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信托>正文

总结了信托标品的四种风控类型,你家属于哪一类? 信托产品属于以下哪种类型产品

2023-08-12 12:17:04 互联网 未知 信托

总结了信托标品的四种风控类型,你家属于哪一类?

信托公司转型标品业务的过程中,各家都是怎么处理风控转型的呢?我们调研了多家信托公司,总结了“标品投资”的四种风控模式,看看你们家属于哪一类。

第一类、非标代管型

信托公司刚开始转型的时候最常见,用非标风控人员按非标风控流程,来管理标品投资,对所有债券进行实质性审核。

这种风控类型,适合非标转标型产品或集中买入持有策略,行业局限于传统非标业务熟悉的城投与地产,用审非标的方法进行实质审核,反而是更安全的。

但是,对于交易频繁,需要波段操作,行业涉及较广的产品则存在极大不便。因为二级市场风云突变,交易员这边谈着,风控却要审核7天才给答复,7天之后卖单早就不见了。因此,在投研早期,信评团队还没有搭建起来的时候,可通过提前建立分层债券库,或授权投研团队拥有一定投资比例决策权来提升效率。

第二类、事业部内嵌型

随着产品的丰富,原来的非标风控团队专业不对口,审核不了,那么公司就招专业的标品风控人员,直接放在业务部门,又叫 “风控前置”,直接负责某块专业领域的风控与合规。

这种类型的优点是事中风控的效率较高,缺点是如果外派风控人员与投研人员利益一致,则失去了风控的监督职能。业务和风控是需要互相制衡的,如果风控人员属于事业部员工,那就跟事业部一条心了。

另外,有些公司有多个事业部推动标品业务的,有专门做固收的,专门做FOF的,专门做标品通道的。如果每个事业部都配了前置风控,但前置风控各自执行的风控标准不统一,而且也没有做到严格执行公司总的风控原则,公司得到的反馈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统一公司整体的风控标准及风控文化,确保不同的前置风控都能及时贯彻实施,不存在差异。外派风控和总部应沟通顺畅,信息共享,随时修补风控漏洞。

第三类、风控部下设标品风控组

公司在原风控部下设专门的标品风控小组,招聘专业标品风控人员监督管理标品业务。在不改变公司原有组织架构的情况下,提升专业化和效率。

此模式下,责权分配是关键。非标的实质审核模式与标品的过程尽责审核模式存在本质差异,由原非标风控人员来审核标品风控人员的责任、权力、制度、流程,容易出现偏差。此外,标品风控组的组长,常常是外面挖的熟手,但是公司的标品风控是在非标风控管理下的,相当于晋升路线是有天花板的,这也不利于招募专业人才。

第四类、两个风控部

非标风控管非标投资,标品风控管标品投资。公司确定要大力发展标品业务,业务规模和模式都达到“真资管”标准的情况下,建设相对独立的标品风控部,无论在专业化和效率上都是最优解。此举相当于完全分开了非标业务与标品业务。

但是不太适合转型初期的信托公司,为什么呢?

标品的风控强调是过程的合规性,早期业务还没有标准化,产品的策略、运营、销售都有着各种非标的“残留”。如果先建立了标品风控部门,面对信托公司做出来的“中间型”产品,标品风控在实质审核上是宽松的。并且无法利用公司在非标领域积累的信评经验,反而会更容易出现风险。此外,如果标品规模不大,同时设立两个风控部,可能造成标品风控人员闲置、工作不饱和等问题。

在“非标风控”还是“标品风控”的两难选择下,当前信托行业存在以上四种风控模式。

从长期安全与效率上来看,两个风控部>下设标品组>事业部内嵌>非标代管型,但最终选择哪种方式搭建团队,各家机构往往要根据转型的力度,标品业务的预期规模,和自身人才储备的局限来选择,在不同时期各有利弊。

来源:资管云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