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为什么好多人给孩子买安抚巾或者安抚毯?这个是必须的吗,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2023-07-13 23:23:27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为什么好多人给孩子买安抚巾或者安抚毯?这个是必须的吗,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看到这个问题,特别想答一下。

可能不少人买安抚巾安抚毯,却不知道为什么买这些东西以及要如何正确使用。甚至是商家也很难解释清楚它和孩子认知发展之间的联系。

我一度认为我儿子不会喜欢任何安抚物品。他小一点的时候甚至对任何毛绒玩具都没有兴趣,塞给他都不要只会扔地上。曾经我还有点小伤心,因为怀孕时特意给他挑选的一个小熊完全没有获得他的青睐。但是一岁后他却特别喜爱那个小熊,睡觉一定要抱着,白天偶尔突然想起自己的小熊了,会一路小跑去自己床上把它拿出来,抱着小熊一起玩。他也会和小熊咿咿呀呀「聊天」……有时候也忍不住和老公吐槽,他是不是有点太喜欢他的小熊了,需要干预吗?

所以这一路过来,我也稍稍研究了下小宝宝甚至成年人与安抚物之间的心理联系,以及应该怎么正确使用安抚物。

关于题主的提问,直接的回答是:

市面上流行的安抚巾安抚毯不是必须品,他们只是安抚物的一种。给宝宝一个安抚物品是有必要的,只要正确使用和引导,不会有不良影响。家里四个安抚巾,他一个也不喜欢一、安抚物是什么?

安抚巾安抚毯,这其实是最近才流行起来的婴儿安抚产品,它的本质和给宝宝一个布娃娃、泰迪熊、或者一条普通的毯子是没有区别的。都是安抚物、慰藉物,或者说「过渡性客体」。

过渡性客体(Transitional Object)

这个概念最初是由英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及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在1953年提出来的,指婴儿为抵御分离焦虑并获得自我满足而创造出来的第一个「非我」拥有物。[1][2]

简单说来,婴儿在最初认为自己和母亲是一个整体,当自己哭闹就有奶吃有安慰有陪伴。这种「我想要的妈妈立刻就能给我」给婴儿带来了一种认知错觉,认为自己创造了世界,自己的意志可以控制一切。

但是渐渐地婴儿发现自己和母亲是分开的个体,自己哭闹需要陪伴时,母亲也可能无法立即回应。这种新的认知让婴儿意识到自己无法控制一切,于是产生了挫败感,引发焦虑等情绪。

为了缓解由此引起的分离焦虑、恐惧与孤独感,婴儿为自己创造出一个部分主观取向、部分现实取向的过渡性客体和过渡性空间。[3]

这个物品是婴儿去认知外界时间的联系,它客观存在,但仍旧完全属于婴儿自己的主观世界,受自己的控制。婴儿会把自己与妈妈之间的联系幻想也寄予在它身上,也让它提供给自己需要的一切,比如陪伴、温暖、满足、安全和依恋等所有组成「母性」的元素。

这个物品是一个介于客观与主观之间,半想象半现实的,所以叫它过渡性客体。过渡性客体是第一个让婴儿感觉到真正属于自己、但又不是自己的「非我」物品。

过渡性客体可以是一个物品,比如玩偶,毯子等(很多都是比较柔软能联想到妈妈的),但也可以是常听到的歌谣、一句话、甚至一个动作。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抚物或者安全毯。

不可避免的安抚物

意识到自己和母亲不是一个整体,这在婴儿成长过程中其实是一个有些痛苦的过程,但也非常重要。就像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独立的过程一样,不可避免但终身受用。这是孩子人生中走向独立的第一步。

在适应独立的过程中,宝宝会自己去寻找自己的安抚物。宝宝并不认为安抚物是母亲给予的,而认为是自己发现创造的。所以就算不提供一个专门的安抚物,宝宝也可能把自己常用的毯子、衣物甚至一些话语、动作当成自己的安抚物。

所以对于安抚物的使用是值得鼓励的,不用回避。做为父母,可以挑选一个玩具,介绍给宝宝做为安抚物。

我家宝宝在一岁前我们对他的需求基本都立即能给予回应,睡觉一直也是奶睡、抱睡,这期间他没有安抚物的需求,所以就算给他一个玩具熊,他也没有兴趣。但在他一岁后,一是他开始上托管,二是我们开始培养他自主入眠。这个过程明显让他产生了焦虑和不安情绪,他自己主动开始使用小熊做为安抚物。睡觉前会和小熊说话,会抱着它入眠。

当孩子健康长大,会自然脱离对安抚物的依赖,可以不再借助外界物品就能安抚自己。

安抚物对孩子的影响

有一些网上文章说孩子寻找安抚物是因为母亲给的关爱不够,我并不赞同。学术界在70年代前也常常把「婴儿使用安抚物」与「母亲不够尽责」对等。但事实上这就是婴儿发育过程中会经历的一个过程,后来的学者普遍认为安抚物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是有益处的。

过渡性客体对婴儿具有令其舒适、安慰的作用,能帮助他们对抗分离焦虑、恐惧与寂寞,帮助他们安然入睡,等等。不仅如此,婴儿因为拥有了过渡性客体及过渡性空间,其真性自体慢慢变得稳定起来,以后随着自我力量和自我功能(ego)进一步增强,他们会渐渐放弃过渡性客体,并以新的更具象征意涵、情感价值和现实功能的事物,作为自我世界的延伸。[4]

所以它除了可以安抚宝宝入眠、帮助宝宝对抗焦虑之外,对宝宝的认识发育也是有益处的。它可以帮助宝宝认识「我」与「非我」,建立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获得独立。

它也孩子学习使用「符号」的第一步,能赋予孩子想象力创造力。温尼科特认为,正是因为过渡性空间的存在,才激发了我们的创造能力。

安抚物对成年人的影响

那成年以后呢?成年人还使用自己的儿时安抚物会不会是一种不正常的体现?

