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恒大的信托是否还能投?
具体降负债有哪些措施呢?
包括加速销售回款、减少土地储备、分拆优质资产等。
一系列动作下,恒大2023年6月之前能否按计划减降回绿档?我们拭目以待。编者持乐观态度!
编者长期关注信托。
恒大房地产信托被投资人望而却步的原因,我想除了恒大自身的原因外,也有监管的原因,因为监管限制房地产信托公司举债,但鼓励权益性投资;所以,年初我们看到的很多地产项目,包括万科、融创、恒大的都是股权形式的:信托计划资金一般先投入一个有限合伙,再进入项目公司进行房地产开发建设,这种项目有明显的特点:收益高、介入时间早(一般在土地整改时就介入)。与以往满足432条件有不动产抵押的房地产项目相比,可以说是全程无风控裸奔。
在这类纯种股权性质的房地产项目映衬下,432条件的房地产信托几乎成了香饽饽,比如前不久世茂的项目开放就被瞬秒,资金如洪水扑面而来!
同时,根据《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23-2023)》,信托公司考虑到房企融资渠道收缩、信用债迎来偿债高峰;也早已在一步步提高房地产信托的准入门槛,行业调研信息显示,2017年信托公司倾向于选择销售额排名前100的房企进行合作,在2018年已经将标准提升至前50,2023年信托公司在选择交易对手时,倾向于选择前30的房企合作。其中,融资金额最多的房企依然是龙头地产企业,前10家地产企业依次为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融创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世茂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碧桂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万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奥园集团有限公司、中投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宝能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穿透式”资金监管要求使得很多原有融资模式受限制,单纯的信托贷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房企的发展需求,信托公司在服务链条上开始围绕房企的上下游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更加关注标准化的产品形式,越来越重视直接融资,以实现做精、做透合作的房企客户,强化合作的黏性。如资产证券化、供应链地产、股权融资等房地产信托项目未来将会成为房地产信托产品的主力军。
那这些新模式的房地产信托还值得投吗?其实,不管是信贷模式,还是资产证券化、股权融资,都只是资金流向底层的通道或者说是手段,不管在哪个模式下,项目兑付的关键点还在底层,在底层的资产是否优质。但在新的模式下,比如股权模式,信托公司给与投资人的风险补偿也是需要着重考量的,毕竟是股权投资,总不能拿着以往432信贷模式的收益。
查看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