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银行>正文

80年代山西农民砍柴发现藏金洞:携2块金砖到银行兑换,当场被抓

2023-07-18 13:13:42 互联网 未知 银行

80年代山西农民砍柴发现藏金洞:携2块金砖到银行兑换,当场被抓

“大爷,你拿来的东西不简单,跟我们走一趟吧。”

1980年,几位警察正在准备“请”一位农民去警察局“喝茶”。

奇怪的是,这个大爷一直以来在邻里乡间的风评都不错,也从来没有什么犯罪记录。

而一向老实的他之所以被警察被盯上,问题居然出在他拿到银行,想要换钱的两块黄金。

一个农民,身上为什么会有两块黄金?警方又为什么因为两块黄金就将他带走?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样的隐情?

换黄金被抓,东西竟是文物

上个世纪80年代,山西平鲁一位姓杨的农民,拿着一个包袱,来到了当地的银行。

“你们这里,可以把黄金换成钱吗?”,老杨问了银行柜员一个问题。

得到对方肯定的回答后,他从包里掏出了两块黄金。

跟老杨的想象不一样,这些黄金并没有成功换成钱,因为它们可不是普通的黄金。

当柜员接过黄金仔细看的时候,他发现,它们不像是市面上流通的黄金。

这些黄金,不仅有着非同寻常的形状,连摸起来的手感都格外粗糙。更奇怪的是,黄金上还刻着几个看不懂的文字。

他的警觉心一下子就起来了,立马找了一位验证金条的同事过来,请对方帮忙看一下。

根据另一位工作人员称出来的重量和分析出来的成分,这两块黄金的制作工艺,没有现代技术那样严谨,更像是古人粗制滥造的成品。

之后,他们询问了老杨,让他拿出国家质检的证书,结果他支支吾吾地说没有。

这下,两个柜员觉得事情有点不简单了。

再次结合前因后果之后,他们得出了结论:老杨可能是个盗墓贼,而这些黄金,很可能是文物。

于是,他们立马叫来了银行经理,并报了警。

就这样,老杨被带到了警察局,最后坐在了审讯室里面。

一辈子都在种地的老杨,哪里见过这样的大场面。

面对警察的审问,他先是说黄金是自己祖上传下来的古董,但很快就被警察看出来了有撒谎的痕迹。

无奈之下,他只好说出了实情:“这些金子都是我上山砍柴时,无意间发现的……”

上山砍柴,发现上百斤黄金

原来,老杨家祖祖辈辈都是靠土地为生的农民,因此,直到他这一代,老杨家也没有积累出什么家底。

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家庭,根本不像现在,有什么天然气、沼气池可以用,所有人都还在用烧柴来做饭烧水。

所以,年过半百的老杨,经常会在闲暇的时候,去上山砍柴。砍下来的柴,要么自己用,要么就卖给其他人补贴家用。

这天清早,他又拿着砍柴的工具,一个人去了附近的一座山里。

由于最近一直在下雨,老杨走得很不顺畅。

就这么走着走着,老杨看到了一处塌方过的山体,原本他并没有过多在意,但就在转眼间,他忽然看到远处杂草上方,有一坨黑乎乎的东西。

没有过多思考,老杨就走近了这边,随手拨开杂草后,他看到了其中的景象,里面居然是一个山洞。

看洞口四四方方的样子,很明显,这个地方,应该不是天然就有的,反而更像是人为挖出来的。

“这个山洞里,不会有什么宝贝吧?”老杨一边嘀咕着,一边试着钻进去。

俗话说:“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出土的文物可不在少数。而且,老杨所在的村庄,以前就有村民捡到过某个朝代的东西,所以他会这么想,并不奇怪。

