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成都武侯:有事商量办,社区更美好》系列报道之七 专家把脉:“烟火武侯”的全过程基层民主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2023-07-18 19:05:01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编者按】

2023年11月,“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被首次提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复杂的城市系统中,社区是人民直接可感知的空间,能反映人民实际需求,传达人民真实声音。社区是治理体系的末梢,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切入口。

近年来,成都市武侯区在深化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聚焦治理的痛点堵点,创新多项制度机制和平台载体,探索基层治理体系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样本。

在此背景之下,央广网开设《成都武侯:有事商量办,社区更美好》栏目,通过系列报道,深入阐释“大”城市与“小”社区这一基层治理辩证法中所体现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武侯实践。

“每有大事,必相咨访。”中国文化历来就有“有事好商量”的传统,小到家庭、邻里,大到一个单位、一个国家,在涉及群众的事务上,往往通过“商量”的办法解决问题。

在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大背景下,《成都武侯:有事商量办,社区更美好》栏目的推出,旨在探索基层治理体系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样本。

该栏目历时一年时间完成,央广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对武侯区内数十个社区进行调查及相关情况了解,对深化党建引领基层群众自治、创新信托制物业治理机制、社区保障资金、“微网实格”治理体系、全龄友好社区建设等主题内容进行深度聚焦,挖掘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系列创新之举和重大成果。

中共成都市委社治委副主任江维表示,《成都武侯:有事商量办,社区更美好》栏目期期精彩纷呈,有细节、有深度、有态度、有价值,从不同的问题视角来探寻如何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武侯社区实践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江维表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主需要建构,更需要培育。“这一系列报道,让我们看到武侯区深入生活、深入民生、深入民心,从老百姓的生活和参与的日常中为我们展现了培育民主、实践民主的创新探索,通过在不同基层治理场景中创设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安排,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使民主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成为老百姓公共参与的行为习惯,人们在社区获得在这个城市生活的安全感、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成都武侯:有事商量办,社区更美好》栏目开栏以来,受到学界的众多关注,多位专家学者予以点评和指导,系统梳理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锦城社区召开微网格员坝坝会

将“三高联动共进”融入基层民主

“‘有事商量办,社区更美好’的‘武侯实践”,从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托制物业、基层群众自治、社区保障资金等关键问题入手,探索了惠民生、聚民心的城市基层治理有效途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社会治理实践样本,是探索以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夯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基础基石的典型范本。”四川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姜晓萍表示,从“武侯经验”管窥基层民主,它既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构成要素,更是加快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驱动因素,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具体来看,“武侯经验”有三大特征。

一是党建引领的基本要求。信托制物业实践和微网实格推进中,武侯区都将党建引领作为的基层治理的最大推动力,从党建引领的制度优势出发挖掘基层治理资源、凝聚基层民主共识、推进基层民主参与,提升了基层民主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二是治理逻辑的有序开展。武侯区的基层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治理的逻辑,从参与、互动、协商、合作四个层面来推进基层民主参与,搭建了基层民主的实践平台、实践场域和实践资源,推进了民主参与的社会化、生活化和个体化,提升了居民参与的动机与动力。

三是持续优化的质量思维。武侯区的实践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融入到基层民主的参与之中,以质量的思维不断回应治理问题、优化治理方法、提升治理效能,强化了民主的质量属性,扩大了民主的治理效益。

▲晋阳街道吉福社区“共享奶奶”和孩子们

“烟火武侯”的全过程基层民主实践颇具启发意义

“民主政治,近在人间烟火深处。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具有广泛性、直接性、日常性和制度化等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城市社会学研究室主任肖林表示,在各地基层民主实践中,武侯区多年来秉持“需由民提、事由民议、策由民定、财由民理、效由民评、权由民用”的民主原则,把民主制度程序运用到基层治理的全方位领域、贯穿于全过程环节、落实在全人群参与的具体实践上,有效保障了广大居民在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充分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肖林认为,武侯区统筹协调、改革创新,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保障,以改善民生为发展依归,以深化自治为坚实根基,以还权赋能为实现路径,以扩大参与为着力重点,扎实推进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表达,形成了具有鲜明武侯特色的“烟火里的基层民主”。

