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银行>正文

多点发力 深耕教育行业 中国银行加快打造教育客群首选银行

2023-07-18 04:43:59 互联网 未知 银行

“超长”假期过后,9月开学季终于到来。在师生返校的同时,久别的校园也有了不少新变化:传统的校园卡变身“一码通”,解锁畅行新姿势;智慧校园丰富云端服务,学习情况尽在掌握;校友公益捐赠上线,让母校与学子心意相通;优质课程免费开放,学习方式更加自如;新推出的教师关爱卡、豆神教育联名卡等特色师生权益产品……这些新变化,正源自中国银行针对教育事业发展、贴合客户新需求而推出的“中银乐知”教育场景系列服务。

丰富教育场景生态建设 拥抱数字化升级

作为一家拥有教育“基因”的银行,中国银行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持续服务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自1999年起,中国银行与教育部合作开展国家助学贷款。20年间,中国银行提供240亿元资金支持,资助贫困学生180万人,把服务教育行业发展的基因,深度融入自身经营发展理念。

随着新一轮技术变革和教育教学模式升级,如何运用数字化思维、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构架教育新生态,成为金融机构升级教育服务的当务之急。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中国银行不断加快战略级教育场景建设,全新推出“中银乐知”服务品牌,以开放共享的理念,着眼“教育、金融、未来”,努力建设支持“家、师、生、校、教”全客群、覆盖教育全周期、满足需求多样化的“教育+”金融与非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打造“一点接入、全景响应”的教育客群首选银行。

构建全周期、全链条服务能力 持续提升用户体验

在服务基础教育方面,中国银行于2023年7月推出“中银乐知”K12智慧校园解决方案,通过优选合作伙伴,着力技术驱动,切实满足校园数字化管理和教育内容服务需求,打通教务、校务和家校互动痛点,构建“线上+线下”综合服务模式。在助力高校发展方面,中国银行打造校园一码通、校友公益捐赠等特色服务,优化、丰富高校客群体验。其中,一码通产品将身份识别的非金融功能与移动支付的金融功能整合于一码,打造轻便校园生活;校友公益服务则依托中银集团优势,在中银公益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基础上,联手合作伙伴,协助高校打造校友数据库、校友权益、校友沙龙等专属服务,实现母校与校友的互动互促。在支持教培实体经济方面,中国银行敏捷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发挥金融机构融资和融智作用,与教培企业共克时艰。同时,为进一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中国银行结合市场发展的新动向和管理机构的新要求,高效研发机构端与个人端学费资金监管组合产品,助力培训行业发展。在整合线上教育和金融服务方面,中国银行在手机银行客户端上线“中银乐知”教育专区,打造涵盖教育资讯、线上课程、智慧校园、志愿公益、专属权益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乐知头条、乐知学堂、乐知校园、成长金融、乐知有礼等频道,将优选教育资源和贴心金融服务无界呈现。

未来,中国银行将不断深化教育场景建设,切实履行国有大型金融企业责任担当,加快教育产品服务创新,携手政府、学校、机构、客户各端,共同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持续培育教育发展新动能,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