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东方财富可靠吗?

2023-07-15 05:38:18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东方财富可靠吗?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816042(1).png

东方财富是券商里面的稀有标的,互联网第三方平台+券商全牌照融合成的一个独一无二的东方财富,一个人走一条赛道。为什么东方财富区区百亿营收,最高到了4000多亿的市值?远超券商行业老大中信证券。因为他的业务模式稀缺啊,而且它的业务模式非常符合当下券商和第三方独立互联网平台转型的道路,可以说它是两个行业的探索者,并且是初有成效的探索者。

接下来我将结合个人理解、财报、使用体验和网络调研来谈谈东方财富的真正的价值。本篇不涉及估值,因为东财的业务受市场情绪波动大,不适合普通的估值模型(估了也没有意义)

东方财富发展历程:

东方财富从论坛资讯到流量平台+基金管理,只用了10年:

2005年,东方财富创立东方财富网,当时是只提供财经资讯网站。那会的券商非常吃香,经纪费高达万13。但电脑普及率并不高,所以那时候网吧非常的流行,基本开网吧都是大赚特赚(只要不是太偏远的地).所以这时的东方财富只能靠广告来收取一点费用,这个阶段的东财主要还是以积累客户流量为主

2006年,股吧东方财富通开通,定位是论坛,提供一个众多投资者可以交流的平台,进而吸引流量(首先是吸引一批作者)

2007年,天天基金网问世,定位第三方基金销售,主要做基金销售申购、赎回费用

可以看见,行情大好并接近尾声的时候,基金发行过热是自然规律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792777(1).png

2010年,东方财富通APP正式上线,定位是行情、交易终端,并推出机构付费版(这一块的业务就跟同花顺差不多,不知道你们被同花顺坑过没,反正我被坑过,真的垃圾,千万别用)

2013年推出Choice,定位金融数据研究终端,向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数据并收费(相当于卖方,都是雇佣一堆牛马实习生打工的)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793386(1).png

2015年,又是一波牛市,同年东方财富收购西藏同信证券,进军券商业,含泪拿下券商全牌照。自此东方财富成为A股唯一一家第三方平台有券商全牌照的公司。

2018年,东财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做的活是基金募集、基金销售、资产管理等,主要靠基金代销、管理费用等

东方财富的业务发展:

从2023年财报可以看出,东财业务分为证券服务(就是普通小券商的业务)、金融电子商务服务(主要还是代销基金)、金融数据服务(就和同花顺的收费模式,VIP模式差不多)、互联网广告服务(就是股吧页面的广告)

其中金融电子商务服务的增速最快,由2023年占35.96%到2023年占38.74%,业务收入增速为71.23%。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年基金行情的火热,基民跑步入场的心切,饭圈捧起葛兰、张坤、菜虫送之流。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周期性的现象,在我国事业经济平稳向上,国民人均GDP由一万奔向两万的过程中的一个小周期性的波动,大周期上,基民数量和基金发行量肯定是上升趋势(没人愿意在这个匆忙的时代看着别人赚钱,而自己不进去整两把)。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813949(1).png

东方财富的行业前景:

财富管理是券商的下一个关键战略要点:

最初,券商行业的经纪业务随着新股民入场的人数增加而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两次大牛市都带上了券商: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683152(1).png

But,从20年开始,券商有点不太一样了。20年底大盘创出新高走势,恒生也纷纷新高,

基民股民跑步入场,而券商,甚至没有涨过12月份的高点,随后更是一路下跌。有人说是郭佳不想让大盘涨的太猛,也有人说有人控盘。从入门价值投资后,我对券商有了一种全新的看法, 我觉得券商其实也是有他独有的价值,是券商独有的价值驱动着他整个大趋势的波动,小范围波动,可以忽略不管他,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683210(1).png

目前券商正在经历一场由分散到集中、由经纪业务为主到权益管理为主的大转型中!转型是必然之路,转型成功与否就看我们发展的好不好了。我觉得,拿住现在的券商,就是在拿住未来的国运(我们能否发展的更好,经济能否转型成功)。