剖析来看,一是发展基层民主时优化存量与培育增量并重、居民自治和业主自治共进。就存量而言,通过常态化居民议事会制度和多样化议事协商平台对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做有益补充,以社区保障资金的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为重要杠杆撬动居民自治参与;另一方面,以院落自治模式细化充实居民自治,形成社区-院落两级居民自治平台。就增量而言,积极探索创新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通过设置业主共有基金、实施参与式开放预算、搭建多方议事协商平台等手段落实全体业主的共有物权和共同管理权,实现业主在小区治理中真正“当家作主”。

二是以纵向“双轨建设”和多方“双向奔赴”来促进上通下达、扩大社会参与和增进居民互益。武侯区依托楼栋长力量建立完善“微网实格”体系,使之成为自上而下的政府“治理之轨”与自下而上的居民“参与之轨”的微观结合点。在社区党委领导下,专业力量和社区居民等相结合的社区规划师制度扩大了社会参与渠道,也丰富了基层民主协商形式;“共享奶奶”、“智慧妈妈”和“社区+文创”等公益创新品牌项目增进了不同年龄居民群体之间的共情互益,多方不同主体彼此连接、“双向奔赴”和“美美与共”,形成社区共治合力并共享治理成果。

三是在极具烟火气的生活中,以发展基层民主促进社区民生问题解决,以回应民生需求带动基层民主发展。在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社区养老助老、青年创业就业、邻里互助托育、老楼加装电梯、小区环境整治、社区空间微更新等诸多民生热点问题和民生服务项目中,武侯区始终将基层民主发展寓于民生福祉改善之中,使两者互为目的和手段,形成了互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肖林表示,“烟火武侯”的全过程基层民主实践颇具启发意义:让发展基层民主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群众自治的“正确打开方式”,让居民在社区公共事务治理全过程亲身参与中成为具有民主素养和民主能力的社区主人,让基层民主因其广泛真实有效而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和生活方式。总结来看,就是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社会运转起来、持续下去。

▲天府金花小区信托制物业后置营造项目结项活动

回应城乡基层治理的“真”问题

“聚焦基层治理的底层逻辑,识别并回应基层治理的‘真’问题,尽管工作难度大、治理成效周期长,但却更能提高治理质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刘伟说。

在刘伟看来,武侯区作为成都市的主城区之一,在城乡基层治理领域敢于下深水、探实路,聚焦到了基层治理领域的几个“真”问题,大胆寻破题之路,所累积的经验,不仅限于超大城市治理,对西部地区多元多样的基层治理形态都具有提示作用。

一是在理顺体制机制上大胆突破。受益于成都市2017年组建的市、区两级党委下设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试图解决基层治理中“九龙治水”问题,至今这套机制仍在不断探索完善。二是在激发社会活力的路径上大胆突破。对于基层社会而言,如何在既巩固和密切连接政社关系,实现对基层社会的再组织的同时,还能保证最大程度的社会活力与基层自治?对此,信托制物业成为一个重要的探索示范。三是在保障基层治理的措施上大胆突破。社区保障资金与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是成都在高质量供给基础公共服务基础上,提供增量性、精细化的差异化公共服务的重要基层治理创新,武侯区又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社区合伙人、社区社会企业等机制。

“这几个方面,均在不同面触及了基层治理的底层逻辑,助力基层工作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同时,还促进了基层社会的良性运行与稳定发展。”刘伟表示。

▲龙井社区召开居民议事会

武侯创新实践具有样本意义

在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中,武侯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积极开展“大家事、大家议,有事好商量”,形成了“社区+院落”两级居民协商议事平台的实践。

