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中国船舶专题研究报告:站在造船新一轮周期2023~2038的起点上 (报告出品方: 申万宏源 )1.序章:30年大周期拐点下,中国造船核心资产的崛起与价值重估造船周期跨度 30 年,是真正... 

2023-07-19 14:18:11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中国船舶专题研究报告:站在造船新一轮周期2023~2038的起点上 (报告出品方: 申万宏源 )1.序章:30年大周期拐点下,中国造船核心资产的崛起与价值重估造船周期跨度 30 年,是真正... 

来源:雪球App,作者: 未来智库,(https://xueqiu.com/9508834377/197418990)

(报告出品方:申万宏源)

1.序章:30年大周期拐点下,中国造船核心资产的崛起与价值重估

造船周期跨度 30 年,是真正周期长度超过研究员职业生涯的行业,在 2016 年航 运周期触底反弹后航运公司资产负债表持续修复 5 年后的今天,随着产能替代周期的临 近,碳中和影响下船舶动力技术以及能源燃料的变革,造船行业 15 年上行大周期已经 启动。

1996-2010 年是中国造船业依靠成本优势初步融入世界舞台的开始,在 2011-2023 年的去产能周期中,中国头部造船厂实现了技术的赶超,以中国船舶为主的头部船厂陆 续实现了 VLGC,LNG,豪华邮轮等高端船型的技术突破,在核心设备船用低速机领域, 通过对瓦锡兰低速柴油机业务的收购,中国造船业实现了低速柴油机的专利引进国转变 成了技术输出国,在 LNG 双燃料领域技术优势领先。个股方面,重组后随着江南造船厂, 广船国际的注入,中国船舶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迎来质变,但由于造船周期仍在底部, 中国船舶竞争力的提升尚未在利润表兑现。在 2023-2038 年这一轮新造船周期的起点, 我们有望一同见证中国头部造船厂从先导指标的订单量价,到利润,再到价值重估的过 程。

如果造船业转移到中国转移不出去会发生什么?上两轮周期下行的核心因素,在于 1970 年的日本,以及 2000-2010 年的中国船厂作为新进入者导致的过量的产能供应与 新船交付。当前土地、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后,中国仅头部造船厂具有扩产能能力,新 船厂大幅扩张可能性较弱,东南亚国家产业链完整性与中国差距明显,碳中和背景下对 船舶技术以及工艺的要求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如果东南亚国家在本轮造船周期中后段无 法大幅扩张,本轮造船周期头部造船厂盈利能力及持续性有望超过上两轮周期。

造船行业投资需要有动态思维,由于收入利润滞后新船订单 2-3 年,股价与新造船 量价的关联性远高于当期利润。年初至今,新造船价格刚刚上涨 30%,复盘过去几轮周 期,新造船价格一旦进入上行周期,造船价格高点是底部的 2-2.5 倍,而在原材料价格 上涨的同时,造船行业的利润率同步扩张。

2.三重周期叠加,新造船订单景气长周期拐点到来

2.1 历史复盘:需求、船龄、技术共同驱动强周期弹性

复盘全球造船行业,需求、船龄和技术进步共同驱动行业展现强周期弹性。 造船周期明显受到全球经济和政治周期影响,呈现经济繁荣扩张期和战争期集中造 船,战后和经济萧条期造船回落,消化上一轮运力冗余的强周期弹性。战争是早期造船 业形成交付高峰的直接原因。复盘历史,1915-1918 年造船小高峰主要是一战期间军备竞赛导致造船高峰。随着 1930s 经济危机,全球贸易下行带动造船萧条,造船量处于低 谷。1940-1945 年二战期间军备竞赛叠加一战期间船舶的老龄退化高峰,行业迎来一 轮新的交付峰值,峰值较一战提高近 200%,强化了行业的周期属性。

第三轮造船景气始于 1960s,并在 1970-1975 年形成新高峰,核心是全球贸易复 苏+25-30 年船龄替换+苏伊士运河关闭航运运力不足共振的结果。战后经济逐步复苏, 在 1960s 开始全球贸易繁荣,二战期间船舶 20-25 年的替换周期到来,叠加 1967 年苏 伊士运河关闭全球船舶运行效率下降,更推升了 1970 年代造船高峰。1970s 的船舶交 付量峰值约为 1940 年代峰值的 150%,进一步强化了行业的周期属性。此外,1970s 第二代集装箱船的装箱量和航速远超前代,各大船公司军备竞赛也助推了行业订单高峰。

