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信托>正文

信托公司逐鹿万亿“ABS”市场 券商abs和信托abs

2023-07-20 07:06:54 互联网 未知 信托

信托公司逐鹿万亿“ABS”市场

本报记者 陈嘉玲 北京报道

兼具标准化与服务信托特质的资产证券化业务(ABS),正在成为信托公司转型的重要“武器”。

根据监管主体划分,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包括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CLO)、企业资产证券化、交易商资产支持票据(ABN)和保险资产证券计划。

Wind数据显示,年内共有36家信托公司参与到资产证券化业务。综合信贷CLO、企业ABS和ABN的发行数据来看,今年以来,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总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其中,信托公司参与的项目规模约为10296.76亿元,占总规模的51.36%,占据半壁江山。

在监管倒逼行业深度转型之下,资产证券化的布局思路和业务逻辑开始发生转变,信托公司通过通道角色向主动管理的转型,向ABS价值链的上下游延伸要利润。

业内人士提醒,信托借助ABS业务实现非标资产转标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的业务难点和风险:资产池的质量把控、资产证券化产品潜在的违约风险,以及部分业务存在规避融资类规模监管、通道业务和风险资产出表的可能性等等。

攻下半壁江山

“信托资产证券化团队的招人方向是券商,把具有三到五年工作经验的人引入。”某信托公司资产证券化团队负责人近日对《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表示,信托公司未来要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并形成业务体系。

根据公开招聘信息,某信托公司正在高薪挖角资产证券化人才,要求“具有5年以上券商投行、承销等相关工作经验,具备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项目经验者优先。”此外,部分信托公司近期也通过校招招聘资产证券化岗位人才。

Wind数据显示,年内共有36家信托公司参与到资产证券化业务。截至11月4日,有34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ABN,累计发行347只项目,发行规模3576.99亿元,同比增长67.85%,已超过去年249只项目、2887.36亿元的全年发行总规模。

此外,19家信托公司发行了信贷CLO,累计发行109只,发行总额4695.97亿元,同比下降32.24%,小于信贷CLO发行总额35%的降幅。

企业ABS业务方面,除获得管理人资格的2家信托公司之外,其他信托公司亦加快介入这一市场。

根据Wind数据,2023年以来,共有10家信托公司作为企业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原始权益人,参与了172只企业ABS项目的发行,项目总规模1966.42亿元,在1.1万亿元的企业ABS中占比近两成。此外,2023年同期,仅4家信托公司作为原始权益人参与9只企业ABS项目,规模为114.8亿元。

目前,信托公司已成为ABS产品主要发行人/计划管理人。综合信贷CLO、企业ABS和ABN的发行数据来看,今年以来,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总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其中,信托公司参与的项目规模约为10296.76亿元,占总规模的51.36%,攻下半壁江山。

此前曾有ABS业内人士预测,参照国外资本市场经验,未来证券化市场有约20万亿元增长规模。厦门信托总经理助理何金认为,“信托公司将资产打包,出售给银行、私募等机构,这本质上也是资产证券化。从这个视角来看,资产证券化市场就很大了。”

事实上,信托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迅猛,得益于其多方面的优势。

平安信托ABS及债券承做部高级董事总经理白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信托公司在非标业务中积累的尽调风控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客户资源,都可以延伸到资产证券化业务中。

除了特定目的载体(SPV)的法律地位和资产独立、风险隔离和破产隔离方面的制度优势外,白洋认为,拥有贷款牌照的信托机构,在介于非标资产管理和标准资产证券化退出之间的业务上,有着独特的竞争优势。

比如,在普惠金融资产证券化领域,信托公司可先以PRE-ABS/ABN的方式,以融资类额度形成基础资产,再通过证券化退出,从而将非标债权资产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标准化的ABS资产。

转变角色求赚钱

事实上,在监管倒逼行业深度转型之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布局思路也逐渐发生转变。

比如,平安信托相关人士对记者介绍,目前公司已搭建了全方位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体系,并形成承揽、承做、销售的全业务链条。光大信托董事长闫桂军此前也曾表示,“要重点突破信贷类资产证券化业务、Pre-ABS业务及标准化ABS投资业务,打造业务全流程闭环运作。”

某金融机构ABS资深人士分析认为,信托公司加速布局资产证券化业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基于资金信托新规的监管要求,信托公司通过ABS业务模式,能够实现非标资产转标。另一方面则是,在资产收益率下行的市场背景下,信托公司要从之前向投资人非标募资转为向标准化的资本市场募资,进而降低资金成本。

