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债券>正文

可转债、可交换债、可分离债,这三兄弟到底是干嘛的? 债券基金与股票的区别在于什么意思

2023-07-28 23:58:53 互联网 未知 债券

可转债、可交换债、可分离债,这三兄弟到底是干嘛的?

有段时间,可转债概念炒得比较火,而可转债又有许多名字接近的兄弟,特别容易混淆。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可转债的知识。

债券的投资标的中有一类有趣的分类可转债,不幸的是可转债债券基金都比较绿。

那么究竟可转债是什么?

可转债的全称是可转换债券。

意思就是可以转换为债券发行公司的股票。比如购买债券发行公司的可转债,约定持有一年后可以按25元一股的价格转换为发行公司的股票。

也就是说到期后,你可以选择拿本息和的钱或者按约定价拿等价值的股票。

本质上,投资可转债就是投资债券+一份股票看涨期权。相比一般债券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

不过上市公司也不傻,这个选择权不会白送你,所以往往可转债的利率都比较低。

根据可转债的特点,衍生出两个小兄弟:可交换债券,可分离债券(分离交易型可转债)。

这三兄弟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看可交换债券。

可交换债券和可转债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发行方不同。

可转债的发行方是上市公司,而可交换债的发行方是上市公司股东(一般是大股东,你在二级市场上买的那点股票,去发行可交换债应该会被证监会打出来)。

二者造成的影响就是转股后的股本差异。

你持有可转债转股,到期后,上市公司发点股票给你,可交换债到期,你直接拿股东手里的股票。

还有一点是抵押担保方式的不同。可交换债,就是用股东现有的股票质押来发债券,但可转债不一样,他现在没有拿来质押的股票,所以必须要第三方提供担保。

对于净资产规模不大的上市公司来说,发行可转债比发行可交换债要烦。

之所以投资者会选择可转债肯定不会是看中他的利息收益,一定是看中未来转股以后的价值。

可见对于可转债来说,股价的波动影响远远大于市场利率的影响。

(不明白市场利率对债券价格的影响可以查看:靠利息赚钱?你太小看债券基金了 | 投资)

可转债还有一条规定,如果约定转股的价格太高,让你转股后也赚不到钱,可以开个股东大会修正股价。

简而言之,就是下降约定的转股价让你愿意转股,但可交换债没有这个约定。

可交换债如果发生转股,实质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减持了股票,而可转债的实质是增加股本,转股的股票是新发行的。

这区别隐含一项内在的逻辑。

同样是融资的方式,上市公司会比较乐意促成债转股,因为这批股票是新发行的,虽然摊薄了每股收益,相当于大家的股份都被小幅度的稀释,不影响股权结构。

如果股票涨价,持有人愿意债转股,上市公司只是发批股票的代价。

但转股不赚钱,持有人要本息和,那上市公司就必须付一大笔钱,算一算哪个更省力?显然是要促成转股,所以上市公司会想办法抬高一下股价。

但可交换债就不存在这项内在逻辑了。

可交换债的本质是上市公司的股东用自己的股票作为质押物换取融资,最终如果转股那么这位股东相当于股票变少。

既然如此,股东为什么不直接抛售股票来融资呢?

所以说明一点,选择可交换债,股东就是不想减持股票,但想要拿到费用更低的钱,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上市公司的股东不具有促成债转股的动力,也就不会去抬高股价。

接着看可分离债。

可分离债其实是可转债的一类变种,全称是可分离型可转换债券。

说到底可分离债还是属于可转债,区别在于可分离债的股票属性被分离。

可以看做:债券+认股权证。

投资可分离债实际上是一张债券,两次投资。

先买了债券,债券包含的认股权可以使投资者在约定时间行权,一旦行权相当于再投资了一次股票。

可分离债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