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反思P2P:从遍地开花到完全归零

2023-07-16 02:20:30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反思P2P:从遍地开花到完全归零

机构一致看好股市行情,2023年谁是最强风口?布局窗口期来临,立即开户,抢占投资先机!

来源:泽平宏观

文:任泽平 方思元 梁珣

11月27日,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表示,互联网金融风险大幅压降,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由高峰时期的约5000家逐渐压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归零。

2012年起,我国P2P平台开始野蛮扩张,高峰期运营平台约5000家。但是由于监管真空,非法集资、诈骗等乱象层出不穷,P2P行业共经历三次暴雷潮。监管清退至今,P2P网贷平台数量已完全归零。在短短不到十年时间里,P2P从遍地开花到完全归零,导致居民财富流失,金融风险加剧,教训深刻,值得反思。

摘要

P2P本质是信息中介,与作为信用中介的传统金融机构有根本区别。P2P交易模式诞生于欧美,本来仅是针对特定范围的小众商业模式,但是2006年传入我国后,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有所变质。总结P2P在我国发展的教训,一是监管缺失、商业模式异化,二是P2P商业模式天然存在缺陷,难以持续。

我国P2P商业模式:偏离信息中介,劣币驱逐良币。国内P2P业务模式主要分两类,1)正规的信息中介,只对借贷双方进行信息匹配,以拍拍贷为代表;2)违规的类信用中介,包括担保模式、超级债权人模式、类资产证券化模式等,共性均为资金池方式运营,背离信息中介职能,存在期限错配、自融、庞氏融资等多种违规操作。震惊行业的“P2P第一大案”e租宝、善林金融案等,均为异化的类信用中介,单笔涉案规模均超百亿水平,受害投资者超过百万人。由于行业监管缺失,大量P2P在发展过程中以类信用中介模式冲规模,挤压正规信息中介生存空间,劣币驱逐良币,导致风险快速积聚。

P2P商业模式存在天然缺陷,可持续性较差,存在道德风险。美国P2P平台Lending Club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一度成为全美第一,但是2016年至今生存难度同样加大。首先,信息中介模式本身可持续性较差,依靠交易佣金的盈利模式驱动平台扩大业务规模,但是佣金收入难以覆盖冲规模带来的管理、开发费用成本。其次,模式天然存在道德风险,平台有违规改善盈利的内在动力,2016年Lending Club管理人违规借贷2200万美元以改善利润,2018年Sofi平台夸大其贷款再融资收益、客户收益率以吸引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