随后,成功挤进了洞口的老杨,就一直往前走着。根据双手摸到的山壁,他还定下了一个结论,这个洞绝对是人挖出来的。

这下,他的步伐更加快了,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发现里面的秘密。

没过多久,老杨就走到了山洞尽头,让他失望的是,这个长宽大概有2米的空间里,什么都没摸到。

“难道这里面都是空的吗?”老杨不愿意相信,于是他开始拿着镰刀,四处敲敲打打,一会左挖挖,一会右挖挖。

出乎意料的是,这些看似是“无用功”的动作,还真让老杨找到一些东西。

随着“叮”的一声回荡在了山洞里,老杨停下了手上的动作,在黑暗中摸索半天之后,他终于找到发出这个声音的对象了。

因为洞里太过黑暗,老杨并没有看出它是什么,只是觉得这个东西拿在手里硬邦邦的,还不是一般的重。

意识到可能发现了宝贝的老杨,没有再过多停留,而是在走出来、掩盖好洞口之后,就迅速回了家。

回家并关上了房门的老杨,叫来了自己的老婆,然后把藏在背篓里的东西拿了出来。

等洞里拿出来的东西,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时,老杨夫妻全都傻眼了。

“这像不像是黄金啊?”看着手里金灿灿的,中间还有奇怪痕迹的东西,他们都犯了疑惑。

但再怎么怀疑,见识不多的老杨夫妻,还是不敢立马得出结论,所以他们打算让曾经当过矿工的儿子看看。

等到小杨回来看了之后,即使他对金属比较熟悉,也不能确定这东西到底是不是黄金,

“这看起来又有点像是黄铜,如果真是的话,那就不值钱了。要不还是去找识货的人问问吧?”

为了知道这两个东西到底是不是黄金,老杨父子第二天一早就赶去了镇上。

他们找了一家金店的店主,请他来辨认了一下,没想到,经过店主的辨认,这两个东西还真是黄金。

从洞里找出了黄金,这对于老杨一家来说,无疑是天上掉馅饼的事。

事不宜迟,老杨决定,当天晚上就带着儿子,把洞里剩下的黄金全部挖出来。

再次来到了这个山洞,老杨先是庆幸于洞口没有被其他人破坏,然后就和手拿刚点燃火把的小杨走了进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挖掘,他们顺利把所有的黄金都找了出来,并分别装进了两个大口袋。

老杨大概掂量了一下,初步估计这些黄金应该在一百多斤。

就这样,他和小杨把黄金背回了家,但是,在黄金到家之后,他们一家又开始犯起了难。

黄金又不像钱,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花出去,但一直放在家里,也不是办法。

思索了半天之后,小杨忽然想起以前听别人说过,黄金可以拿去银行换钱,于是他把这个方法告诉了老杨。

实在是想不出办法的老杨,听了儿子的建议后,还是准备去试一试。

出于谨慎,他第二天先去了最近的银行打听,结果得到了可以换钱的答案。

因此确定了可行性的老杨,没过几天,就带着两块黄金,去了一家有资格换黄金的银行。

他没想到,这一去,就被抓进了警察局。

黄金背后埋藏的秘密

事实的经过,就这样被老杨全部交代完了。

根据线索,警察立马去到了老杨的家里和他所说的那个山洞。

因为涉及古代文物,警察还请来了文物局的专家。

可惜,根据相关专家的仔细考察,已经被老杨搬空了的山洞,完全失去了研究价值。那么,现在真正有研究价值的,就只剩老杨挖出来的黄金了。

经过对黄金的研究,化学专家得出了跟银行工作人员相似的结论。

这批黄金,要么是非专业人士随便做出来的,要么就是古代技术才会做出来的东西。

除此之外,关于黄金的成分,因为掺杂了很多金属杂质,所以含金量基本都不足60%。

随后,又有专家研究起了黄金上面的文字,他们发现,这些都是古文字,翻译出来的结果,就是“柱国魏国功臣张通儒”几个字。

这下,黄金的真实身份终于水落石出了,它不仅是古物,还显然是跟这个“张通儒”有关。

在这行文字中,“柱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名,它要么是战功赫赫的将领所有,要么就是建立了丰功伟业的官员才能获得。

