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信托>正文

浅谈信托公司风险管理 信托债券风险控制措施有哪些

2023-08-16 16:57:05 互联网 未知 信托

浅谈信托公司风险管理

对于一家金融机构而言,风险管理是永恒的主题,也是永远的难题。随着市场、客户和产品的交织变化,风险管理的理念、意识、能力和手段的精度、深度和广度也需要不断的修正和提升。可以说,一家成熟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就是对于风险识别、计价和管理的能力,风险控制也同时是一家金融机构最核心的生产力。

 

我国的信托行业历史上曾经经历过六次大的行业整顿,风险频发使行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几经兴废。目前,信托公司已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第二大金融主体,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就显得格外瞩目。同时,由于信托牌照的灵活性,业务开展可以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投资三大领域,其风险管理的复杂多样性特点就尤为突出。面对复杂多变、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外部经济环境,如何在市场风浪中控制好船舵,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是每家信托公司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对于如何做好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重要纬度。

 

树立正确客观的风险管理理念

 

金融机构经营的本质就是经营风险,金融机构盈利的核心来源是承担风险的风险溢价,信托公司也不例外。对风险的认识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随着信托公司本身的不同发展阶段、经营目标、风险偏好、风险管理能力而动态调整;与此同时,信托公司对风险的认识也应与时俱进,时常审视外部经济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持续优化风险管理理念与之的相适应性和匹配性。不恰当的风险理念,或者说不合时宜的风险观念,不仅会阻碍业务的正常发展,实际上还会因为风险理念的问题而影响对业务准确的理解,从而造成或者扩大业务风险。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被驾驭和管理的。风险管理不仅是避免或挽回损失,更能创造价值。信托公司应当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架构和体系,培养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不断提升风险识别、计价和管理能力,形成良好的风险文化,结合行业特点、自身能力、发展目标等,找准风险控制和业务发展的平衡点,积极管理和经营风险,赚取相应的风险收益,不应简单的排斥和厌恶风险,而是积极面对风险。只有身处风险之中,才能真正理解和看透风险,也才能对应寻找出解决风险的路径。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运作体系

 

通常情况下,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由风险评审、法律合规和投后运营管理等部门组成。信托公司经营中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运作体系,实现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一体化运作、专业化分工、多层次协调、多角度防范的风险管理职能。

 

一体化运作是强调风险评审、法律合规、投后运营管理等多部门协同工作,业务信息实现无缝对接,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只有协同效用成倍的增加,才能实现良好的风险管理效果,而切忌避免部门间的运作不畅和工作隔阂。

 

专业化分工是指不同的风险管理组成部门从各自专业角度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分工明确、边界清晰,在各自的风险控制环节实现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的工作管理,提高整体风险体系运作的高度和精度。风险管理的能力实际上是各个专业环节的最终组成,也就是说各个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和专业性,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业务的本质,找出风险并对应解决。

 

分层次协调是指不同的风险管理组成部门在不同工作环节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提高各环节与业务流程上相关机构和人员的配合质量、默契度和友好度,提升风险管理的覆盖面,在工作流程的各环节充分发挥协同作用,提升运作效率。只有良好的工作协调,才能把各个部门的劳动成果发挥出来,否则前面提到的专业化分工就失去了实质的意义。

 

多角度防范是指各个风险职能部门从不同角度识别和管理风险,基于专业分工和协同配合,从交易对手选择、交易方案设计、协议文本、增信措施、人员监管、资金监控、资产控制等多维度提出风险控制措施,提高风险管理体系的覆盖面和广度。往往很多时候,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是经过多次和反复的淬炼,才能更清晰和更完整的确定下来。那么不同的角度去识别、印证和防范,恰恰是符合这个工作特点的。

 

深入市场研究,贴近客户需求

 

我国当前资本市场改革加速、金融脱媒深化、混业竞争加剧、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导致金融从业环境日新月异,突出表现在市场周期与趋势多变,市场热点频繁变迁,风险爆发出其不意。上年度卓有成效的经营策略,在下一年度可能无法沿用;上半年的热点业务,下半年可能成为无米之炊。如何把握市场脉搏,并据此调整经营策略,对信托从业者极具挑战性;为应对公司经营的挑战,风险管理必须把握市场脉搏,随市场而变化,向市场学习,与业务发展共舞,向业务部门学习,方能做到接地气、有活力,适应市场竞争需要。任何闭门造车和纸上谈兵风险管理,都会被市场无情的惩罚。只有对市场实时的剖析和研究,才能准确守住风险的底线。换句话说,风险管理也要用最准确的市场语言来对话。

 

