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债券>正文

那些年,各地违规举的债 信托违规经典案例

2023-08-17 10:34:48 互联网 未知 债券

那些年,各地违规举的债

岳读债市

财政部在2017-2018年陆续通报了各地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担保的处理整治情况。2023年5月18日,财政部通报了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的8个典型案例,聚焦地方政府新增隐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化解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

近年来财政部、审计署以及各地方政府公布的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问责的案例关注点聚焦于新增隐性债务、隐性债务化解不实以及多报/漏报隐性债务三大方面。且具体的违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新增隐性债务包括地方政府以政府债券以外的形式举债、对其他企事业单位担保形成或有债务、通过PPP、政府购买服务、BT违规形成隐性债务等;隐性债务化解不实包括人为调节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借新还旧以及违规使用置换债券资金等。 

违规举债的问责对相关地区的城投公司可能带来一定的影响。一方面,部分查处问责直接涉及到相关城投公司负责人,处理措施包括撤职、降级、记大过等处分等,可能会对城投公司管理和运营构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整治过程中,伴随着地方政府的不规范融资行为得到清理,政企信用进一步分离,当地城投公司基于“政府隐形担保”的外部融资也可能受到限制。 

随着稳增长压力加大,关于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托底经济的讨论也在增多,尽管我们难以判断财政部在5月18日通报隐债问责案例的时点选择原因,但是案例通报的发布还是体现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终身问责、倒查责任”的要求没有改变。 

近一个月来,中央和各部委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文件频发,但在增强金融支持,推动有效投资的各种举措下,仍然坚持“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处置和化解隐性债务存量”的原则。稳增长需要基建发力,基建业务离不开城投公司的投融资业务,但是对于城投公司的融资支持还是会在“风险可控、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按市场化原则”的要求下来进行,不得新增隐债仍然会是硬约束。

在对城投债的投研分析中,除了地方经济财力、债务率等基本信息外,也应该对城投公司的业务类型和模式进行了解,并结合相关部委披露的违规举债的案例进行判断相关主体融资业务的合规性,尽量规避因为违规举债导致其再融资能力受限所带来的相关风险。而对于在地方债务问责中所涉及的主体,若后续仍能正常发债,表明其债务整治和融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得到了规范,可以关注相应的投资机会。 

信用市场回顾:本周信用债发行规模大幅增长,净融资额持续为负。本周城投债净融资为13.62 亿元,较上周由负转正;本周产业债发行总额较上周增长124.17%,净融资额持续为负,且较上周下滑95.07 亿元至-366.48 亿元。本周信用债市场成交活跃度有所回落,中短票据收益率均下行。本周共10 家信用债发行人主体评级下调,无主体评级上调情况。 

风险提示:城投口径有误 ;数据统计有缺失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违法违规行为判断存在偏差 ;存在超预期信用风险事件 ;政策变化超预期。

一、那些年,各地违规举的债

财政部于2017-2018年陆续通报了各地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担保的处理整治情况,同时地方政府依据《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预〔2018〕209 号),“涉及违法违规举债担保行为问责的,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收到问责决定后 20 个工作日内公开问责结果”的要求,也逐步披露违法违规举债担保整改情况。

2023 年5月18日,财政部通报了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的8个典型案例[1],聚焦地方政府新增隐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化解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

违规举债的问责对相关地区的城投公司可能带来一定的影响。一方面,部分查处问责直接涉及到相关城投公司负责人,处理措施包括撤职、降级、记大过等处分等,可能会对城投公司管理和运营构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整治过程中,伴随着地方政府的不规范融资行为得到清理,政企信用进一步分离,当地城投公司基于“政府隐形担保”的外部融资也可能受到限制。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