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银行>正文

在交通银行工作真的有那么差吗? 银行外汇工作要求高吗知乎

2023-07-20 00:36:24 互联网 未知 银行

在交通银行工作真的有那么差吗?

银行从业近6年,其中27个月在中行,37个月在交行,目前已辞职,此文权当回忆。

由于家人也从事银行业,15年毕业后也顺理成章进了一家三四线城市的中国银行,校招笔试、面试都没有遇到太多的障碍,像自然升学那般。刚开始被人力资源部以大学生下乡的名义分配到一个边陲小镇的二级支行任会计柜员(2015.7-2015.9),这是一个偏远却相对富裕的工业镇,贫富差距从来没有像这般鲜明地展示在我眼前,每天接待的客户既有目不识丁的低保户,也有腰缠万贯的企业家,与之对应的同事们对不同客群的服务态度,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恶劣态度,让我大开眼界,乡下地方的村民意识上觉得银行就是一个官僚机构,来办个业务都战战兢兢的。同事关系还算可以,就是工作比较忙,业务方面也没怎么教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大家知道我肯定不会在该支行待很久的。(由于家人的关系),在该支行不长的3个月里,还有20多天是借调回市内支行做大堂经理的,下乡3个月后,正式调回市内一家支行(2015.9-2016.8),在这里是银行生涯里最开心的一年,首先是同事关系非常好,业务上,他们非常愿意教我,我也因此学会了很多银行多个条线的业务,而且他们非常有担当,遇到问题从来不会推卸,尤其是我这位新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都会主动挺身而出。这家支行附近都是中小型商户,客群都是十几年的街坊,每天人流络绎不绝,每天100+的叫号是家常便饭,每天的业务节奏非常快,快到我的师傅都要求我精细化作业,等授权的时候不要干等,捆钱,整理传票,整理散钱等可以同步进行,充分利用时间,因此不算长的一年里,我的业务进步飞快,自此后都是全辖会计柜员的前10名。一年的会计柜员任期结束后,我被调去了一家离家很近的支行任账户经理(2016.8-2017.10),主要是帮企业客户处理一些开户,变更的手续,兼账户的营销拓展,也兼一下理财经理的B角,由于之前打下了比较好的业务基础,所以新的岗位做起来也不算费劲,但也缺乏挑战性,业务不温不火,因为中行的大平台效应,总有人过来开对公户,总有人过来做理财,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直至一次机缘巧合,在一次业务场合遇到了交通银行的一位分行领导(打过照面),交通银行在当地成立的时间不长,在当地业内可以说是“别人家的银行”,所以我对该行也产生了憧憬,或者说是不切实际的憧憬(回顾当初可以这么说),后来交行还真的有社招,我就心血来潮报了名,聘的是对公客户经理,由于行领导的赏识(可能仅仅因为见过),就被安排到公司业务部这样相对核心的部门(2017.10-2018.3),但是很快发现该行的对公业务体系和管理非常混乱,职能并不明确,也不细分,既做裁判员定考核方案,也跟下面支行的对公客户经理一样参与条线考核,今天开银承、搞贴现,明天去负责一个结算类产品的推广,自己管户的对公客户杂七杂八的账户管理工作还不能少(跟以前中行账户经理干的一样),文山会海,喝酒应酬更少不了,试过本来计划当天开出来的银票,准备走流程,突然被领导拉去开会,结果当天没开到,客户不高兴,领导还责备为何当天没开出来。(就是拉我去开会那位领导),真的呵呵哒。这才明白为何有的同事喝酒应酬都喝吐了还要跑回去单位加班至深夜,原来只要系统不关机,就得继续处理能处理的工作,问题是交行的IT不行,531系统也低效啊,大部分时间都浪费了,事情又多又急又杂,反正每样工作,只要领导交到自己手上的,没有不急的。整个部门很少有人能在晚上9点前离行的,业务压力非常大,毕竟是对接大企业的所谓核心部门,但是激励机制也是重奖重罚,忙活一年的项目最后落不了地也是常有的事,出不了业绩该扣的也绝不手软,就这样瞎忙了半年后,我被调去一个县域支行任理财经理(2018.3-2023.10),虽然对公转对私,但是机制、经营思维与业务方式,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遇到非常糟糕的支行负责人与在这位负责人领导下阴阳怪气的同事,重奖重罚之余,弥漫着宫廷剧般斗争氛围,员工也是走了一批又一批,包括自己。至此怕曝光太多,不敢细写但也不怕不匿名,总之就是很糟糕!