另外一方面,对转型期的信托公司来说,传统业务的客群已很难寻觅,业绩压力迫使其必须面向多样繁杂的群体进行客户开发。由于不同客户群体的业务需求差异较大,个性化金融诉求突出,靠几款产品打遍天下、通吃客户的策略无法持久,这就需要信托公司在产品设计及风险管理方面做到量体裁衣,提高适用性、针对性,强化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了与展业需求相匹配,风险管理的思路、手法、节奏等都需要适应客户需求多元复杂的特点,为开拓新客群提供有效助力。

 

慎重选择业务合作对手

 

在西方的金融环境中,信用体系相对健全,金融机构对合作对手的信用情况易于考察,客户准入关口相对易于把握。但在中国不完善的信用体系背景下,交易对手选择却成为一个特色的金融难题。

 

一般来说,信托项目风险管理策略通常包括选择交易对手、适用金融产品和风险定价、设计交易方案与风控措施、运营期管理等环节。其中,选择交易对手即是业务出发点,也是风险管理的核心支柱之一。若交易对手选择不当,即便追加精密的交易方案和风控措施、繁杂的法律条款、更高的风险定价等手段,在交易对手风险暴发的洪流冲击之下,往往无法形成足够的防护措施,形同虚设。交易对手导致的风险爆发,往往比市场波动、政策变迁、操作风险等更加复杂凶猛。在这方面,信托公司在过往房地产、工商企业融资等业务发展中,由于不重视对手选择,盲目相信各类担保增信措施,付出了惨重代价,值得从业者警惕借鉴。

 

由此,信托公司的经营管理,特别是转型和业务创新中的风险管理,应该把合作对手的选择放在突出位置。应该根据业务特点、发展目标、产品定位,确定合作对手标准,将白名单与黑名单结合,准入标准与禁入标准有机衔接,善于取舍,敢于选择,前瞻控制。当然,还应该根据业务实践情况,随着对客户与产品理解的深化,以及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逐步优化合作对手选择标准。

 

务实和可操作的风险控制措施

 

在具体项目落地实操中,风险管理工作体现为一系列风控措施,诸如合同约束条款、日常监控、资金监管、现场检查、决策控制等众多手段。在风险管理的百宝箱中,工具多而繁杂,成本与效果各异,在面临具体项目时,如何组合和调试风控措施的,正是体现信托公司产品设计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风险管理者应该客观认识自身的局限性、市场的复杂性,以谦虚务实的态度面对市场变化,理解客户需求,提出切实有效、实操中强的风控措施,切忌教条主义、本位主义等不良作风。

 

实践中,选择风控措施应该重点关注两项基本原则:一是务实有效原则,即风险控制应该关注具体项目的核心风险点,并充分考虑客户营销、同业竞争、商业谈判的复杂性,务实有效的选择风控措施,善于取舍,抓住重点。二是可操作性原则,实践往往比理论更加复杂,某地通行可能异地难行,去年好办可能今年难办,典型案例诸如抵押、强执公证、资金监管、强制处置等环节,很多项目过往出现过落地难或走样的问题,衍生出受托责任履职不到位的尴尬。因此,设计风控措施应该充分考虑可操作性问题,接地气,提高风控措施“落地率”和执行效果。

 

多层次、多纬度的差异化投后管理

 

重贷轻管,是传统银行业的通病,长期向银行学习的信托公司也感染了银行业的老毛病。但是,由于客户素质先天不足,产品类型复杂多变,信托公司并没有银行业“任性”的资本,对项目投后管理的忽视,会使信托公司付出惨痛的代价。

 

 对信托公司来说,差异化的投后管理是风险管理和价值创造的核心环节之一。信托公司应该结合自身资产结构和风险敞口特点,根据行业、产品、客户的差异,设计有针对性、差异化的投后管理方案。一刀切或类似“简单粗暴”的投后管理方式,看似省钱省力,但却隐藏了极大的风险,更无法适应信托公司业务和产品不断发展的经营需要。特别是处于转型发展期的信托公司,在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时,更应该结合客户与产品特点,设计多层次、多维度的投后管理方案,在人员控制、信息披露、资金监管、资产控制、经营决策、重大事项决策等方面搭配组合,体现差异化,提高针对性。在这方面,我司在房地产项目的分级监管、证券类业务的分类管理都走在了业内前列,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对任何一家金融机构而言,风险管理都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是不断沉淀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信托行业最年轻的一家公司,中国民生信托始终把风险管理工作的发展摆在工作的首位,对行业和市场有着清醒和独到的认识。在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建设上,中国民生信托一步一个脚印,稳健务实的前进,在机制、架构、研究、团队、考核等纬度全面推进风险管理工作,为公司业务的平稳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