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银行>正文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商业银行在外汇市场的经营活动包括

2023-08-20 12:16:47 互联网 未知 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金融体系运行平稳 切实服务实体经济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23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金融体系运行平稳,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1月13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去年人民银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扎实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坚决支持稳住经济大盘。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2023年,人民银行两次降准,为实体经济提供超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上缴结存利润1.13万亿元,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投放流动性,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适宜的流动性环境。”宣昌能说。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增强。广义货币(M2)供应量同比增长11.8%,比上年末高2.8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36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6%,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2.01万亿元,比上年多增6689亿元。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宣昌能介绍,2023年,人民银行及时推出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惠及受困群体和重点领域,助力稳住经济大盘。全年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5.6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3.2个百分点。“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2.9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比各项贷款余额增速高12.7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5652万户,同比增长26.8%。

此外,人民银行指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7399亿元,用好用足8000亿元新增信贷额度,重点发力支持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末,投向基础设施领域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9个百分点。

“截至去年年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6.4万亿元,在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稳定宏观经济基本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说。

“在欧美主要经济体大幅快速加息的情况下,我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全年1年期LPR和5年期LPR分别下降15个基点和35个基点,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宣昌能表示,2023年,我国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比上年低34个基点。

采取措施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在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上发力:一方面,着力支持扩大国内需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理把握信贷投放力度和节奏,适时靠前发力,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支持力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在总量上确保社会总需求得到有力支撑,并保持合理适度,不搞“大水漫灌”,平衡好稳增长、稳就业和稳物价的关系;另一方面,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继续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等专项再贷款,支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优惠政策,有力支持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推动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高水平动态均衡。

“当前,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和经济循环恢复,微观主体的信心将逐渐恢复,活力逐渐释放,我们将继续采取措施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宣昌能表示,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人民银行今年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成本,降低微观主体的债务负担,增加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能力。

二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向制造业、服务行业民营小微企业的倾斜支持力度,继续推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

三是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围绕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

四是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今年通胀水平总体仍将保持温和,人民币汇率将总体保持平稳运行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0%,物价运行总体平稳。

“从全球范围来看,去年经历了数十年不遇的高通胀浪潮,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我国保持了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这个成绩十分不易。”邹澜表示,过去10年,我国消费物价年均涨幅总体维持在2%左右,充分证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邹澜预计,今年我国通胀水平总体仍将保持温和,但也要关注通胀反弹的潜在可能性。一方面,我国供给总体充裕,需求尚在恢复,没有超发货币,通胀有望保持稳定。另一方面,物价走势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因此对于通胀形势也不能掉以轻心,对其未来升温的潜在可能性要保持密切关注。

邹澜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加强政策间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去年以来,美国、欧元区、英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大幅度收紧货币政策,大幅加息,这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了紧缩效应,新兴市场经济体跨境资金面临流出压力。

“总的来看,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对我国影响有限。”宣昌能说,我国宏观经济体量大、韧性强,应对疫情冲击,我国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搞“大水漫灌”,而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体系自主性、稳定性增强,人民币汇率预期稳定,这些都有助于缓冲和应对外部风险,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加息带来的溢出效应。

宣昌能表示,人民币汇率走势会受到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国际收支、市场风险偏好等多重因素影响,在多种力量综合作用下,我国人民币汇率将总体保持平稳运行。经过多年金融改革与开放,我国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市场预期平稳,跨境资本流动有序,国际收支自主平衡,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记者 吴秋余)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