以前经纪业务的需求在于买股票的需求,在于入场的需求,而未来财富管理的需求,在于迫切避免财富贬值的需求。避免财富贬值,稍微懂一点货币时间价值的人都会明白,随着互联网使用频次增加,这种科普性内容会越传越广,甚至有些会贩卖财富贬值焦虑。而且只要基金开始向好,谁又不想去看似是提款机的股市或者基金捞一把呢?反正无知者无畏。

接下来我将全面分析券商由经纪业务转型财富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券商转型是必要的,是迫在眉睫的。

证券经纪业务已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稍微写点文章积累一点粉丝(比如一万粉)的朋友应该知道,会有那种券商里的销售人员找你帮忙推广开户,现在开户优惠已经压到万1.1了,可想券商的经纪业务竞争有多大。要知道09年那会佣金可是万13,万15.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696888(1).png

这也是为什么股民数量一直在增长,经纪业务却增长十分缓慢的原因:

证券经纪业务曾是国内 券商主要盈利来源之一,但在经过行业保底佣金放开,“一人多户”政策刺激和网上销户 的实施,行业佣金率下限不断被打破,佣金率已从 2009 年 0.133%下滑至 2023 年的 0.028%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697004(1).png

从 2017 年开始,券商开始发力财富管理业务,广发证券、华泰证券、中信证券、银河证券、兴业证券、中原证券等多家券商将经纪业务部改名或新设立了财富管理 总部

什么是财富管理?

要搞懂券商转型,首先咱得知道啥是财富管理。其实大概的意思就是他本身的名字,财富管理,管理财富,帮助大家管理财富。所以这是一个服务类的项目,对接的是客户本身。它是以客户为中心,将客户的资产、负债、流动性进行综合管理,投 资于权益类资产的金融服务,以帮助客户达到降低风险、实现财富保值、增值和传承等目的。

权益财富管理的链条上有三方——资金端、管理机构端、资产端

资金端——客户有哪些人?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684124(1).png

管理机构端——帮你打理资产的机构有哪些?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684217(1).png

资产端——你的财富将被投入到哪些地方?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684263(1).png

可以看到权益财富管理的机构有非常之多,而券商只是其中一种,但是别忘了公募基金很多都是券商的子公司,而公募和券商本身是两个最大的流量接口,所以综合来看,券商是权益管理发展最受益的一方。

券商财富管理会对客户进行分层:

大众客户一般需要普通的权益类投资工具,因为本身money规模不是很大

富裕客户更偏好分散风险,稳定,所以需要多种金融工具来分散风险

高净值客户需要分散风险的同时,还需要较高收益

并且较为富裕的客户都喜欢搞融资(只要跑赢融资利率就能赚差价)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697344(1).png

券商进行财富管理业务是有巨大的优势的:

1 首先是出色的资本市场投资能力:投资业务是券商的主营业务,其自营投资、资产管 理业务,以及旗下的股权投资业务、期货资管业务都对投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券商在 资本市场累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拥有一大批优秀的投资人员,具备了为客户提供优质 权益财富管理服务的先决条件。

2资产获取能力:券商利 用资本市场全牌照优势可以为客户提供交易、配臵、融资等全面的权益类财富管理服务。 作为股票市场唯一的发行承销机构以及金融产品买卖的主要中介,券商有跨一、二级市 场的业务范围,在权益类资产获取方面相对银行和第三方机构拥有更大的优势;同时, 券商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股权投资公司都可以为其财富管理业 务提供产品,权益类产品供给占比高。另外,券商业务条线之间高度协同,比如投行业 务可以为财富管理业务提供投资机会并引流客户资源和提供产品,形成一二级市场业务 良性互动。

3强大的研究实力:券商拥有全面的宏观、行业和公司的研究体系,可以为零售 端客户提供类机构的研究服务,实现定制化的财富管理服务。同时其研究能力结合专业 的复杂量化模型的开发能力,可以为产品设计、产品创新以及产品定制提供支持。

4优质的客户基础:尽管券商的客户基础没有银行庞大,但是券商的客户都是有 一定权益投资经验且财富规模可观的客户,对财富管理和投资风险的接纳度更高

财富管理未来能否发展,取决于什么?