而张通儒,因为当时的专家们,对古人的研究还不够透彻,而大的史书里,也没有关于张通儒的人物传记,所以一时没人知道他到底是谁。

直到有人查阅了比较冷僻的史书,才发现了一些关于他的线索。

张通儒这个人可能鲜为人知,但他的“上司”,那就赫赫有名,他就是制造了安史之乱的叛臣安禄山。

一直追随安禄山的张通儒,在安禄山成为皇帝之前,还没有得到“柱国”这样的官位。

直到安史之乱以后,他受到重用,才被赐予了“柱国”这一重要官职。

那这些被他署名了的黄金,怎么会在一个荒废的山洞里被发现呢?

这可能也跟安史之乱之后的历史有关。

安禄山晚年时,被嫡次子安庆绪所害,然后,安庆绪又被一同发动了安史之乱的史思明所杀。

而史思明,最后死于了他的儿子史朝义之手。

在政权不断更迭的过程中,张通儒一直簇拥的对象,是他心中的正统,史思明的儿子,同时也是太子的史朝清。

因为他的站队,史朝义上位之后,追随着史朝清的张通儒就惨了,一直被视为眼中钉的他,立即被史朝义派兵围剿了。

敌强我弱,极力保护太子的张通儒,最终还是战败了,在范阳死于敌军之手。

而那些属于张通儒的黄金,之所以会出现在他本人并未踏足的山西,也是后来,这些黄金充公后,有回纥人攻打了中原,掠夺了官银。

在拥有这批黄金的回纥人最后居于山西时,可能惨遭不测,为了保全黄金,然后他们就将这些宝物藏在了山洞里。

时过境迁,来自唐朝的文物,最终,被一个农民发现了。

触犯法律,受到惩罚

老杨发现黄金的过程实属无意,但当他把黄金拿去换钱的时候,他就触犯了文物保护法。

因为犯了私自倒卖文物这一罪,老杨会被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还好,念及老杨是在不知道这是文物的情况下,拿去换黄金的,被抓之后,他又多次表示忏悔。所以公安部门只批评警告了他,没让他经历一场牢狱之灾。

如今,被老杨发现的这批黄金,有一部分在山西博物馆被陈列着。而张通儒的生平,也通过这些黄金,再次被世人所知晓着。

除了老杨,其实还有一位叫黑云的山西农民,也发现过黄金,不过,他的做法就跟老杨完全不一样了。

同样是在80年代,黑云在田间除草的时候,发现了悬崖边有个小盒子,打开之后,他发现里面全是黄金。

然后,他就把黄金上交给国家了。

经过专家的检测,这批黄金含金量非常高,总重量大概有70斤。巧的是,这些黄金的上边,也刻有“张通儒铤”的字样,看来,它们原本的主人,应该也是张通儒。

而主动上交了黄金的黑云,得到了嘉奖。

他不仅收获一台拖拉机,还变成了非农业户口,后来,靠着学习到的拖拉机技术,他成为了一名带编制的拖拉机司机。

同样是农民,因为自身法律意识的具备程度,也因为两人的一念之间,结果却大相径庭。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一百多斤的黄金,本就不是老杨的东西,如此的天降横财,并不是他应该拥有的。

其实,对于古代文物来说,无论是珍贵的黄金还是不值钱的木头,它们本身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都已经超过了自身的金钱价值,都属于国家所有。

文物被倒卖、被毁去原型、被私人收藏相比,肯定是拿来被国家研究,它的意义才更大。

而通过研究文物,前人的智慧、品味、习惯,甚至是历史人物的特点,才能慢慢被挖掘出来。

不了解出土或挖掘出来的东西,像老杨一样私自拿去卖钱,是违法的行为,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发现文物,需要及时上交给国家,保全历史发展的证据,尽量避免给相关研究造成损失。

特别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