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中国金融》|共同富裕的公益金融农行实践

2023-07-18 02:52:17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中国金融》|共同富裕的公益金融农行实践

农业银行主动切入公益金融服务。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始终将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作为主责主业,农业银行的金融服务覆盖了广泛的客户群体,包括8.6亿户个人客户和836万户对公客户,可以有效联结三次分配链条上的各个节点,在发展公益金融上具有独特优势。农业银行切实履行大行担当,充分发挥“支农”基因,锚定三大核心需求,着力提升公益金融服务水平。一是高收入人群的回报社会需求。当前,中国富裕阶层和中产阶层持续发展壮大,慈善捐赠主体已覆盖大部分社会群体,特别是中国企业家群体快速成长,在富起来以后,主动见贤思齐,参与公益事业。由于该群体参与三次分配的资金量较大且往往具有个性化需求,更需要慈善信托、家族信托、私人基金会等金融产品工具和定制化的综合慈善规划方案。二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需求。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可以改善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增强企业社会信誉和公信力,2023年,46%的中国500强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前100强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比例高达80%,企业参与公益慈善事业需求强烈,但也急需相关平台渠道、专业辅导、路径规划和服务支持。三是公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当前公益组织快速发展,2023年底仅在上海市登记的公益组织就有440余家。公益组织开展捐赠和实施救助的项目以资金方式运行为主,财税及金融已成为公益组织发展的核心问题,需要金融机构提供一揽子综合服务和金融赋能方案,从而使自身聚焦慈善事务本身。

农业银行拓展公益金融、服务共同富裕的创新实践

针对上述三大需求,农业银行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以服务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坚持创新引领,积极主动作为,不断加大公益金融投入力度,增强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助力推动三次分配。

丰富完善公益金融产品和服务工具。针对个人客户,农业银行搭建“幸福心愿树——个人/家庭慈善服务”,从客户公益心愿出发,紧扣家庭亲子关系、公益教育、财富传承等需求,吸纳具有公信力的公益基金会和商协会联动合作,提供慈善信托、公益活动参与等服务,培育家庭公益梦想。针对对公客户,农业银行还将推出“公益星火——企业慈善服务”,通过对企业慈善需求进行调研分析,提供公益专项基金、公益基金会等多种慈善服务模式,结合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战略规划,助力企业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的塑造。目前,部分公益金融拳头产品推广已初显成效。农业银行在2018年落地首单慈善信托后,已连续四年落地慈善信托,总规模同业领先,涵盖了医疗、教育、科研等多个领域,并在组织形式上不断创新,同时以农业银行首单家族信托为素材制作发布了品牌微电影《遇爱》,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23年农业银行专门推出了“沁”系列慈善信托品牌,通过“沁人心脾”的理念,弘扬公益慈善精神,以吸引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