我认为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1 股市的发展(这点必然最重要)

2 新增投资者(新宣韭菜)

前面两点是基于流量来考虑,后面两点是基于人的需求来考虑: 3 房地产市场金融属性削弱(未来随着房产税实施,会弱的)

4 中等收入人群占比的提升(这是符合国家意志和政策的)——这一点也可以归为经济的成功转型或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1 股市的发展

股市是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它在金融里面被称之为二级市场。有二级就有一级,所谓一级市场,是指发行最开始股票的市场,就比如一个新创立的公司,它要经过几轮融资,他所在融资的那个市场就是一级市场。一级市场没有像上交所或者深交所的这种实体交易平台,只是一个称呼。一级市场提供可供交易的股票(你可以理解位印钞机),而二级市场提供交易股票的平台(你就理解为钞票流通的市场)。

大家都知道,流动性越好的地方,股票的暂时性估值会越高。比如港股和A股,港股的券商估值普遍大幅低于A股的券商。港股券商一般几倍的PE,而A股的券商一般二三十倍PE,差距好几倍,为甚么?你看看港股的流动性和A股的流动性就知道了。流动性越高的产品越容易出手,越容易卖掉,它的风险要更小,所以估值要更高。(并不是说PE低就代表估值低,这是两码事)。所以作为二级市场的股市,会提高股票本有的价值,而大家就更愿意发股票融资了。如果没有二级市场,一级市场的公司无法获得足够的融资,银行又不会借款给他们这种初创公司,等待他们的只有破产。所以二级市场一定是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市场,没有它,谁也别想好过。

一般整体股市的估值用股市总市值/GDP:

我国的GDP总量逐年上升,而股市今年又跌回了原点,总市值/GDP不到80%

一般到100%是合理水平,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685419(1).png

2新增投资者:

为什么说新增投资者非常重要,因为我国的市场,居民资金占了63%

从去年有一种声音频繁出现——A股未来要去散户化

我其实不太认同,因为大家都跑去卖基金,但是啊,你看看他们买基金是咋买的。基金都能搞个饭圈,捧几个明星出来,你觉得他们会老老实实,跌了定投,涨了不动吗? 所以虽然是机构投资,但其实买卖仍然是散户在买卖。本质上仍然是去不了散户的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685580(1).png

所以,新鲜韭菜还是很关键地。新鲜韭菜才能带来足够资金,来对接获利盘嘛。说白了,股市这个也是个击鼓传花游戏,最高点传出去的人,就会获利。

我国股民已经从2015年的2.5到了2023年的5.5亿,增长了足足三亿。未来还会持续增长,我相信00后和90后不会不眼红大盘的上涨的。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685896(1).png

3 房地产市场金融属性削弱

住房不炒已经喊了很多年了,可以说15年那一波是房地产行业的主升浪。到现在房地产税试点,标志着地产金融属性的周期拐点已经来临。我国谨记美国08年次贷危机中房地产泡沫带来的经济危机,未来地产的金融属性必定会随着房产税的来临而大幅削弱,目前除了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房产有投资价值外,大多数地方房产都会面临跌价。

而流出房产的这些资金,需要有一个地方承接。因为他们是最迫切希望避免资产贬值的那一部分人,股市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

另外,在我国快速发展的二十年里,房地产是我国经济的火车头,每年GDP有35%都是地产和地产产业链贡献的,所以未来产业升级转换也是让经济从房产拉动到科技制造拉动的转换。而科技制造需要大量融资,股市是一个非常好的融资平台。

居民资产配臵的方向其实就是 闲臵资金的流向,经过金融市场这一中介,最终流向融资端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中各 个产业对融资方式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产业结构会影响金融市场的结构,从而影响居民 资产可以配臵的方向。在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下,工业企业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扩大 生产规模所需资金可以靠向银行抵押资产获得,这时整个社会的融资方式以银行信贷为 主,居民资产配臵也是高配地产和现金固收类,低配权益。

但是随着经济体从工业时代 走向信息时代,主导产业从工业转为消费服务业,这类新兴产业一方面以知识产权和人 力资本为核心资产,基本没有可以用来向银行做抵押贷款的固定资产,另一方面刚刚兴 起,规模较小且没有稳定的盈利,银行主观上也没有动力将贷款从大而不倒的工业企业 转向风险更大的小微企业,因此这部分产业的融资需求只能由无需抵押且风险偏好较高 的股权资金来满足,整个社会的融资结构也会从以银行信贷为主导转变为以股权融资为 主导,居民资产也会转向权益市场。