对此,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孙宽平表示,武侯区的创新实践,在推动基层党组织增强引领作用、提高街道社区议事协商能力的同时,也充分拓宽了居民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调动了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促进了社区协商议事平台的搭建、自治协商议事规则的形成,培养和提升了居民的自治能力和居民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从而健全了党建引领、政府治理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机制,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参与社区治理的生动局面。

“因此,武侯区社区协商民主的治理实践,不仅是适应本地实际的探索创新,还具有样本意义。”孙宽平说,梳理武侯实践的生动案例,可以从中得到非常值得思考的启示。

一是基层协商治理,必须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才能使居民形成持久参与积极性。在信托制物业的探索实践中,社区小区院落自治民主协商治理逐步深化,始终贯穿以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以回应居民日常急需“小切口”难题入手作为推进社区治理着力点。事实上,信托制物业管理服务模式从理念的提出、机制的形成及其实践推广过程,都把坚持问题导向贯穿发展始终。信托物业的实施,使业主真正能够行使小区主人的权利和责任,提高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这一举措具有牵一发动全局的效应,从而推动了社区协商治理实践的不断深化。

二是社区协商治理,要以党建引领、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才能培育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武侯区社区发展治理专项保障资金的使用过程成为这一启示的生动实践。社区保障资金作为成都市委市政府给居民的一笔福利,明确社区保障资金是由居民自己做主的民生资金,按照“村财村管、居财居管”“民事民定、自下而上”原则使用,专项用于社区公共服务和社区发展治理项目。这一原则的确定和多年的运行实践,使这笔资金的使用成为推动共建共治理念深入人心、基层治理群众基础不断夯实的有力抓手,也成为群众积极参与的重要议题,搭建“社区+院落”两级居民协商议事平台的双向互动,从而在实践中创新形成了“组织细胞化、管理民主化、服务自主化”的“三化”院落居民自治模式,激发“居民自治”最大潜能,促使居民形成“主人翁意识”和积极参与小区事务的自觉行动。

三是社区协商治理,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武侯区在推动基层协商治理中,注意问需于居民,并善于从居民需求反映中形成公共议题,然后引领各方和居民经过协商,确定社区治理的重点。如吉福社区的“共享奶奶”项目,通过共享奶奶们负责孩子们的接送、课后辅导、餐食保障等工作,在有效缓解年轻双职工家庭的焦虑和工作负担的同时,这一工作也促使对社区老年人的关爱帮助行动的落地落实,有效促进了“老有所为”“幼有所托” “家+睦邻”三效统一, 实现邻里相融的共治格局,从而以社区赋能、长者供能、家庭反哺方式形成社区自主的“老小”志愿者互助模式,激活社区的主体,创新平台和载体,建立相关机制,助力推进全龄友好包容社区建设的机制搭建。

四是基层协商治理,必须务实有效,让居民群众可感知可参与。在基层治理实践中,武侯区着眼楼栋、单元进一步划小治理单元,形成社区总网格、片区一般网格、楼栋微网格“三级划分”和专属网格“自主划分”,即“3+1”“微网实格”治理架构体系,实现基层治理全覆盖、精细化。其要义在于,深化党建引领,打通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居民的最后100米,汇聚“微力量”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对居民群众来说,“微网实格”治理,意味着更为便捷的诉求反馈渠道、更有温度的服务;对基层治理而言,“微网实格”治理,则意味着更为精细化的社区治理、更为精准化的服务水平。

▲锦城儿童友好社区天文馆活动现场

谱写“微治理大发展”的武侯篇章

“民主的要义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诉求为工作出发点,坚持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工作着力点,坚持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与发展格局为落脚点。”四川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郭祎认为,武侯区探索的“五步工作法”值得肯定:一是多渠道收集问题,确保群众诉求全面真实;二是多方参会民主议事,确保解决方案科学有效;三是议后严抓问题落实,确保问题办理高质高效;四是及时反馈办理结果,确保在反馈过程中凝聚民心;五是事后集中评议,确保办理效果群众认可满意。