白洋向记者举例分析,原来都是单笔的非标信托贷款,假设现在将10笔贷款打成一个包,底层都是AA+的政信平台,优先级能分出来70%~80%的AAA级资产。如果这类资产成功对接银行或险资,融资成本可能就从8.5%降到7.5%、6.5%。

尽管战略布局上重视、发行规模也快速增长,但由于角色通道化、报酬费率低等原因,资产证券化业务在信托公司营收和利润贡献占比一直较小,是“不赚钱”的业务。

“例如在信贷CLO业务里,信托作为SPV通道,收费基本上是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二左右。”上述受访的业务负责人强调,资产证券化业务不能单纯做通道,如果做主动管理,费率至少1%,发行承销也是有2‰~3‰的。

中诚信托曾在研报亦直言,从2023年的情况来看,信托公司参与方式仍以SPV为主,业务能力和分销能力尚未完全建立,“Pre-ABS/ABN+发行+分销”一鱼多吃展业难度较大,资产证券化价值链挖掘不易。这也是造成信托资产证券化业务同质化严重、信托报酬率难以提升、业务人员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根据上述研报的调研结果,券商或券商资管公司通常采取“发行+承销”打包的服务方式,合计收费在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左右。而信托公司,由于参与程度和管理方式的不同,Pre-ABS/ABN环节的费用是0.1%~1%/年,发行环节费用是0.03%~0.05%/年,分销或承销环节则0.2%左右。

“信托公司要从被动受托向主动管理转型,不断向ABS价值链的上游(资产孵化)、下游(投资)延伸,让证券化业务有利可图。”白洋认为,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信托公司要摆脱自身通道化的角色定位,比如,深入参与资产筛选、现金流切割、证券分层设计等环节。

在白洋看来,在资产创设阶段,信托公司可通过设立PRE-ABS/ABN投资基金,对租赁资产、普惠金融、不动产、供应链金融等可通过证券化退出的基础资产进行前期孵化,在源头把控资产、生成资产。

在投资阶段,信托公司还可以投资人的身份参与其中。也就是说,信托公司可以发行主动管理产品,投资于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夹层档和次级档。白洋坦言,“在投资上,我们是想赚取超额收益的。”

警惕转标风险

信托公司长期深耕非标债权,转型标品投资业务还需要时间积累。白洋表示,在资产证券化领域发展,还需相关政策支持。据了解,目前仅有12家信托公司获得银行间市场债券承销资格,信托公司无法作为主承销商独立主导项目发行。此外,仅有2家信托公司获得交易所企业ABS管理人资格。

此外,在实现非标资产转标上,信托资产证券化业务仍存在一些业务难点。比如,资产证券化产品结构相对复杂,在产品设计和规划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优质底层资产越来越难获取,加大了信托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的难度。

事实上,并非所有非标资产都能满足入池条件,实现转标。以公募基建类REITs为例,底层资产必须是成熟基建类物业,经营满3年且产生持续稳健现金流,且底层资产股权需全部注入。

此外,一位受访人士也提醒:“一旦原始权益人不能对资产池进行严格把关,则可能出现资产池质量下降,把风险转嫁给投资人。”

早在去年就有业内人士提示,市场需持续警惕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违约风险。

也有部分信托公司曾表示,由于风控上没有抓手,公司对供应链金融ABS业务非常谨慎。

何金认为,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和集中度风险。在业务的风险把控上,首先是交易对手的选择;其次要拥有自主的风控能力,比如供应链金融中贸易真实性的验证等等。何金还强调:“不能完全依赖合作方的大数据,要有独立的大数据验证能力或其他第三方服务机构,更不要盲目相信大数据。”

除了资产池质量把控、证券化产品违约风险外,部分业务的合规风险更值得关注。前述ABS资深人士表示,信托公司以TOT模式,通过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认购单一资金信托,并由集合信托作为原始权益人将单一资金信托出售给SPV,实现集合资金信托的退出。

“多个单一信托计划转至SPV,可以实现通道业务规模的出表,也可以降低信托公司融资类业务的规模。”上述资深人士说,常规的证券化模式是先融资再申报发行。而通过发行ABS去做非标业务的模式,则是通过引入过桥资金协助信托公司生成非标资产,进而形成信托受益权,再去备案发行。

他还表示,在风险资产处置中,信托公司还可以通过对存在逾期的借款人发放一笔新的信托贷款,以借新还旧的方式实现风险处置。继而,再将这笔新发的信托贷款作为底层资产,发行一个资产证券化产品。

“非标转标资产证券化的这类业务模式,存在被认定为规避监管政策的可能性,目前的监管态度好像还不是特别明确。”这位ABS资深人士指出。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