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信托>正文

四川信托250亿TOT风险化解难 输血爆雷公司,审计报告难产 tot 信托

2023-08-12 06:35:47 互联网 未知 信托

红周刊 记者 | 惠凯

四川信托“爆雷”是今年信托业大事,部分TOT业务出现逾期让人震惊,并引发多位投资人上门维权。梳理事件背后原因,与公司长期扮演“白衣骑士”盲目四处救火有关,更为重要的是,公司内部的股权架构设置与其资金去向存在诸多不明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6月初“爆雷”以来,四川信托的风险处置受到市场和委托人的高度关注。风险主要来自于TOT业务,其规模超250亿元,大部分信托产品将在年底和2023年到期。

四川信托的大股东为宏达集团、三股东为上市公司宏达股份,且管理层也多来自宏达。《红周刊》记者注意到,四川信托和宏达的多位高管层曾是监管部门官员,可即便如此也未能阻止四川信托风险业务的膨胀和爆发。此外,四川信托还曾和“丰盛系”、某上市地产商存在合作,而这两家企业均出现债务违约情况。

在“爆雷”后,毕马威被引入负责账务审计,但审计报告却迟迟未能公布。有投资人表示,这很可能是四川信托及股东方与毕马威对风险敞口的认定规模存在分歧。

产品“爆雷”早有迹象

多位投资人上门维权

8月25、26日,四川信托位于成都的办公室门口聚集了大量投资人,针对所购买产品能否按期兑付进行申诉。有投资人向《红周刊》记者透露,当时的围观人数估计在千人以上。

其实,早在今年3月,市场就传言四川信托的TOT产品发行遭四川银保监局按下了暂停键;5月份,还被传言暂停了资金池业务。不过,对于这些传言,公司回应称产品仍正常发行。孰料进入6月,四川信托突然承认有多只产品无法正常兑付。其后,坊间曝出四川信托的客户多次赴四川信托总部维权消息。

关于四川信托爆雷的原因,一位上海的信托公司人士罗先生认为这主要有3点原因导致:一是四川信托的资金池项目存在多年、愈滚愈大,监管层介入后、后续资金募集不到位;二是股东方可能存在挪用资金的行为;而且即便是正常项目,由于资金还在投资阶段,大量焦虑的客户一旦要求赎回,风险也会传导至正常项目。

投资人给《红周刊》记者发来的维权视频显示,有大量投资人聚集在四川信托成都总部附近,齐呼“四川信托不作为”,“川信还钱”等口号。当天在场的还有来自北京、大连等外地投资人。当时,还有一位女士在向其他投资人呼吁,不仅要向四川信托维权,更要向其大股东宏达集团和实控人刘沧龙,以及银保监部门表达诉求主张,“真正能够起主导作用的只能是银保监”。

《红周刊》记者获悉,四川信托多位高管层此前曾在监管层任职,如四川信托现任董事长牟跃曾在四川证监局任上市公司监管处处长,后赴宏达股份任董事,而宏达股份大股东宏达集团正是四川信托的大股东。2015年,牟跃经四川银监局核准,任四川信托董事长;2012年,四川银监局又核准周可彤出任四川信托副总裁。四川信托年报显示,周柯彤此前曾任四川银监局现场检查六处处长、非银金融机构监管处处长;四川信托的目前监事会主席为孔维文,孔维文曾在四川银监局任办公室主任、后转任四川达州银监分局局长;四川信托副总裁严整,此前是四川证监局上市监督处副处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作为大股东的宏达集团也有引进曾在政府就职的人员担任高管的传统。如四川省什邡市原市委书记李卓在2016年卸任后,于2023年加盟了宏达集团,任董事局副主席、总裁。在爆雷后的几次与投资人沟通会议上,代表大股东出席的多是李卓。

6月底,四川信托官网发布了《致投资者的公开信》,四川信托在公开信中表示,将尽快处置资产+引进战投以保证兑付,其中被处置资产就包括四川信托持有6成股权的宏信证券。事实上,近期四川信托也确实在陆续开展一些正常项目的兑付工作。《红周刊》记者获悉,近期到期的信托计划规模并不大,约有30亿~40亿元,约有近百亿规模的信托计划兑付期将集中在年底到期,如无法及时处置,则届时选择维权的投资人很可能会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