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信托>正文

“雁过拔毛”的银行代销信托,你还在买吗?

2023-07-14 08:08:16 互联网 未知 信托

“雁过拔毛”的银行代销信托,你还在买吗?

我们经常看到市场上有这样的宣传“银行同款代销信托项目,银行代销收益5~6%,信托直销收益7~8%”。不少投资人不明就里:银行业和信托业作为四大金融支柱之一,统一由银保监会监管,为什么银行发售的信托产品和信托公司直销的信托产品收益差别这么大呢?他们之间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儿?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扒一扒。

信托和银行同属银保监会的监管,都属于监管部门大力监管严控风险的对象。信托40年来投资收益相对稳定,经常被称为富人的“定期存款”,是因为其收益水平其收益是银行一年定存的好几倍,收益稳定在7%-9%左右。

一、信托公司收益高,为什么大家还是喜欢通过银行买理财呢?

首先,投资门槛高。信托投资门槛一般是300万,300万以下被称为“小额”,根据监管的要求,每个集合资金信托小额的数量不得超过50个,因此信托小额往往是被争抢的对象;而银行大部分理财产品可以1万起投,更加大众和亲民。

其次,信托对合格投资者的认定要求高。根据《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信托产品不得公开宣称,不得向非合格投资人推介信托产品。加上全国仅有68家信托公司,从业人员2万左右,且集中分布在沿海和一二线城市,所以相对于网点“遍地开花“的银行更加低调和神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相对信托只服务于“高净值”的曲高和寡,银行有强大的“揽储”功能,群众基础好。加上央行于2015年5月29日登记注册的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金本100亿元,由投保银行缴纳,以保护4588家银行,杜绝金融系统风险发生,目前余额800亿。大家认为银行不会跑路,万一产品有问题也会刚兑,但是通过2023年银行业打破刚兑的标志性事件--央行接管包商银行,投资人应逐渐认识到未来金融将真正回归到项目本身。

二、银行理财产品的背后可能是“拔毛”后的信托产品

很多客户根据惯性在银行柜台买理财,不会细究合同和底层投向。其实,信托产品是银行理财最青睐的投资标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底层大多都有向信托,只是当银行在购买了信托产品之后,会拆分成不同期限、不同资金份额以满足银行不同客户对期限和收益的要求。当然,雁过拔毛,银行以其强大的“吸储”功能,能迅速募集资金,当然也要在收益上抽取厚厚的一层(一般在信托收益中抽取2~3%作为银行利润)。举例,2023年招商银行代销信托规模超过3000亿,代理信托计划收入64.32亿!

三、银行代销信托的风控能力要看背后的管理人——信托公司

过去这些年,银行通过代销信托赚得盆满钵满,给投资人的感受是银行卖的信托产品很安全,真实原因是底层的信托产品风险把控得好。随着未来资产荒的来临,监管趋严+优质项目减少,未来必然要在项目选择上优中选优。通过银行认购的信托项目出了问题,还是要靠底层投向的回款来解决,考验的是信托公司的管理能力。

相比大家所熟知的银行业存款保险基金,信托业也有自己用实力堆砌的护城河——信托业保障基金。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于2015年1月16日成立,注册资金115亿人民币,由信托公司缴纳,保护68家信托公司,以此防范信托业的系统风险,目前余额1500亿。

小结:说一千道一万,信托该怎么买?

所以,以后你还会通过银行买信托吗?

现在,要回答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买东西,你是喜欢通过“二道贩子”或分销商买,还是通过厂家直销买呢?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