对汇率,我们认为目前尚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境内资金面尚比较松弛,并没有展现出大规模资金外流的迹象。我认为下一步可能还会进一步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条件是人民币快速大幅贬值。”
常冉则表示:“不排除后续中国央行为稳定汇率稳定采用其他调节工具。当然,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空间。”
美联储加息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