20231112.

关于交行,很多人都说什么百年交行,关起门来自娱自乐也还好,实质上一点连续性的传承都没有,还追溯到大清户部银行呢。就算真的是百年交行,也不见得有什么值得标榜的吧?汇丰还在全球政经舞台活跃几百年了呢。交行2018年开始在核心财务指标上全面落后于成立30多年的招商银行,而且现在看来,兴业银行也快开始追上了,所以虽然贵为国有六大行之一,但是从上到下却弥漫一种焦虑的氛围,改革方面确实是争当排头兵,但是落地的呢?15年提的混改呢?当时不是跟ZY拍胸脯要说试点的吗?敏感内容略过不表,但社保基金减持也不是没道理的。可能这些宏观的东西也不事宜讲太多太细,姑且谈谈感受。

关于官僚文化与业绩文化

我反正是觉得就地市级分行的层面,领导的官僚化就很严重,10年内换4任领导,平均2.5年一任,是银保监规定每届一把手5年任职期限的一半而已。每次换领导像变天一般,后任急于颠覆前任,可能也是内耗严重的表现吧,经营理念,思维,水平,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就基层体验来说,做到一半的项目,新领导来了,不认同了,做不下去了。以前这么干是对的,现在干就不那么对了,反正都不想负前任的担子。前一任还体恤员工,后一任就重奖重罚。而且行领导居然还配专职司机接送上下班,而这个专职司机还是自己带过来的人,每一任行领导就任必换!(外包编制),别看自己正式工,支行行长见到领导的司机分分钟也要点头哈腰,呵呵。听起来好像没什么?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专职司机就是官僚的代名词,这跟你没门路找县长,去找县长专职司机一样的道理。所以地方政府也好,四大行也罢,大都取消了这个职位,司机是有的,几个司机组一个司机室,都是些快退休的,也就4-5人,但都是承担全行出车任务,送饭,送文件,送领导,送行员去培训什么活都干,总之没有领导随叫随到的司机。这一点交行让我大开眼界,随叫随到不单只,还接送领导上下班,县长都自己开车上班了啊 。

20231125

接上,关于业绩文化,我认为银行不适合搞业绩文化,因为银行经营的根基在于信任,信任的培养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但崩塌可以是一瞬间的事情,做客户经理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了这一点,很多客户你跟他们讲什么百年大行,排名多少,今年净利润多少等,没用的,他们完全没这个概念,但是毕竟管着他们钱袋子的毕竟是客户经理,有的一管还管了很多年,那种互信关系是非常坚实的,业务上也是细水长流。但是有时候上面非要搞一些竭泽而渔的政策,也不管客户真是需求,老是想去掏空客户冲业绩,没有业绩就扣客户经理钱,扣了就算了,还要问责批斗,最后就是把客户经理逼走咯,像保险公司那样,完不成业绩就滚蛋咯。问题银行终究不是保险公司啊,一位客户经理的离开,也代表基于客户经理的客户信任消失,最后的结果也是客户的流失。而对于这一点,中行好歹还苦苦相劝即将离开的员工好好考虑,交行的某些领导却牛逼哄哄,会上公开说一些类似不想干就滚蛋,还要马上批的言论。但是客观讲,如果队伍培养得好,能把工作与客户关系接得上也还好,但交行的队伍断层比中行(毕竟我只了解这两家行,其它行怎样不敢妄言)严重啊,却对员工摆出一副有你没你世界照转的姿态,这就不太好了。

20231127

关于银行业与职业选择

这个话题可能有点大,但是又不得不说,毕竟很多朋友咨询我关于职业选择的问题。

如果让我用四个字形容现在的银行业那就是缤纷乱世,以前也乱,但是以前的乱尚且可以用渐进式改革解决「股改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零售转型等」,但是现在的乱面临的是精彩纷呈的范式颠覆「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数字货币等」,作为A股的权重板块,盈利占了半壁江山,银行业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