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银行定期,三年和五年的利率一样? 债券利息和银行存款利息一样吗为什么
银行定存5年的利率竟然比定存3年的要低?
你敢相信吗?
是的,你没看错,在近期多家全国性大型银行的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出现了利率“倒挂”现象。
起初我也没太在意,直到打开了各家银行的APP,然后看到了...
这不是持平吗?也没低于3年的定存啊?
然后想起我家的银行家属正在为了年中冲刺,似乎明白了一些....
原来如此,但这也不重要了。
在我们印象里,不是一般存期越长,利率越高吗?
这是我们的习惯性思维,但社会在发生着变化,金融市场也是如此。
其实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难理解,目前利率处在下行周期,全国性大型银行的存款来源相对稳定,自然不鼓励储户存5年期存款,也不会为5年期存款承担更高的成本。
当然,并不是说目前所有银行都是如此,比如一些地方性银行存款来源不够稳定,揽储难度高于全国性银行,往往会设置较高的5年期存款利率来吸引储户。
不过未来这些银行的利率还能维持多久,这个还真的挺难说的。
关于未来把钱放哪的问题,有这几个情景是值得我们思考一下的。
情景一:
1、把钱存了3-5年的定期。
2、定期内利率不变,但外面每一年的利率是可能再降低的。
3、定期到期,钱又回到了手中,但是3-5年后利率降了,再存进去收益肯定是不如从前的。
这时候,我们希望有一种方式是可以替我们长期锁定利率的。
情景二:
1、多数人对于理财是有两个优先级,第一是资金安全,第二是收益确定,而越是赚钱不容易的人群,对于资金安全性的需求也会更高。
2、资产新规后,很多传统的理财观念被打破。比如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既不刚性兑付,也不承诺保本保收益,以前选择银行就代表了资金的安全,而如今,只能是靠自己擦亮双眼,去了解底层资产来判断投资的安全程度了。
这时候,我们的希望是在可以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兼顾到收益。
那结合情景一和情景二,绝大多数人对于理财的需求,集中在了三点上:资金安全、收益确定,然后是长期锁息。
那目前的金融资产中有三类可以兼顾到上面提到的三点:
1、50万以内的存款
2、国债
3、保险(年金/增额寿险)
如果按照规划的时间长短来看,它们是这样的:
5年以内--存款
5年以上---国债/保险(年金/增额寿险)不过在长期锁息和流动性上来看,保险的功能会更加的灵活。
缴费时间、金额可自由决定,保费1万起,不同年龄收益率略有不同
如果不了解,可能觉得这一切和我们无关...
而如果我们了解并看懂了这些,未来我们又会做出哪些配置和安排呢...
特别说明:以上内容仅作为个人观点,不作为任何投资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