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三分类”改革6月1日起实施,或将进一步完善各类监管规则和配套机制
业务方向和新增长点何在?
“坚决转型,严格按照三分类来展业。”南方地区某中型信托公司高管对记者指出,信托业务分类改革已经酝酿一年多了。在这期间,其所在公司已经做了不少的准备工作,比如业务方向上,压降融资类信托、探索服务信托。
信托业分类改革落地后,行业“躺着赚钱”成为历史,在制度红利和牌照红利逐步消退的当下,信托公司如何走出一条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差异化之路,抓住盈利新增长点?
有信托公司研究人士对记者指出,转型对信托公司经营业绩的短期影响肯定会有,但信托业的市场前景广阔,各家公司能不能够在新的业务分类里获取新的市场份额,取决于各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再塑造,能者就能占先机。
五矿信托党委委员、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刘雁表示,近几年,信托行业的主题是“转型”,虽然叠加了疫情、宏观经济周期等因素,但是从监管层到信托公司,都在坚定不移地全力探索业务转型、回归信托本源。过去几年乃至未来几年,都将是决定信托行业未来长期走向的关键时期。
具体业务方向上,在陈进看来,信托的市场需求还是很大的,资产管理信托需要突出和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的差异化竞争,资产服务信托中财富管理信托和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是相对成熟的业务,此外,预付资金服务信托、风险处置服务信托也是信托公司重点布局方向。
外贸信托相关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结合公司资源禀赋特点,公司将坚持聚焦投资信托、服务信托、产业金融、小微金融、财富管理及固有业务“5+1”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例如,在资产服务信托领域,一是不断夯实家族信托、财富管理、资产证券化等发展优势,丰富业务品类,提升专业受托服务能力、资产配置能力和定制服务能力;二是依托证券信托能力积累,积极围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探索资管产品受托服务信托新模式;三是基于长期积累的产品设计、估值清算、运营管理等能力,探索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和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等多领域、多模式的创新型资产服务信托。
“在业务定位上,我们遵循新分类精神并结合公司自身禀赋明确了未来将聚焦信托服务、私募股权、机构资管三大战略业务,退出传统融资等业务。 ”平安信托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平安信托确立了打造业务稳健、专业领先的精品信托战略规划。精品信托的战略转型方向是我们根据政策导向、市场趋势和能力禀赋所确定的,本质是专业化发展,不求面面俱到,集中资源和精力提升“长板”,将优势发挥到极致。
业务监管细则等将进一步完善
“整个分类改革是体系化的,不是一下子就能规范好。比如,1104等监管报送表格有待更新。”上述高管表示,目前业内都在关注《信托法》的修订以及《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这些都还要根据“三分类”改革把当中相冲突的内容修改调整。
陈进认为,根据信托业务新分类通知和答记者问内容,未来会进一步完善各类具体业务监管规则和配套机制,例如关于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组合投资要求、对于存量融资类业务明确具体监管要求等。此外,还会完善分级分类监管制度、资本管理、信保基金募集、信托产品登记等,以及修订非现场监管报表等。
此外,信托分类监管、信托行业评级体系等也备受行业关注。据了解,信托业协会今年来的多次调研活动,旨在征求公司对行业评级指标、非现场自律监督检查的意见与建议。
以信托行业评级体系为例,目前针对信托公司有两大评级,分别为监管评级和行业评级,前者通常由中国银保监会进行评定,后者则由信托业协会组织评定,并接受中国银保监会的指导。行业评级是监管评级的重要参考,监管评级是在行业评级的基础上,综合关于公司治理、风险、合规等监管意见形成的。
2023年监管方面启动信托业务分类改革,为配合信托业务新分类改革及分级分类监管制度的实施,监管方面已明确提出要修订信托公司监管评级办法及评分体系,这或是信托行业评级体系修订的主要背景。
而关于信托分类监管,监管层已连续两年度信托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及。2023年监管方面再次明确提出,要“完善信托公司分级分类监管制度,修订信托公司监管评级办法及评分体系”。上述《通知》也提到:“研究完善信托公司分级分类监管制度。”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