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银行>正文

48小时闪崩,硅谷银行破产的原因、教训与启示 中国的外汇银行会被挤兑吗现在怎么办

2023-09-07 12:28:14 互联网 未知 银行

48小时闪崩,硅谷银行破产的原因、教训与启示

原创 李伟 长江商学院

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本质上是一个风险管理的机器,它要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平衡,要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追求高回报。

这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但这也是中国经济要获得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这一点来说,硅谷银行的破产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启示,值得我们去深思。

作者 | 李伟

来源 | 财新网

李 伟

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长江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主任

长江商学院中国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亚洲市场副院长

银行最怕什么——挤兑,硅谷银行最近的倒闭完美诠释了这一点。

和绝大多数银行破产的经历类似,银行先是经营陷入困难,再是相关消息走漏风声,银行客户争相取出存款,最后是银行流动性枯竭,各处求助却屡屡碰壁,此时倒闭成为迫不得已的选择。

虽然硅谷银行的破产是2008年以来美国最大的一次银行破产事件,但从资产上来说,硅谷银行算不上是一个大银行。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硅谷银行的总资产为2120亿美元,而在同一时间节点,花旗集团的总资产高达24224亿美元,后者是前者的11倍多。

另外,硅谷银行主要为机构服务,机构不同于个人,个人存款的暴雷往往会对社会公众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而机构存款的危机对社会公众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

然而,当硅谷银行破产、被监管机构接收的时候,其迅速成为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消息。为什么一个规模有限的、主要面对机构客户的银行,在发生危机时会引起这么大的市场反响呢?

银行的两种危机

银行危机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偿付性危机,即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发生了亏损,亏损的金额甚至超过了银行的资本金,银行出现了资不抵债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客户(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一般会争相涌进银行提款,因为去得晚了可能银行就没钱兑现存款了,这样的局面意味着客户的存款会发生亏损。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仅剩倒闭一条路可走。

二是流动性危机,这种情况一般指的是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并未出现资不抵债的问题,但储户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涌向银行取款,银行一时之间拿不出那么多的现金,结果导致银行入不敷出,这最后同样会导致银行破产。

银行的这两种危机都是银行本身的经营特点所造成的。从原理上说,储户将资金存入银行获取利息,这些存款的期限是不确定的,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活期存款。

对储户来说,资金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收益。在获得储户的存款之后,银行将这些资金投资于收益更高的金融产品,例如信贷和固定收益产品。这些收益更高的金融产品一般安全性和流动性会差一些。

储户的存款对银行来说是负债,那些更高收益的金融产品对银行来说则是资产,两者之间的收益率差值就是净息差,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一般就是这个净息差。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银行部分牺牲了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换来了净息差,获得了利润。从古至今,无论是古代的钱庄,还是现代的银行,都是这样的模式经营。

历史的经验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经营模式,但它有一个天然的缺点,就是当储户争相去取出存款的时候,银行往往无法快速的按照面值(即不发生亏损)去卖出自己手中的金融资产来筹集资金。这样一来,银行就会陷入无钱可用的局面,而这又会导致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