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银行>正文

中银研究:“十四五”时期我国银行业信贷投放趋势与启示 银行提升外汇服务水平的措施和建议有哪些方面

2023-08-22 07:31:24 互联网 未知 银行

中银研究:“十四五”时期我国银行业信贷投放趋势与启示

中银研究:“十四五”时期我国银行业信贷投放趋势与启示2023年02月08日13:36    作者:中银研究  (0)+1 我有话说

意见领袖丨中银研究

“十四五”时期,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金融形势仍将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中国银行业机制体制更加健全、监管规则更为完善、防范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双向开放进程加快、金融创新向纵深发展。把握银行业信贷投放的发展趋势,加速信贷投放布局,实现信贷投放精准、信贷结构优化、信贷质量稳定,有助于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一、“十四五”时期银行业信贷投放“五稳”趋势

(一)信贷投放增速“稳”中有降

“十四五”时期,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将呈现规模增加、增速减缓、结构优化的趋势。一是经济增速影响信贷投放。“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增长依然会维持中高速,信贷增长由经济增长目标决定,信贷供应与经济增长需求基本保持一致。二是货币政策决定信贷投放。银行信贷增速理论上应该和M2增速保持一致,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是“十四五”金融改革方面的目标,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主要作用是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提供稳健、“不急转弯”的货币政策空间,使流动性保持在合理水平。三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迫切要求。“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健全股票市场发行、交易、退市等制度,加强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直接融资的吸引力有所增强,直接融资比重偏低的局面将逐步改善。四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重要任务。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是“十四五”对金融业发展的指导方针,2023年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收官之年,银行业仍面临不良资产反弹、金融同业风险暴露、金融科技“伪创新”、“假创新”等新型风险加速渗透等问题,需要审慎稳健开展信贷业务。 

“十三五”时期,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延续增加态势(图1),从贷款规模来看,2023年末贷款余额比2016年末增加62%,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与总贷款趋势一致,分别增加33%和81%。从贷款增速来看,信贷投放增速总体呈稳中有降趋势,同比增速较2016年末下降0.64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增速快于短期贷款增速和总贷款增速,呈先增后降趋势,中长期贷款占比从2016年末的59%上升到2023年末的65%,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在低利率、低增长的长期趋势下,预计“十四五”时期商业银行贷款余额同比增速约为9%-10%,中长期贷款占比将超过70%。

(二)房地产行业贷款“稳”步回落

“十四五”时期,房地产贷款规模和增速将继续下行。一方面,“十四五”规划建议首提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金融产品和服务需要精准滴灌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农业、工业、交通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是金融支持的重点。另一方面,房地产贷款管理制度更为严格。2023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明确划定房贷“两条红线”,2023年银保监会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严格遵守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进一步约束了商业银行向房地产的信贷投放量。

商业银行信贷投向的行业偏好通常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以上市银行为例,图2分析了36家A股上市银行的信贷投放行业分布,以2007-2023年平均不良率为横轴,以2007-2023年信贷规模年均增长率为纵轴,气泡大小代表2007-2023年对该行业的贷款投放总规模。商业银行贷款投放规模较大的行业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贷款规模增速较快、不良率偏低的行业,如水利、环境或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第二类是贷款规模增速一般,但不良率很低的行业,如电力、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类行业以及房地产业、建筑业;第三类是贷款规模增速较低、不良率较高行业,如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

房地产业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偏好行业之一。“十三五”时期,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规模维持上升态势,但贷款增速从2016年末开始呈“倒V字”型下降(图3)。2023年末,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加11.7%,较2016年末下降15.3个百分点,2023年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金融“脱虚向实”成效显著。“十四五”时期,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大大降低,预计房地产贷款增速维持在8%-10%左右。

(三)传统“三高”行业“稳”步退出

“十四五”时期,商业银行对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三高”企业的贷款规模和增速将大幅下降,“三高”企业稳步退出商业银行的“信贷圈”。一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中国始终以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监管层也明确要求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以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政策推动建立绿色信贷机制,引导和督促银行业的节能减排和绿色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向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显著下降。二是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支持环保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银行业需要增强宏观大局意识,从贷款源头上遏制高碳排放企业,帮助上下游企业转型升级,尽快实现自身运营和贷款客户的碳中和目标。

