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银行>正文

主要银行监管指标全梳理 外汇敞口比例

2023-09-01 06:31:44 互联网 未知 银行

主要银行监管指标全梳理

为什么80%的码农都做不了架构师?>>>   

报告摘要:

1、银监体系下,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包括三个层次

依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分为三个层次,即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其中,风险水平类指标包括流动性风险指标、信用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指标和操作风险指标,以时点数据为基础,属于静态指标。风险迁徙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的程度,表示为资产质量从前期到本期变化的比率,属于动态指标。风险迁徙类指标包括正常贷款迁徙率和不良贷款迁徙率。风险抵补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准备金充足程度和资本充足程度三个方面。银监会将通过非现场监管系统定期采集有关数据,分析商业银行各项监管指标,及时评价和预警其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其中,月末季末年末等时点性监管指标值得投资者关注。

2、2016年起,央行实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

为了全面考核银行体系金融风险,央行自2016年起实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对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进行资本/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以及信贷政策执行等七个方面的考核。MPA考核的重点在于把监管的关注点从以往的狭义贷款转向广义贷款,也就是除了通俗意义上的贷款外,还将债权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存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款项余额、表外理财等纳入其中。明年一季度起,央行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考核。

风险提示:

经济基本面风险,政策风险

正文:

近期债券市场在多重利空因素冲击下经历了罕见的大幅调整,其中我们认为,由监管额度问题导致的银行考核压力是此轮调整的重要催化剂,例如商业银行年底资本充足率考核,流动性覆盖率要求,商业银行购买同业理财的资本占用问题等,进而导致银行拆出资金减少,大量赎回流动性好的委外资产(详情请参见报告《债市修复从短端开始》)。在此背景下,我们对商业银行的主要监管指标和风险考核体系加以梳理,尤其是月末季末年末等时点性监管指标,帮助投资者加强流动性管理,更好地应对债市波动。

一、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指标体系

依据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分为三个层次,即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其中,风险水平类指标包括流动性风险指标、信用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指标和操作风险指标,以时点数据为基础,属于静态指标。风险迁徙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的程度,表示为资产质量从前期到本期变化的比率,包括正常贷款迁徙率和不良贷款迁徙率,属于动态指标。风险抵补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准备金充足程度和资本充足程度三个方面。银监会将通过非现场监管系统定期采集有关数据,分析商业银行各项监管指标,及时评价和预警其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