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银行>正文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竞争力报告(三):广州银行总部数量珠三角倒数第3 国际基金总部设在哪里

2023-08-18 08:43:16 互联网 未知 银行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竞争力报告(三):广州银行总部数量珠三角倒数第3

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率先在全国开启银行业务全面交叉与竞争发展模式,打破国有银行严格按行业展业格局,极大地激发了辖内机构的经营活力。随后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新型股份制银行相继在深圳成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体制改革,进一步倒逼辖区内银行市场化转型。

江门和肇庆的银行总部数量仅次于深圳,这与其农村商业银行(下称“农商行”)较多有关。

农商行定位于三农,资金多来源于周边社区,主要信贷对象也是社区内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凭借着对当地市场的了解而实施精准服务,这是农商行的重要优势,也是其他类型银行所不具备的特征。

再考虑到江门和肇庆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属于金融发达程度较低,但农村金融机构覆盖面广的城市,也不难理解两市银行总部数量较多的原因。这也反映出,在大中型银行金融渗透率越低的地区,农商行等小型银行的生存空间越大。

从注册资本看,深圳高居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第一,其银行注册资本合计达606.33亿元。广州银行总部数量虽然较少,但广发银行、广州银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规模较大,使得广州以412.71亿元的注册资本总额位居次席,其银行业实力不容小觑。

需注意的是,江门、肇庆等市尽管银行数量较多,但因农商行平均注册资本较低,总注册资本在珠三角城市中并无优势。

二、证券公司总部:五市“吃零蛋”,深圳一枝独秀

在证券公司总部数量方面,深圳在珠三角城市中的领先优势比银行领域更为显著。

据证券业协会数据,深圳拥有23家证券公司总部,远超第二名广州(4家)。

深圳证券公司数量众多,与深交所位于深圳密不可分。深圳的证券公司整体实力不仅在珠三角内领先,与全国头部城市相比也毫不逊色。

据深圳证券业协会数据,深圳证券公司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整体实力与京沪并列全国三甲(不含港澳台地区)。

截至2023年末,深圳证券公司总资产为1.71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3.58%,位列全国首位。2023年,深圳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2.02亿元,占全国比重23.39%;实现净利润309.54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5.91%,均居全国第一。

具体来看,2023年底,中信证券的总资产为6032.16亿元,净资产为1335.58亿元;全年营业收入为255.77亿元,净利润为117.01亿元,这些指标均居全国证券业第一。此外,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各项业务发展均衡,主要经营指标位列全国前十。

不过,深圳的外资证券公司数量较少,在证券公司外资持股比例放开后,尚没有新设外资证券公司落户深圳。与北京、上海相比,深圳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吸引力略显不足。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加速融合,深圳有望吸引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