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保险>正文

浅谈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2023-07-15 19:05:23 互联网 未知 保险

浅谈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马轶

一、引言

从1995年开始,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范围开始大幅调整,保险资金运用在政策上逐步放开。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在保险资金运用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不仅包括一般性资金运用的风险,还包括基于保险资金自身特殊属性而产生的区别于其他资金运用的风险。

因此,国内保险公司在不断扩大资金运用范围、提高投资收益率的同时,如何有效地降低投资风险,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采取何种内部和外部风险控制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增强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完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资金收益率并有效地防范风险,是目前我国保险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保险资金运用中存在的风险类型

(一)资产负债不匹配风险

保险负债的特性要求资金运用在期限、成本、规模上与其较好地匹配,以满足偿付要求。一般而言,寿险资金应投资于与其长期性、安全性特点相匹配的资产,而财险资金则应投资于与短期性、流动性相匹配的资产。由于缺乏具有稳定回报率的中长期投资项目,最终使我国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面临很高的资产负债匹配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

保险公司持有资产的流动性较差,在面临赔付时不得不以低价变卖一部分资产,如未到期债券,或到市场上临时筹集高成本的资金以应付给付之需,那将会给保险公司的稳定经营带来严重影响,这就是流动性风险。

(三)利率风险

所谓利率风险,是指因市场利率的波动给保险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价值造成影响的可能性风险。利率风险是寿险公司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率。

(四)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也称违约风险,是指因交易对手不能或不愿履行合约而给保险公司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由于保险公司持有的大量资金是通过银行存款方式投资于货币市场,因此,存款银行的资信状况会对保险公司的资金运作产生很大影响。此外,随着保险公司可投资企业债券品种的增多,在企业债券投资、回购业务以及结算过程中同样会存在信用风险。

(五)委托-代理风险

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运用模式下,保险公司将部分或全部资金委托给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运作,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也会产生受托人不以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为行事目标的风险。如果由保险公司内部的投资管理部门负责保险资金的投资运作,在目前保险公司投资机制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同样会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

(六)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保险公司在资金运用过程中由于信息系统或内控机制失灵而造成意外损失的风险。近年来,操作风险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金融机构开始对这种传统上归后台管理的工作放到与信用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管理同等重要的地位。

以上六种风险是保险公司在资金运用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除此之外,保险公司还会面临通货膨胀风险、政治风险、再投资风险等。

三、保险公司对资金运用风险的管控

(一)资产负债匹配的管理

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资产导向型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另一种是负债导向型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

从理论上来说,负债导向型的管理模式要优于资产导向型的管理模式。在前一种模式下,寿险公司的经济效益目标与保险客户的利益是不矛盾的。发达资本市场大多采用负债导向型的管理模式。

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投资环境下,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既不应单纯地采取资产导向型模式,又不应采用纯粹负债导向型模式。首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还不够长,证券市场品种结构不合理,且投资种类不多,期限结构不合理,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规模有限。其次,我国的寿险公司也不宜采取资产导向型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在可投资资产已经限定的情况下,负债现金流与资产现金流相适应,在我国寿险业极其不成熟的投资环境下,实行这种资产管理模式显然会造成市场规模的萎缩,进而会影响寿险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国寿险业现阶段的情况,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应当是资产导向型与负债导向型相结合的方式。寿险公司一方面要加强投资管理,以尽可能匹配相关的负债要求。另一方面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除了考虑市场的要求外,还应当兼顾公司的投资能力,尽可能减少资产负债不匹配的可能性,即负债管理应当以资产为基础,而不应当纯粹以市场为导向,盲目扩大寿险业务。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保证经营安全性的前提下获得盈利,实现我国寿险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当然,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成熟和金融产品的日趋完善,在寿险公司具备较强的投资管理能力的情况下,我国寿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可以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