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信托>正文

信托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建设路径

2023-07-16 00:32:10 互联网 未知 信托

信托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建设路径

信托行业作为我国金融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过去10年间实现了高速发展,对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自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中国信托业长达10年的规模增长高速扩张期宣告结束,信托行业开始进入转型阶段,经历了三年调整,信托行业资产规模从2017年的峰值26.25万亿降至2023年一季度的20.16万亿,较峰值下降了23.2%,信托资产规模大幅萎缩,行业转型迫在眉睫。

图1  2016-2023年信托资产规模及增速情况

根据信托业协会最新公布数据,截至2023年1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资产规模为6431.03亿元,环比增加660.56亿元。近年来信托业风险逐渐暴露。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2023年1月-5月共发生信托产品违约事件70起,涉及金额530多亿元。信托违约项目多集中于房地产和工商企业两大领域,其中房地产信托违约项目多,涉及金额大。

同时,根据60家信托公司年报统计,自营资产不良率在2023年末达到8.61%,同比提高约1.15个百分点,其中13家自营资产不良率超过10%,5家超过20%,另根据信托协会数据显示,在2023年7月–2023年3月,即将到期的信托资产为2.69万亿,信托行业面临较高的兑付压力。

随着风险事件暴露、监管政策频出,国内金融管理理念的革新,信托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展业逻辑都产生了变化。监管对信托行业的监管越发严格,合规经营成为首要底线。根据《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共有18家信托公司以及37人次受到处罚,其中部分信托公司及少数人收到多份罚单,处罚金额7071万元,同比大幅增加216.37%。

图2  2015-2023年信托业罚单次数与金额

从处罚内容看,主要涉及三方面:

一是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变相接受地方政府提供担保、为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提供融资及相关服务、尽职调查不充分、尽职管理不到位。

二是具体业务违规,违规开展个人信托贷款业务、违规开展银信合作业务、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贷前贷后审查不严、信托资金违规用于缴纳土地出让价款。

三是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违规,未按监管规定及时进行信息披露、未按照相关监管规定准确反映信托业务风险状况、开展部分关联交易未逐笔向监管机构事前报告等。

总体来看,信托公司作为资产管理行业重要参与者,目前处于转型发展和风险防控关键时期。

一方面,大资管时代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银行、券商等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远远超前信托公司,需要信托公司不断追赶。

另一方面,信托公司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转型战略、业务创新、集团化发展等都使得信托公司面临新的风险形势和考验,通过构造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从战略高度上加强信托公司风控能力。信托公司迫切需要加快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一、信托行业风险管理现状

伴随着2023年资管新规的过渡期正式结束,对近年来深陷项目违约、风险增大的信托行业而言,找寻适合于自身的转型道路变得尤为迫切。目前信托行业处于大变革调整时期,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变化。各家信托公司在战略转型中的步调节奏并不一致,大部分公司仍处于探索阶段。

从行业整体来看,当前各方向的转型尝试均遇到极大阻力,主要还是由于信托以往对有抵押物的非标、通道业务的依赖。在自身能力建设与储备上的不足,导致在当前的战略转型与业务竞争中倍感压力。

风险管理能力作为核心竞争能力之一,目前信托公司在此方面存在短板较为明显。过往长达10年在政策红利下的高速增长使信托公司严重忽视了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管理体系不健全

信托公司的管理组织架构体系缺乏整体的构建和设计,暂未形成全面、完整的风险指标体系,风险限额体系,偏好体系均未有效建立,缺乏针对各类业务整体风险的管理抓手。

2、标品风控体系不足

信托行业非标转标的趋势已经较为明显,可以预见,在资管新规统一监管框架下,资产三分类政策落实后,信托的资产管理属性将和其他资管行业拉平。对标品业务风控体系急需构建。

目前,信托公司的风险评估个案化的风险管控方式不足以满足发展标品业务,不能反映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标品组合风险,标品风控体系需要建立基于各专项风险维度和组合层次管控体系,依赖于对穿透底层资产实质风险识别与度量。

