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电子后视镜正式“上岗”,产业链加快导入步伐

2023-07-19 06:30:39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电子后视镜正式“上岗”,产业链加快导入步伐

从7月1日开始,《机动车辆 间接视野装置 性能和安装要求》(GB15084-2023)正式实施。自2023年12月29日这一新版国标发布以来,电子后视镜(摄像机-监视器系统,即CMS)的市场氛围空前高涨。才上市不久的广汽埃安昊铂Hyper GT、吉利路特斯ELETRE,以及更早一些面世的北汽魔方等车型都传出了(在新国标实施后)将电子后视镜列入配置表的消息;商用车领域更不乏比亚迪K9、柳汽乘龙H7、陕汽X6000等“尝鲜者”。此外,还有不少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同样对电子后视镜的应用给予高度关注,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相关筹备。

随着新国标的正式实施,企业对电子后视镜的态度由“暗度陈仓”变为“明修栈道”。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配装电子后视镜的车型会陆续上市交付到用户手中;而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其市场渗透率也将持续走高。

电子后视镜正式“上岗”后,未来之路一片光明景象,但市场的启动肯定要经历一个过程。对于整个行业来说,电子后视镜的应用推广需迈过几道关?将面临哪些挑战?还有什么功课要做?

01

优势明显 消费者适应不难

相较于传统的光学后视镜而言,电子后视镜的优势令人“难以拒绝”:风阻系数大幅降低,伴随而来的是能耗的减少和续驶里程的增加;视野盲区更小,视野范围更大;夜间行车光线、图像感受更优,也让整车外观耳目一新……但客观地讲,理论是一回事,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才是决定电子后视镜口碑的关键,更关乎其实际的市场应用前景。

“电子后视镜与传统玻璃后视镜在清晰度与景深方面是有差异的,这一点很容易被消费者察觉到。现阶段,对于驾驶员而言,首先需要适应的是观察位置的改变;其次是显示器成像与玻璃反光镜在质感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景深带来的对物距、物速的判断。从我们积累的数据看,驾驶员一般用一周至半月的时间即可适应。”上海豫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付兵凯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

“电子后视镜显示器位置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它的调整涉及很大一部分车内内饰件的布置。电子后视镜显示器的摆放位置不佳,通常是影响消费者使用体验的首要因素;而不同车型驾驶位不同的坐姿、坐高,车内零部件的种类、数量等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华阳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华阳通用总工程师、汽车电子技术研究院院长陈卓向记者介绍道,“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是我们作为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永恒课题,在电子后视镜这一新兴领域也是如此。根据公司目前掌握的市场调研结果,约有70%~80%的驾驶员对电子后视镜的应用‘无感’,也就是说无需进行额外的适应过程。伴随电脑、手机的普及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消费者,对电子后视镜接受起来更快,本质上它与电脑、手机的显示屏类似,都是通过显示器观察图像、接受信息。当然,也不能忽略的是,仍有一定数量的消费者已经习惯了传统光学后视镜的存在。”他表示,华阳通用一直以来都在与整车企业不断沟通,逐个环节探讨改进的可能,尽量削弱电子后视镜(相对传统光学后视镜)的感官差异,从而保证消费者能以最短的时间消除陌生感,进而体会到新产品的独特优势。

“虽然电子后视镜的图像清晰度,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车载显示器和摄像机的分辨率,但在恶劣天气、黑夜视场环境下的呈现要优于玻璃反光镜,节能减排的意义更是后者无法比拟的;此外,视频的二次利用,比如AI算法的赋能,传统玻璃后视镜也无法做到。”付兵凯指出,可能在体验方面会存在部分消费者的个体差异,但电子后视镜的综合功能、性能的优势更大,“从全球角度来看,国内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热衷和接受度较高。电子后视镜并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和熟悉过程,因此我们对消费者辨识、选择好产品、好技术解决方案的能力毫不怀疑。”

02

划分阵营 车企真实态度不一

除了用户的认可外,电子后视镜“上岗”的另一关卡在于整车企业的态度。新国标发布后,行业内一片叫好之声。然而,态度上的热情能真正转化为实际的市场订单吗?究竟哪些因素影响着这些下游客户的选择?

“整车企业对任何新技术的应用都有自己的统筹考虑。根据观察,目前国内车企在对待电子后视镜的应用上,可以粗略划分为‘尝鲜派’、‘纠结派’和‘观望派’三大阵营。”陈卓进一步向记者解释道,“尝鲜派”已完成前期的一些验证、定点工作,开始紧锣密鼓地推出产品准备上市;“纠结派”还在权衡要不要、要在哪些车型上提供配置;“观望派”则按兵不动,静观着电子后视镜市场的发展情况。而在他看来,电子后视镜的用户黏性很强,用户一旦度过了适应期,开始体验并感知到新配置带来的优势后,它将迅速变成消费者购车选择时的必选项,没有此项配置的车辆,“印象分”就会大打折扣。这可能成为倒逼车企加速推进电子后视镜上车的一个驱动因素。

付兵凯向记者表示,表面上看,影响车企选择电子后视镜的因素之一是系统成本较高,但认识这个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纵观电子类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期成本都较高。这并非因为技术和暴利,而是车规级要求的特殊性抬高了产品研发和制造的成本;随着搭载量加大、产业链的完善,其成本必然会降到一个相对合理水平。”他称,“应该说,一款新产品带来的功能提升、性能改善与成本增加相比较后得出的综合性价比,将是判定其价值的最佳标准。我相信,汽车用户的评价和需求会最终左右车企的决策。”

“我们不妨用此前360°环视摄像头的上车过程做一个佐证。当时,这个配置的应用对于车企来说就是新增的一部分成本。不过,当消费者迅速发现这一功能带来的优势后,它就成为了必选项。”陈卓认为,“先发的整车企业因为产品迭代速度快,自然会积累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