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保险>正文

中国保险40年(上) 外资保险经纪人资格考试

2023-08-31 09:23:01 互联网 未知 保险

中国保险40年(上)

同年11月,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对恢复保险业进行了具体部署。同年,成立了中国保险学会(以从事保险理论研究为宗旨的全国性群众学术团体),一批高等学府相继设立保险专业。构建保险行业的产官学体系,为保险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专业框架、人才框架。

■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重新恢复财产保险业务,标志着中国保险业的正式复业。当年底,除西藏以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当时行政划分)均已恢复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达311个。

■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为第一家升格为国务院直属局级经济实体的保险公司。

■1984年1月1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又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管理和监督稽核。

■1985年3月3日,中国第一部保险业管理法规《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发布实施。

■198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成立,后更名为:中国联合财产保险公司。

■1986年10月,我国第一家股份制综合性银行 ---交通银行组建保险业务部(即后来的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开始经营保险业务,打破了上海保险业务由人保独家垄断经营的局面。

■1988年3月21日,我国第一家股份制、地方性的保险企业 --- 由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和深圳工商银行合资成立的平安保险公司成立,1992年,更名中国平安保险公司。

同年,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吉林省分公司工作的万峰,被派外出学习。他将学习讲义整理出书《寿险基础数论》,成为国内第一本寿险精算教材,开启国内保险教学专业化时代。

■1991年5月13日,交通银行组建成立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至此,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和平安保险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中国保险业经过12年的发展,在对古今中外保险业的学习借鉴中,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适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的保险体系,逐步将市场风控、国民经济覆盖。中国保险行业第一批保险人逐渐成长起来,为日后保险行业的成长与爆发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1992-1999年,崛起时期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重申了改革开放、加速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后,中国民营经济体加速发展。这个过程对保险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中国经济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也为外资保险机构准入创造了条件。

中国年轻的保险行业与国际一流保险公司同台竞技,通过借鉴学习,不断完善保险行业的管理制度、运作方式,加速发展进程。

■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首个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 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分公司,标志着我国保险业正式对外开放。上海,历史性地被国务院选定为我国第一个保险对外开放的试点城市。同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上海外资保险机构暂行管理办法》。

同年11月,友邦保险公司的第一代寿险代理人上岗,该制度迅速被国内寿险业借鉴、仿效。我国第一张寿险生命周期表当年也编制完成,对寿险定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3年,我国批准了首个外资保险中介机构进入中国。

■1994年,改革开放后第一家外资独资财险公司---日本东京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上海分公司获准设立。

同年6月,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成为我国第一家引进外资的保险企业,成功吸纳美国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参股。

■1995年6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保险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保险基本法。

■1996年保险业第一份生命表制订完成。

同年,第一家中外合资寿险公司--- 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获准在沪开业。

■1997年,第一个《全国保险行业公约》实施。

■1998年1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全国商业保险公司的主管部门,集中统一地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

■1999年10月25日,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率先在上海推出投资连结保险。投资型保险产品的推出,为寿险金融化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随后分红保险、万能型寿险陆续问世。

同年10月,国务院批准保险公司可通过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保监会下发《保险公司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同年12月16日,保险经纪公司首次成立。中国保监会批准筹建北京江泰、上海东大、广州长城三家全国性保险经纪公司。

同年,大陆首次试行保险经纪人资格考试。

密集的时间表凸显了中国保险行业在完成初步复苏之后,迅速崛起;并积极引进国际优秀同行,同台竞争与学习,模仿借鉴;完善了中国寿险代理人制度,逐步建立与完善相关管理机构,构建风控体系。

1992-1999年,是中国民营经济二次发展阶段,也是第一次大发展时期,很多民营经济体从小型作坊进入了工厂、企业阶段。保险行业高速发展,相应推出配套服务,也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进程。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了整个东南亚,也对中国保险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次见识与演练,为2008年迎接全球金融风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中国保险行业20年初布局

1979-1999年,20年间,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思想变革时期,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逐步提升民营经济,增加市场活力。也造就了中国第一个高速发展的20年。

中国保险行业复苏与崛起的过程中,国家在行业布局中居安思危,放眼国际:恢复业务、设立机构、引进外企、引进管理、引进运营、引进外资等,完善监管体系与制度,设立国家监督机构——中国保监会。不仅是为了满足当时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更是放眼未来,为加入WTO、与国际贸易制度接轨做出了全面的考虑与准备;力求保险行业“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

因此, 重点布局第一阵营: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平安、太平洋保险等四大巨头;虽然都是综合性保险公司,但各有侧重,互相竞争,也互相弥补;既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又能够抵抗各种风险;为未来国际竞争培育了实力强劲的“第一军团”。

逐步构建第二阵营:泰康人寿、新华人寿、 太平人寿、友邦人寿;该阵营的保险公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化运营的代表。它们基本创建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民营企业发展以及百姓生活保障所创建,分割第一阵营中的业务。因为紧跟市场,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因此,学习快、模仿快、创新快,成为中国保险行业“鲶鱼效应”的制造者。也为保险行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引进第三阵营:国际独资保险公司、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引进来、走出去”是当时重点国家政策。改革开放20年,各行各业均把“引进来”作为核心,因为中国过去100多年的发展史落后于西方,因此向先进国家学习成为当时社会风向。

保险行业为了加紧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引进来”必不可少。因此,日本东京海上保险株式会社、摩根士丹利与高盛对中国平安的参与、中宏保险的成立,都是对中国保险行业的最关键的补充。

虽三分阵营,但绝非三分天下,有重点布局,有创新新锐,也有国际友军补充;形成了中国保险行业国内高速发展,走向世界的初布局!