3、风险管理全流程覆盖不足

由于历史遗留信托非标业务,风险管理事前事中的管控手段较为薄弱,是目前信托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风险管理后置使大量资源投入在风险处置阶段,在业务风险识别、监测、评估及预警能力明显缺乏。

同时,信托公司在前后端风险管控的联动方面亟待加强,加强准入管理,并配备相应的数字化系统予以支持。

4、风险决策主观化

由于非标数据结构化较难,数字化风险管理人才缺乏等原因,信托行业的数字化水平与银行和证券等金融同业相比具有明显的差距,信用风险管理仍处在较为初级的专家评审阶段,依赖经验居多。

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思路

信托行业过去的飞跃发展离不开“牌照红利”和“隐性刚兑”,但是在统一监管规则、回归信托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等大趋势下,信托行业需要重新发掘并建立竞争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资管行业站稳脚跟。因此,目前各家公司亟需对现有的风险管理体系整合、提升和优化,并对管控模式和手段进行再造,补强自身能力建设,谋定转型破题之策。

1、明确风险管理体系定位

金融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对风险管理的能力上,随着资管新规,资金信托管理办法,信托三分类等监管的要求,信托公司要从最高决策层重视风险管理建设,建立坚实的风险管理基础,构建全面风险理论体系,响应监管趋势要求,明确风险管理定位,实现风险管理专业化管理。

2、优化风险管理治理架构

细化风险管理架构,明确“三道防线”管理体系,构建覆盖“董事会、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部/法律合规部、前台业务部门”的四个层级、三道防线的风险管理架构体系。明确各个层级职责,构建全流程工作机制,实现风险关口前置,和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3、强化二道防线风险管理责任

深入分析,明确现有风险管理体系不足,并逐一击破,从全面风险管理角度制定风险管理体系规划建议,深入各类单一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能力提升建议,打造以“专业”为核心的二道防线体系,强化风险监测职责,加强风险管理手段。

4、完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制

在信托公司自身业务战略规划明确基础上,细化业务大类,结合各类业务的风险特征,关注各业务风险实质,充分将风险管理各类数据、模型等工具运用到业务风险管理中,将风险管理机制嵌入业务流程,构建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

三、信息系统建设思路

从金融行业来看,尤其在风险管理领域建设较为靠前的银行、证券行业,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信息系统建设都高度重视。对于信托公司而言,目前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可以从整体架构上进行基础的搭建,在结合业务的发展丰富,逐步进行分期的信息系统建设。整体架构搭建是从底层数据,风险数据集市,专项业务风险,风险管理平台模式进行建设。

图3  全面风险管理平台建设整体功能规划

分步骤实现功能规划:

1、构建数据底座

数据是识别与评估风险的核心要素,是风险信息传输的载体,也是各类风险分析模型与管控工具有效应用的基础。构建风险管理,要对底层数据打好基础,搭建指标体系。

2、构建专项风险

伴随着信托行业的标品转型,标品业务的数据公开程度较高,交易高频,风险管理模型工具比较成熟体系化,对信息系统依赖度较高。信托公司需要逐步构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体系,及时、全面、精准地管理标品业务面临的风险。

3、搭建风险管理平台

随着风险管理阶段不断成熟,在专项风险系统搭建完备基础上,实现风险的集中管理,构建管理平台,作为统一的风险管理流程入口、查询搜索、预警处理等入口, 实现全客户全资产的基础信息数据、风险预警信息等集中展示。

总体而言,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主要以 COSO 框架和巴塞尔协议为基础,全面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监测预警、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五个阶段,搭建全面风险管理信息体系,从底层基础数据的梳理、匹配、分析、归集、提取到顶层应用功能的设计、开发,全面提升公司的数字化风险识别、监测与管控能力。

作者:陶 丽 来源:H20 机 构

责任编辑:humf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