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银行>正文

何为银行业经常提及的所谓“出表”? 股票基金债券风险排序表怎么看的出来呢知乎

2023-09-12 08:20:28 互联网 未知 银行

何为银行业经常提及的所谓“出表”?

简而言之:

1.表指什么表

资产负债表

2.表中的哪一项

通常是信贷资产项

3.为什么要出表

最主要是两个目的。

(1)规避金融监管。银行受到金融监管当局的严厉监管约束,尤其是列入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有严格的非现场监管指标和要求,比如,资本充足率要求,存贷比要求,信贷投放规模要求……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银行获取利润的能力。为了满足监管要求,需要合法的把一些资产从资产负债表里剥离出去,腾出信贷规模,或者减少资本占用,或者提高收益,甚至是避税。

(2)解决资产期限错配问题。通俗的比方:银行吸收的存款活期多,储户随时可能提款,而这些钱银行贷款出去期限一般较长,难以随时表现来满足储户提款需要,增加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通过某种方式,把信贷资产卖掉,“出表”,能解决这个矛盾。

4.不出表会有什么影响?

一旦监管指标不能满足监管要求,会遭受金融监管当局的严厉处罚。核心监管指标没有哪家银行敢胆大妄为到去碰。这也是银行殚精竭虑,挖空心思,在现有法规下大打擦边球,“创新”设计了无数极其复杂的金融交易工具最根本的动因。

5.如何出表

这是个和金融监管当局的一场“猫鼠游戏”,银行不断创新方法和工具,监管当局不断出台政策封堵政策漏洞。常用的方式有(有些已经被新的监管规定堵死了):

(1)双向买断。银行把信贷资产卖给另一家金融机构,同时又再签订一个远期回购的协议,约定在未来的一个时间卖方又把这堆资产买回来。这样,银行可以说信贷资产我已经卖掉了,所以资产负债表里没这堆东西了……虽然最终自己还得买回来。这是曾经最常用的方式,监管当局大怒,发了个通知直接封杀掉了。

(2)信贷转理财。发行理财产品,把理财资金投向本该由信贷资金发放的贷款项目。监管当局大怒,又发了个通知直接封杀掉了。

(3)受益权转让。通过信托、资管方案包装,以受益权转让方式实现出表。

(4)资产证券化。把信贷资产打包成债券等规范性产品在同业市场上挂牌卖掉。

6.出表后有什么效用

解决问题3。

以上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