英国连锁酒店Travelodge在2010年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35%的英国成年人都还会和自己的泰迪熊一起睡觉。集团也在一年时间内,在下属的452个酒店帮助总共75000个不同的泰迪熊们找回了失主。很多人(包括男性)甚至商务旅行时也会带着自己的泰迪熊,因为可以帮助他们在陌生环境感到安全感,更快入眠。[5]

事实上,很多成年人也会在感到压力不安的时候从童年的安抚物上寻找安慰。

心理学专家们也认同这样的行为并不是不健康的。尤其是在面对高压和痛苦的时候,童年的美好回忆和体验常常能给人慰藉,助人入眠,甚至给予精神支柱帮助我们度过难关。如果平时有一个安抚物能帮助你入眠,为什么不能用上呢?[6]

童年安抚物也被运用到心理治疗里。有句话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也是同样的道理。

成年人有安抚物也不等于恋物癖,因为这个物品是有着特殊意义的,能带来美好的回忆,象征的是一段情感联系。对安抚物的一定依赖,依赖的是那段感情联系,并不是对物品本身有特殊癖好。比如同样的泰迪熊,给你的并不是儿时那一只,它就不能带来同样的安抚效果。

除非对安抚物过度依恋,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社交和生活(比如让人不想与其他人交流,比如少了安抚物就完全无法入睡),成年人使用安抚物也是正常的。[7]

而我们很多人都丢失了童年的安抚物,也并没影响我们正常生活。

二、安抚物应该怎样使用?

当了解了以上安抚物的本质、以及它在宝宝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之后,我们再来说一下安抚物产品和应该如何正确使用。

正确认识安抚物类产品

从上面对婴儿认知发展和过渡性客体的介绍可以知道,婴儿会主动去寻找过渡性客体。就算父母不提供一个安抚物,宝宝也可能会将这种依恋转移到自己的毯子或者其他物品,甚至常听到的儿歌、话语、动作上,将它们变成自己的安抚物。所以父母主动提供一个安抚物品给宝宝完全是值得鼓励的。

但我们也了解到,安抚物可以是很多物品,并不一定要是市面上流行的安抚巾或者安抚毯。它可以是普通毛绒玩具、或者一块普通的毯子。所以父母在选择安抚物的时候,并不需要受到婴儿用品营销的影响。

事实上,我自己也买过安抚巾,加上朋友和家人送的,家里各种安抚巾有4个!但后来它们都没有成为宝宝的安抚物,所以完全不用局限于买安抚巾来作为宝宝的安抚物。

不用太早使用安抚物

安抚物一般是宝宝在有了「非我」意识,产生分离焦虑之后才用到的,在新生儿阶段其实是不需要的。

新生儿阶段反而要注意,在宝宝睡觉时不要将安抚巾或者毛绒玩具放在婴儿床里陪宝宝睡觉,因为会有窒息危险。

可以准备两个相同的安抚物

当宝宝找到自己的安抚物后,可以再买一个一模一样的玩具,如果是毯子的话可以剪成两块,以防丢失损坏。宝宝小时候丢失了最喜爱的玩具,是很难用别的玩具来替代的,所以不如提前做好准备。

记得两个玩具要交替使用,保持磨损度、气味等一致(洗的时候也一起清洗)。如果等一个丢了或者坏了之后才来使用另一个,新旧程度、气味差别都太大,宝宝会认出来不是自己的那个玩具,可能会抵制使用。

我们自己在发现这只小熊是宝宝最爱的玩具后,也去买了第二只。第一只是我怀孕期间买的,现在已经停产了,找到第二只还挺不容易的,很多商家都没有了。最后还是在ebay看到一个妈妈卖一只全新闲置的,赶紧买了。

安抚物不能取代妈妈爸爸

安抚物在某种程度上的确能替代妈妈爸爸的陪伴,但它不能完全取代妈妈爸爸。所以请不要忽视了平时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给宝宝足够的陪伴和关爱。

我的孩子本来已经能够自己入睡了,但是最近睡眠倒退,就算抱着小熊还是睡不着,有时候还会大哭。这种时候,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去安抚宝宝,不会觉得他有小熊就不需要我们了。

另外,宝宝创造安抚物的能力,正是来源于平时父母给予的关爱。

儿童创造过渡性客体和过渡性空间的能力,取决于婴儿三、四个月前对父母双亲客体的充分内摄以及双亲对婴儿的镜映和良好照顾,如果缺少这一养育条件,婴儿将没有能力和信心为自己创造出自己所需要的过渡性客体。[8]买了两只一样的小熊

@知乎亲子

参考^Winnicott, D. W. (1953). "Transitional objects and transitional phenomena – a study of the first not-me posses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4: 89–97. PMID 13061115^https://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157^http://jsfx.ndxl2008.com/view-446.html^http://jsfx.ndxl2008.com/view-446.html^https://www.travelodge.co.uk/press-centre/press-releases/OVER-THIRD-BRITISH-ADULTS-STILL-SLEEP-TEDDY-BEAR^https://www.livescience.com/8737-grown-ups-security-blankets.html^https://www.shape.com/lifestyle/mind-and-body/unhealthy-sleep-baby-blanket-stuffed-animal-adult^http://jsfx.ndxl2008.com/view-446.html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