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信托>正文

回顾与展望 信托业的阵痛与转型 信托业同业通道业务

2023-09-01 16:26:10 互联网 未知 信托

伴随着降杠杆、去通道的监管要求,彻底打破刚性兑付、禁止产品嵌套、限制地产企业违规融资等规定让信托业在2023年加快转型步伐。回归本源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家族信托因其广泛的市场需求,受到众多信托机构的重视。慈善信托、消费信托、国际化业务也都加速发展。

□实习记者 樊融杰

2023充满挑战的一年

2023年,对于中国信托业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

2023年3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信托资产规模为21.99万亿元,同比下降4.94%;同时,各信托公司在2023年积极配合监管要求,通过自查等多种方式严查相关项目,防止风险进一步加剧。

严监管之下,信托公司收到众多罚单,其中房地产信托业务和通道业务在2023年成为监管重点。在“降地产”、“去通道”的监管思路下,信托地产与通道业务都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

相关行业政策、基础设施等的日趋完善也为信托业在2023年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基础。

《信托公司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重磅推出对信托公司股权管理提出了更为系统化、具体化和专业化要求。全国集中管理的信托受益权账户系统正式在中国信登上线并对外提供账户业务办理服务有效规范信托公司的运作和信托业的信息披露和有效监管。“九民纪要”的出台又明确信托财产独立性原则,解决信托业务司法实践的难题。《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发布,消除了信托公司展业的模糊地带。在监管导向下,非标转标成为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的发力点。

严监管成常态

2023年,对于所有的信托从业者来说,都能明显感到来自监管部门的各类检查日益趋严。

记者初步统计,2023年信托公司收到了30张以上的罚单,而2018年全年罚单数仅为23张。监管部门对信托公司的罚单中涉及治理问题、信息披露、产品销售、资料报送、尽职管理、贷后管理等多个方面。

普益标准研究员康箐芸对本报记者表示,监管趋严与宏观经济和金融行业发展背景有一定关联关。由于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速换挡的“L型”触底期,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带来资产质量下降风险。对于信托行业而言,经历数年通道与嵌套的业务扩张模型,行业中也累积了合规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在现有经济状况下风险逐渐暴露。因此需要对信托业重点风险领域进行严监管,实现“治乱象、去嵌套、防风险”的目标,引导信托业务回归本源。

有行业观察人士也对记者表示,从现有业务来看,容易出问题的主要是房地产业务和通道业务。房地产信托的合规问题主要表现在为信托资金违规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缴交土地出让价款、违规投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违规向不具备二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融资、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不审慎、违规发放房地产自营贷款等,涉及治理问题、信息披露、产品销售、资料报送、尽职管理、贷后管理等多个方面。通道业务中的合规问题主要涉及信保合作、信托项目资金来源不合规等,如违规为银行规避监管提供通道服务、违规接受保险资金投资事务管理类及单一信托、未对同业业务资金来源与运用加强期限错配管理等。

据记者统计,2023年有超过1/3的罚单来源于信托公司违规开展地产业务或通道业务。

康箐芸认为避免出现合规问题,一是要信托公司建立起与自身风格相匹配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在组织层面上建立起从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到合规管理部门、其他各部门及员工的自上而下的合规管理体系;二是注重合规风险识别,实时跟踪检查、定期沟通报送;三是强化内部合规监管考核,改进合规考核方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建立起科学的合规风险评价体系,从而提高整体合规风控水平。

康箐芸表示,当前信托业罚单数量不断增加、处罚范围变广、同时处罚力度也在增强,充分体现了监管层从严监管的决心。从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情况来看,风险尚未出尽,2023年信托业严监管将成为常态,监管态势暂不存在放松趋势。为防范行业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未来监管重点仍将放在控制通道、清理非标资金池业务方面,引导行业降低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产能过剩行业等重点风控领域的信托资产占比。

“严监管”是2023年信托行业回避不掉的关键词,延伸到2023年,在降杠杆、去通道的大背景下,彻底打破刚性兑付、禁止产品嵌套等规定进一步落实趋严必然让信托业继续经历转型“阵痛”。

回归本源成主流

2023年三季度,家族信托实现较快增长,其规模较二季度末提升50.99%,是目前增速最快的创新业务类型,占信托业总规模比例较二季度末提高0.25个百分点。家族信托,作为信托回归本源业务之一,已被许多信托公司作为公司长期发展的战略性业务之一。

普益标准研究员梁传义对本报记者表示,过去,信托多以通道业务为主。通道业务属于信托的被动管理,一般体现在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的投资指令或指定的“通道”对资产进行管理,投资风险由委托人承担。另一方面,信托可能利用通道业务进行监管套利,即使用通道开展业务以规避证券开户限制、资金来源、股东登记等要求,投资于非标准化资产。第一类情况可能导致资金没有流向实体经济,而后一类情况可能增加系统性风险,显然不是信托的本源业务。

梁传义认为,“本源”是指信托需按照“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理念进行资金管理,强调的是信托主动管理的责任。去年下半年以来,监管层严格限制信托通道业务的开展,要求通道业务不得展期或续作,加强了合规风控监管要求,强调信托资金需支持实体经济。因此,当前信托主流业务在经历一个逐渐“回归本源”的过程。

据了解,当前信托公司开展的主动管理型业务,从项目筛选、项目尽职调查、项目立项,到产品设计、项目决策、存续期管理等流程皆实现由信托主导,代表了信托已经实现资金全流程管理方面的能力。同时,为了完善资金管理能力,信托产品还将朝着更灵活的投资策略、更低的融资成本、更短的募集时间和更高的流动性等方面迈进。

信托行业观察人士对记者表示,主动管理型信托已经在股权投资信托、产业投资基金信托、土地流转信托等方面逐步成熟。接下来,将进一步发展慈善信托、财产权信托、家族信托、标品信托等业务,拓展资产证券化和消费金融的业务能力,丰富信托资产管理的维度。

梁传义认为,依据“资管新规”要求,通道类业务将在2023年底前逐步清理。虽然近期监管放风,或将给予适当延期,但考虑去年下半年就已经严格限制通道类业务,信托行业在2023年将明显感觉到业务转型,“回归本源”的业务将成为主流。除了业务合规方面需要符合监管要求外,信托行业还应该在整合资源、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强化能力,切实履行主动管理的职责,做好“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工作,提供好全周期的金融服务,实际把资金引向实体经济。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