制造业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偏好行业之一(图2),但不良率高始终是制造业的痛点,尤其低端制造业高污染、高能耗的形势依然严峻。商业银行应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动能转换,信贷资源流向高端装备制造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加快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的资金退出。“十四五”时期,预计制造业各子行业贷款规模分化明显,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制造业贷款规模和增速明显压降,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科技创新制造业迎来信贷投放热潮。

(四)跨境贷款回归“稳”定区间

“十四五”时期,疫情态势依然严峻,优先推动“内循环”是经济发展的重心,但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银行业的跨境信贷提供新的机遇,既要防控疫情、防范风险,又要抓住机遇、稳步推进“外循环”,商业银行跨境贷款增速回归稳定区间。

“十四五”时期,商业银行跨境贷款发展的机遇主要有两点,一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国际信贷业务“量质”双升。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优质企业走出去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外国企业引进来加大中国银行业信贷投放力度,人民币国际化深入发展为人民币跨境流通使用创造更好的条件,有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中国银行业的跨境结算业务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二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利于深化金融业投融资合作。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深化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科技教育合作等是“十四五”规划建议在推进“一带一路”方面的新内容,为银行业在“一带一路”中的金融服务指明方向,银行业下一步重要的发力点在于支持国际产业安全合作,加强对国际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绿色产业的资金支持。   

“十三五”时期,金融机构跨境贷款规模平稳增长,增速呈现“波浪式”下降。2016年初,世界经济增速整体放缓,增长预期不断下调,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仍在继续,受此影响,中国金融机构跨境贷款同比增速下降29%(图4),经济下行期银行对海外信贷较为谨慎。2023年,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世界经济,金融机构跨境贷款再次下降,同比增速由正转负,随中国经济的逐步修复,2023年末跨境贷款同比增速为5.6%,回归正常增长区间。“十四五”时期,在海外疫情仍未结束、经济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预计跨境贷款增速维持在7%-8%左右。

(五)消费信贷“稳”中有序发展

“十四五”时期,商业银行的消费贷款将在稳定中有序发展。一是居民过高的负债率挤压消费。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较快已是不争的事实,居民偿债压力增加,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收入增长或财产升值有限,进一步挤压居民消费。随“去杠杆”政策逐步发力,消费贷扩张步伐迅速放缓。二是消费金融业务也迎来新的机遇。“十四五”规划建议强调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全面促进消费,以消费带动经济增长。商业银行会把握政策机遇,积极促进民生便利化,以优质的公共消费、汽车住房消费、城乡消费、服务消费等金融服务抓住潜在零售客户,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银行也会继续减费让利,降低个人消费贷款利率、延长还款期限、创新个人消费金融产品,聚焦消费场景、风控建设、资金获取、金融科技等核心要素,全力推进消费金融业务转型升级。

“十三五”时期,商业银行的住户贷款规模稳步增加,增速持续下降,尤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3年末,住户贷款同比增加14.2%(图5),较2016年末下降9.3个百分点。其中,住户消费贷款余额与住户贷款余额变化趋势相同,年末同比增加12.7%,较2016年末下降19.5个百分点,住户经营性贷款逆势增长,年末同比增加20%,较2016年末提高17个百分点。“十四五”时期,预计商业银行住户贷款增速为14%-16%左右,住户消费贷款增速保持在12%-14%的稳定区间,住户经营性贷款有望进一步提高,增速在20%以上。

二、“十四五”时期银行业信贷投放“五进”趋势

(一)绿色贷款积极推“进”

绿色金融业务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衍生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金融服务将成为新的信贷业务增长点。一方面,绿色复苏是各国疫情后期经济复苏的优先选项,绿色金融是支持绿色复苏的“利器”。“十四五”规划建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绿色发展提到更重要的政治位置,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推动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为排碳合理定价。另一方面,在碳中和目标下,银行信贷业务将进一步向低碳产业倾斜。气候投融资会成为银行绿色金融的重要领域,金融业在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方面将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外,2023年1月4日财政部发布《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新增服务国家发展目标和实体经济指标,绿色信贷占比成为其中的重要考核指标,信贷支持会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