3

第一阵营三大代表企业

——人保、国寿、平安

在第一阵营之中虽说“四大巨头”,但核心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只有三家——人保、国寿、平安。

中国人保

成立于1949年,是一家综合性保险(金融)公司,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属中央金融企业。2023年,世界500强排112位。旗下拥有人保财险、人保资产、人保健康、人保寿险、人保投资、华闻控股、人保资本、人保香港、中盛国际、中人经纪、中元经纪和人保物业等十余家专业子公司,中国人保还持有中诚信托32.35%的股权。

经营范围涵盖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资产管理、保险经纪、信托、基金等领域,形成了保险金融产业集群,在海内外具有深远影响力。

2018年9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按法定程序核准了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IPO。11月16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中国人寿

是国有特大型金融保险企业公司,为中央金融企业;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96年分设中保人寿保险公司,1999年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2003年,经国务院和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原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进行重组改制,变更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构成了我国最大的国有金融保险集团,也是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业务范围全面涵盖寿险、财险、企业和职业年金、银行、基金、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实业投资、海外业务等多个领域。

2023年,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45位,世界品牌500强企业,排名127位,持续领跑中国金融保险行业。

平安保险

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经营范围:投资保险企业;监督管理控股投资企业的各种国内、国际业务;开展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经批准开展国内、国际保险业务;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

它是第一家引进国际投资的国内保险企业,中国平安 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两地上市。

2023年,全球品牌价值500强第9位,世界500强第21位;中国品牌发展指数100榜单第20位,中国500强第6位。

4

商业模式初成熟

“个人代理人模式”

推动寿险快速成熟与发展,反超产险

各国保险行业并没有固定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

人身险类,以人的生命或身体为保障;如: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寿险,子女教育险,养老险,年金保险,团险等,以寿险为核心;

财产险类,以物质财富及其有关的利益为保险标的的险种。主要有海上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工程保险、航空保险、火灾保险、汽车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盗窃保险、营业中断保险(又称利润损失保险)、农业保险等(见财产保险)。即通常所说的产险。

1996年之前,国内的寿险、产险是独立运作;因为国家物资尚不丰富,甚至有些物资匮乏,人均国民收入底;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将财产视为核心,因此,中国产险发展较好。

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保险受众人群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关注点由物质财产转向生命。

最早发现人们重视生命超过财产这一趋势的是平安的掌门人——马明哲。1992年,马明哲去中国台湾考察两家著名的保险企业;发现其中一家业务大幅度上升超越另一家。经过交流,他发现:未来寿险必将超过产险。

原因为何?彼时台湾是亚洲经济四小龙,生活优越让很多台湾人重视日后对生命的保障,具有良好的寿险基础。马明哲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意识到,中国必将迎来高速发展时期,经济物质极大改善之后,中国先富起来的人必将生命安全、身体健康视为核心,所以他回到大陆之后开始着手“寿险”市场的开拓。

怎样扩大寿险提升业绩?中国彼时缺乏是保险销售人才,更缺乏培养保险销售人才的机制以及管理制度。而恰在这时,美国友邦保险进入中国送来了“个人代理人”模式。

马明哲迅速把握机会,开始学习借鉴美国友邦保险的“个人代理人”的培训体系、管理机制,并在1994年从台湾保险行业引进职业经理人。吸收美国摩根士丹利与高盛银行投来的资本“橄榄枝”;将平安保险带入“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运作阶段。

紧随其后,太平洋保险借鉴马明哲的经验,也引入中国台湾保险行业的营销人才。中国各家保险公司迅速普及“个人代理人模式”。短时间内,寿险保费以每年40%的速度高速增长,规模迅速超过产险,延续至今。

5

总结

20年复苏崛起,重在根基,放眼国际

1979-1999年,既是中国国民经济第一个高速发展时代,也是中国保险业加速快跑,跌宕起伏、不断学习模仿与进取的历程。更为未来爆炸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复苏、崛起20年,中国保险行业四大成就:

第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行业体系,完善了监管法律法规与监管体系;

颁布了《保险法》以及各种条例,让保险行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适应市场,保障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可靠风控,为国民生命与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创建“保监会”,在国家层面创建了专门负责保险业监督管理的机构以及机制,让保险市场有序运作,也为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第二,形成了具有抗风险、利于国际竞争的保险行业商业布局;

实力强劲的第一阵营,灵活创新的第二阵营,有益补充的第三阵营。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保险体系之时,立足未来发展放眼世界,为出海做足准备。

第三,引进先进运营管理、培训机制,培养人才,奠定专业化运作;

学习与借鉴是这一时期最大的特色,因为中国保险行业刚刚恢复,并没有“专业化、规范化”的运营管理体系,培养机制。唯有学习才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并在学习之中不断创新。

第四,培育市场;

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中国仍以计划经济为主,尚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人均收入低;保险特别是寿险需求量并不明显;中国人缺乏保险意识。因此,市场培养,国民保险意识普及在这一时期逐步开始,为第一代保险消费者奠定了基础。

中国保险行业复苏、崛起的20年,不仅对本国企业、人民具有深刻的影响,也开启了世界保险行业对中国的认识。同时,也为中国进入WTO、逐步成为世界负责任大国注入了一份特殊的动力!

The End

下一期,我们将分享《中国保险40年 (中)—— 爆发时期 》

投稿/交流:Insurance_insight@163.com查看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