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信托>正文

碳中和咨询机构碳信托:企业减排第一步是以碳核算绘碳足迹图

2023-07-15 22:39:13 互联网 未知 信托

碳中和咨询机构碳信托:企业减排第一步是以碳核算绘碳足迹图

全球气候变化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推动温室气体减排,2023年我国正式提出了“3060”双碳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国家在控排、监管、碳交易等领域的顶层设计迅速落地,很多行业领域也相继推出了减碳路线图,积极主动适应能源结构调整,推进自身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然而,面对双碳目标带来的巨大考验与挑战,国内行业企业究竟该如何顺利实现“碳中和”并从中赢得先机?

为此,碳中和咨询开始受到很多行业、企业甚至政府部门的青睐:通过测算碳排放与碳足迹,有针对性地规划减碳路径,从而逐步奔向低碳甚至零碳排放。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从事碳中和咨询相关业务的企业有三十余家,其中绝大多数是在双碳目标提出以后成立的新企业。与此同时,一些长期从事碳中和咨询业务的国际公司也在中国市场寻找到了新的业务。 

碳信托(Carbon Trust)中国区总裁赵立建   澎湃新闻记者 周頔 摄

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专访了碳信托(Carbon Trust)中国区总裁赵立建,就企业为什么需要碳中和咨询、如何找到低碳排放关键、碳核算对碳中和将起到什么作用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赵立建表示,“碳中和”咨询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碳排放,认识碳排放将会带来哪些风险并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帮助企业进行碳核算,并规划合理科学的碳减排路径。在碳减排过程中,企业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成本上升,这是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所必须承担的外部性成本,但长期看积极践行碳减排的企业将更好规避风险,或将获得更大收益。

赵立建提出,“3060”双碳目标并不遥远,因为目标任务会被层层分解至每一年度。而且碳中和不只是大企业才需要考虑的问题,它应成为每一个企业都为之努力的方向。很多国际大企业在选择供应链伙伴时,都会将碳排放水平作为筛选供应商的重要考量标准。能够将碳减排问题解决好,很多中小微企业才有可能存活得更长久,而如果应对不好,就更容易被市场淘汰。

碳减排改造势必要增加企业成本,企业跨境搬家能否规避碳中和?对此赵立建表示,应对气候问题是全球各国的高度共识,搬家能够争取到的空间十分有限,一定不会是企业的最好选择和主要解决方案。

赵立建认为,企业要进行碳减排、实现碳中和,就必须进行碳核算,分析碳足迹中碳排放较大的生产流程和环节,来寻找减排潜力。可以通过引入新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节能应用等方式来减少碳排放,进而实现净零排放的企业碳中和。对于不同行业企业,“碳中和”咨询都可以提供可行、务实的碳减排路径。

据介绍,碳信托是一家专注于碳中和领域的咨询公司,服务包括目标设定、碳足迹测算与分析、碳标签、政策咨询、企业碳中和路径规划、项目落地及绿色金融等。

以下为采访实录(略经编辑):

澎湃新闻:能否介绍下什么是碳中和咨询?企业为什么需要碳中和咨询?

赵立建:企业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实现碳中和,才能保证整个国家能够达到碳中和。专业从事碳中和咨询的咨询公司往往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碳中和实现路径。

其实“碳中和”咨询的涵盖面是比较广的,我们所谈到的可能更侧重于面向企业,更准确的定义应该是“碳管理”咨询:通过咨询,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它的碳排放,认识碳排放将会带来哪些风险,并有效应对这些挑战。

具体来说,因为碳信托参与了国际标准制定,对于碳排放管理的全流程更为熟悉,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碳排放核算,绘制企业的碳足迹,了解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情况。在完成核算之后,帮助企业设定减排路径,最终实现碳中和与风险管理。

澎湃新闻:在向碳中和迈进的过程中,不同行业企业之间是否面临着哪些共性难题?

赵立建:有两个比较大的共性问题。一方面,在2023年正式提出双碳目标之前,国内企业对碳中和关注较少,对于碳核算、碳排放管理等缺乏基础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低碳转型需要依赖于技术进步,有些技术现在已经开发应用了,还有些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发,这可能会导致企业在推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特别是前期面临着成本抬升压力。

举例来说,比如从我国的能源结构上看,目前仍然还是以化石能源为主。近年来随着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不断完善,其能源成本已经降低了很多,但相比于传统化石能源来说,绿电的成本仍然更贵一些,在终端用能上面对企业来说,使用绿电的价格可能会更高一点。不过,目前国家也在推动绿电交易和绿证交易,终端用户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