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信托>正文

信托业务新分类落地:信托公司寻路转型 新增长点在哪? 信托类业务又可分为什么什么什么等业务

2023-07-21 03:00:48 互联网 未知 信托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姗 “靴子”终于落地。近日,《关于调整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 以及所附的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释义,已陆续下发至信托公司。据记者获悉,部分公司已于本月中旬完成“试分类填报”。

新的分类标准将信托业务分为三类: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通过调整信托业务分类,进一步厘清业务边界和服务内涵,引导信托公司以规范方式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和行业传统竞争优势。

对于信托公司而言,行业洗牌的帷幕徐徐拉开。信托业务分类改革的推行,标志着监管部门对于中国信托业的走向,有了一张相对清晰的蓝图。但是,信托公司未来的路怎么走,各家仍在摸索之中。

信托行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融资类信托,尤其是非标融资的空间将不断被压缩,信托行业“躺着赚钱”的时代成为过去。据了解,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业务将成为未来信托业务的重点发展方向,尤其是财富管理受托服务信托项下的家族信托,成为目前信托公司转型的重要抓手。

在新旧转换之际,信托公司如何走出一条有别于银行、证券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特色之路?在信托行业制度红利和牌照红利正在逐步消退,信托公司面临着内外部双层竞争局面下,转型之路还要经历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信托业走到“十字路口”

在新分类框架引导信托行业回归本源之下,中国信托业遇到了巨大的发展瓶颈,来到了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

“过去依靠传统融资业务、通道业务发展的老路行不通了。”上海一家信托公司资产配置部产品经理告诉记者,“新分类对整个信托行业影响很大,主要是对通道业务和非标资金池的压降,其他业务也要按照新的分类重新规范化上报。”

根据《通知》,未来信托公司将主营三类业务。一是规范发展资产管理类信托业务;二是积极探索资产服务信托业务;三是鼓励开展公益/慈善信托业务。

具体来看,监管在每一个大类项下都做了细分,例如资产管理信托项下分为固定收益类资产管理信托、权益类资产管理信托、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管理信托、混合类资产管理信托4类;资产服务信托项下分为行政管理受托服务信托、资产证券化受托服务信托、风险处置受托服务信托、财富管理受托服务信托4类,且大项分类下仍有细分领域。

事实上,信托行业分类试点由来已久,2017年4月份,原银监会下发了《信托业务监管分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及《信托业务监管分类说明》(试行),启动八大业务分类试点改革。该试行方案将信托业务归类为债权信托、股权信托、同业信托、标品信托、资产证券化、财产权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事务信托。

八大业务具体分类涉及不同的标准,这种多维分类标准需要信托公司在分类中多头考虑,为分类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此外,信托公司报送的监管数据,在系统化管理及数据提取上也面临困难。

“此次业务分类,对信托公司的经营范围重塑将产生重大影响。”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以往十余年中,信托公司大多注重开展融资类信托业务,各家信托公司业务的开展具有同质化趋势,在展业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信托独有的制度优势。

帅国让认为,每家信托公司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预计未来行业间的分化可能会愈加显著,市场出清也将是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谈及新分类对公司业务的影响,浙江一家信托公司财富管理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向记者表示,“每家公司的情况可能不太一样,比如对我们公司来说,此前较多聚焦在房地产业务上,随着整个地产信托‘压降令’,以及非标转标的要求,转型确实会比较艰难,也是我们现在在努力的方向。”

一位华中区域信托公司人士认为,“信托公司主要盈利模式未来肯定会有大的改变,近两年大部分信托公司还有一些存量的通道业务在维持盈利。长期来看,信托公司还是要回归本源业务。”

在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看来,信托公司角色面临转换,“买方”角色强化,“资产管理业务”会是未来较长时间信托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资产服务信托有望成为信托公司新的发力点和主要增长点,而这其中财富管理受托服务信托是资产服务信托业务的重中之重,预计是未来信托公司的支柱业务之一。

寻找新增长点

然而,新业务分类监管之下,信托公司能否做成可复制的业务模式,实现营收,特别是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等因素,对于从业者而言,仍然存在较大的疑虑和不确定性。

首先,资产管理信托对于信托公司而言,并不具有优势。券商、基金公司在标品投资市场当中是毫无争议的主力军,无论是业务能力、市场占有份额,还是人才、专业团队、投资经验以及风险防控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难以撼动的先发优势。

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邢成表示,多数信托公司此前的团队和人才专业结构,主要与原有传统非标融资类业务相匹配。近年来,随着资管新规等系列政策的颁布与实施,部分具有前瞻性的信托机构已经未雨绸缪,从券商、基金等机构重金引入了较多适应转型业务的专业团队,但仍属少数。

在新的分类框架下,信托公司另一抓手是资产服务信托中的财富管理受托服务信托,特别是其中的家族信托。但这一业务目前也存在着“增量不增收”的情况。

目前,家族信托正处规模爆发期。数据显示,在家族信托业务在国内落地近10年以来,存续规模从0到1000亿元用了7年,从1000亿元到3500亿元只用了3年。今年以来,家族信托业务表现更是抢眼,仅6月份,行业新增家族信托规模达119.95亿元,环比增长63.22%。

“一个完整的家族信托业务涵盖信托运营、资产配置和客户服务三个方面。”海银财富家族办公室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信托运营在国内主要依托于有牌照的信托公司,这也是信托公司的本职工作,但要做好家族信托仅仅凭借信托运营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而国内信托公司因为历史的原因之前均是以融资、通道业务为主,在资产配置和客户服务能力方面还亟待提升和加强。

信托公司综合财富管理能力欠缺,也让家族信托市场被众多参与者“分食”。

目前,国内家族信托已经形成了信托公司、商业银行、券商、保险公司、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律所等各类机构交织的跨界竞合格局。上述上海地区信托公司资产配置部产品经理告诉记者,家族信托前期需要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对投资管理的专业化要求程度高,目前盈利情况并不乐观。通过渠道方开拓的家族业务收益则更加微薄,短期内盈利也较困难。

据了解,目前渠道获客的家族信托业务仅收取2‰至5‰的服务费,自主获客的家族信托业务则在收取同等水平的服务费之外,信托公司还掌握着家族信托业务的资产配置权,可以收取一定比例的超额业绩报酬。

整体来看,目前家族信托并不能挑起信托公司盈利的重任。

廖鹤凯表示,信托有在财富管理服务信托方面独特的制度优势和法律适配,与银行、券商、基金等资管机构甚至第三方财富机构在大财富管理领域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