而我国产业结构化升级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的。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692106(1).png

4 中等收入人群占比的提升

中等收入人群会随着国家经济的高质量转型发展而逐渐提升,政策和宏观双重支持,你觉得会小吗?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692483(1).png

基金和金融产品代销是目前财富管理初具雏形的一个业务,不过它归在券商的经纪业务里。基金代销收入可以拆分为前端销售收入和尾随佣金分成两个部分。前端销售收入就相当于是流量收入,平台帮基金公司卖多少,就分多少手续费,这部分是面向消费者收取;尾随收入相当于基金发行公司给平台的维护费,让平台帮忙维护客户(引流等)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698187(1).png

我们按照21年一季度基金销量来看(大家应该知道去年一季度基金销量有多疯狂吧)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697700(1).png

可以看出目前仍然是银行代理基金的规模要显著高于券商(但是银行体量多大啊,而且客户贼多。券商目前最大的体量如中信也就1W亿资产)。其实这种现象目前也可以理解——因为大家会觉得在银行买要安全一些,不过像东财的天天基金和蚂蚁金服正在打破这一僵局,未来我认为随着人们对于券商更加深入的认识,银行的代销份额会逐渐流入券商平台。

那么未来哪些券商可以受益?

目前来说,头部券商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速度之快: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698527(1).png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698508(1).png

我认为,未来经纪业务会逐渐集中,小券商要么被并购,要么逐渐被这个市场淘汰(未来是一个非常拼资源的时代,小券商会因为没有各种资源而被淹没)。而随之而集中的,还有客户资源。客户资源有了,开发财富管理客户还会太难吗?

而东财可是拥有顶级流量接口的公司啊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692494(1).png

东方财富真正的价值:

很多人只知道东财是A股唯一一家互联网平台+券商的公司,可以明确的和券商与独立的第三方平台如同花顺、通达信划开界限,但我觉得不是所有人都明白东财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哪里。

有人可能会说股吧。说实话,我觉得东财的股吧相对于雪球这种独立第三方来说,真的做的太烂了。我认为东财真正的竞争力在于它的资讯提高服务(各类公司信息、研报等)与经纪业务的融合。这么说吧,想开户的人,找券商开户,发现东财的讯息很丰富,于是讯息丰富与否成了开户这项服务的质量水平标准,东财在相比其他独立第三方和券商本身平台来说,就有了很大的竞争力。而想要资讯的人,想着方便,有可能直接再在东财开一个户(一个人最多开三个户)。也就是说,东财的现有业务模式,可以双向导流。

而流量,是未来券商行业必争的资源。别说未来了,就现在,各大券商纷纷建立自己的交易APP,打造各种业务,为的是啥?还不是流量。因为流量决定了后续开发财富管理业务的天花板,也是开发财富管理客户的关键所在,是前提条件。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771146(1).png

东财最大的竞争优势就在这里——APP方便简洁,功能丰富齐全,它不仅吸收流量多,而且用户留存率非常高。未来开发财富管理客户就非常的方便,只要销售人员不傻。天天基金的理财产品代销量是可以和建设银行比肩(二者基本相同),是支付宝代销量的65%(支付宝啊喂,支付宝特么的,韭菜种植基地,全是人)。可以想一下它的有效用户量有多少。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771284(1).png

此外,东财 在有流量优势的情况下,仍加大研发,为的就是提高用户体验,留住流量:

21年的研发费用增速高达91.3%

C:UsersHPAppDataLocalTemp1648814836(1).png

研发主要用于:

1东方财富多媒体智 能资讯及互动平台 系统研发项目:构建完整自媒体互动社区生态体系,进一 步完善涵盖财经、股票、基金、外汇、商 品、债券、保险和理财等金融专业领域的 自媒体互动平台以 提供更优质的互动服 务支持,提高公司产品及服务 能力,提升用户体验

2东方财富全球化综 合市场行情数据极 速云平台:东方财富全球化综合市场行情数据极速云 平台接入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的各类行情 数据,并最终对用户提供极速、稳定的基 础行情服务和增值行情服务。投入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极速、稳 定的基础行情服务和 增值行情服务

3 东方财富产业数据 管理平台研发项目:布局从数据到决策的一体化投研系统,深 度挖掘金融机构用户全方位的需求。(为挖掘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