郭祎总结称,武侯区坚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和主张转化为“以民为主、由民作主、助民成主”的生动实践,这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一是创新信托制物业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治理实践。一方面,信托制物业在实行共有基金“双密码”账户管理的基础上,研发了信托物业信息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每位业主都可以随时查看每笔收支账目、财务凭证。居民最实际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通过巧妙的制度设计得到了“放心的解决”;另一方面,信托制物业模式创立了监察人制度,实现多元协同共治。将社区、小区党组织和居委会以及聘请律师、会计师等作为监察人,将其写入信托物业合同,明确其享有与业主同等监督权,既可监督物业公司履职,也能监督业委会行使权力,同时打通了党组织、社会主体参与小区治理的制度化渠道。

“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与信义制度联通融合,克服了多元碎片化的弊端,将‘一核协同共治’作用于社区权力,确保社区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居民的民主权利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郭祎说。

二是基层群众自治夯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社区根基。武侯区“234院落居民自治”工作法,即搭建“社区+院落”两级居民自治平台,创新实践“组织细胞化、管理民主化、服务自主化”的“三化”院落居民自治模式,为院落自治组织提供“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和有地方办事”的综合支持。

在郭祎看来,与其说该工作法是一种基层治理创新探索,不如说是一种基层民主实践的优化探索。紧紧围绕“办事”做文章,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激活社区自治的本源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社区保障资金以“财由民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郭祎认为,武侯实践为人口高密度、多老旧院落的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如何用“小钱”办“大事”提供了重要经验。

武侯实践可以概括为“三专”特点:一是专项化。社区保障资金是由居民自己做主的民生资金,按照“村财村管、居财居管”“民事民定、自下而上”原则使用,专项用于社区公共服务和社区发展治理项目。二是专业化。武侯区出台实施了社区保障资金管理规范、激励规范、使用流程等相关标准,明确了资金使用按照意见征集、议事会议决、社区组织实施、监委会监督、居民评议等步骤开展,确保社区保障资金使用民主管理、民主使用、公开透明。三是专门化。顺应老龄化发展形势,为老年人量身打造专门的“1+2+1”方案,即1名党员志愿者和2名邻居志愿者服务1位困难老人,项目为社区老年居民提供身体健康义诊、精神文娱服务、比邻生日会、比邻手工坊、全民健身趣味运动、防诈知识传递等服务,既提高了老年居民的安全健康意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扩大了空巢老人的人际交往圈,合力构建了“幸福社区,比邻助老”的服务路径。

“三专”的核心是确保“把钱花在刀刃上”,既做到了有钱做正确的事,也在此过程中完善了社区治理体系和加快构建了社区治理共同体,更进一步深化了社区居民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四是微网实格通过小区“微网格”撬动基层“大治理”。武侯区探索的以楼栋长为微网格的“落地落细”探索给出两点重要启示:一是要通过“择优”把社区居民中的积极参与者充分调动起来,让身边人管身边事、大家事大家管。二是要通过“创优”把积极参与者的热情切实转化为服务群众的本领。武侯实施了楼栋长身份“一证亮明”、微网格“一图全览”、队伍“一表全清”、民情“一册掌握”、信息“一栏全知”等“五个一”工作标识的统一,让楼栋长在信息上传下达、解决居民难题及应急事件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以规范化保障创造治理成效,以统一化强化微网格的实践效能。

五是通过全龄友好让社区凝聚推进民生实事的强大合力。全龄友好就是美好社区的重要体现,客观上必须瞄准痛点和解决难点。在重视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方面,武侯进行多个创新,一些社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请了专业社工和医务工作者对残疾儿童、困境家庭儿童等提供家庭教育普惠、家庭治疗等服务。比如,锦城社区建成全国首批儿童友好社区,全方位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陆坝社区形成了“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粮油全供给”的“陆坝待遇”保障体系。总之,重视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是社区大事,需要进一步在提高认识、健全机制和培育专业化的服务队伍上下足功夫。

六是通过幸福微格让微光成炬、温暖民心。在武侯区,微网格治理着力打造民情民意“直通车”,以“微心愿”为撬动点,让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