第四轮造船景气周期从 1996 年开始,在 2007 年形成新高峰,核心是中国加入 WTO 全球化红利促进贸易需求爆发+25-30 年船龄替换+超大型集装箱油轮技术进步 共振结果。全球经济历经石油危机萧条之后,美国经济从 1994 年开始步入强劲复苏通 道,亚洲四小龙腾飞叠加中国向世界开放步伐加快,全球贸易量出现长周期繁荣特点。

叠加从 1998 年到 2014 年,燃油价格上涨 790%。为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燃油成本就 成了船公司降本增效的首要目标,而船舶大型化在化解和降低单箱运输的燃油成本上起 到了关键作用,也推动上游造船行业订单爆发。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从 4000TEU 到 8000TEU,最终发展到 19000TEU 以上,集装箱船的尺度在短短 20 年里扩大了近 5 倍, 单个集装箱运输的成本也下降了将近 40%~47%。马士基率先实现集装箱船大型化,取 得成本优势,排名靠后的竞争对手纷纷跟进形成军备竞赛,进一步推升了造船行业高点。 2007 年造船交付量高峰超过 100 万载重吨,超过 1970s 高点 3 倍以上。

复盘历史,我们能清晰看到需求、技术进步和船龄替代周期(25-30 年)主导行业 的周期起落,战争、政治事件等也对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需求景气周期期间, 部分国家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本国造船业崛起,加剧供给端竞争同时客观上也导致每一轮 造船泡沫产生。日本、韩国在第三轮景气周期抓住历史机遇,大力支持本国造船业形成 产能扩张,替代欧美成为全球领先的造船强国。中国则抓住第四轮景气周期,实现造船 业快速发展,才有如今造船大国的地位。 几大因素汇聚,导致行业的峰值不断推高,峰谷周期性不断强化的特点。站在 2023 年今天,我们有幸看到三重周期再度汇聚,造船行业新一轮景气周期有望拉开帷幕。

2.2 第一重周期:集运景气度传导至造船,干散,油轮有望形 成接力行情

航运周期已经领先造船周期复苏,行业十余年萧条期已经基本消化上一轮造船泡沫。 2023 年相较 2000 年,全球海运贸易量增长近 90%,新船交付量增长 98%,上一轮新 造船的泡沫历经十年已经基本消化完成。 克拉克森海运指数代表航运整体景气度,船厂手持订单代表船厂景气度,手持订单 上涨代表新接订单量高于交付,景气度上涨,船价易涨难跌;手持订单量下降代表新接 订单量低于交付,景气度下滑,船厂降价接单。

1996 年至今,航运周期发生了四个阶段。

(1)1996-2008 造船航运上行周期,运价与手持订单量同涨同跌, (2)2008-2016 造船航运下行周期,运价与手持订单量同步下行, (3)2017-2023,航运进入复苏周期,运价上涨。造船仍在衰退期,手持订单下降。 (4)2023 起:预计造船航运同步进入上行周期

中期看:集装箱,散货受益于疫情后码头拥堵,以及全球经济刺激。油轮,气体运 输船船舶运营受码头效率影响较小,受疫情影响,需求低迷。2023 年 Q3 起,集运景气 度率先恢复,带动新船订单 2023 年 Q1 起上涨。2023Q1 起,BDI 上涨,新船订单有 望于 2023 年起增加。如果疫情改善,油轮,气体运输船运输需求有望恢复,资产负债 表修复后订单有望增加,形成接力行情。

已经发生:集装箱引领新船订单,集装箱本轮疫情爆发使得全球物流供应链拥堵, 全球集装箱、干散货运价景气程度超预期。美欧主要港口拥堵导致运价涨幅超 5 倍,全 球船舶运行效率大幅下降,推动对新船订单需求的超预期上升。此外,船东利润修复, 资本开支能力和意愿重新强化,下游景气程度超预期已经逐步传导至上游造船行业。

价格传导原因:运价暴涨推动集运船公司盈利大幅修复,部分龙头公司加速下订单 赶超头部企业。集运公司过去竞争格局逐步稳定的核心因素是中小船东持续亏损,无力 造大型集装箱船追赶龙头公司的成本优势。目前头部公司加速下订单填补运力缺口的同 时,加快扩张运力,降低成本。

疫情趋势仍不确定,但集运公司利润修复,推动造船短期景气确定性强。集装箱景 气传导到造船路径清晰,短期已经验证。当前三大船型新接订单中,集装箱占比超过 50%, 且新造船价格已呈上升趋势,需求仍然强劲。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仍不明朗,但集运公司 利润大幅修复。

短期展望:散货订单有望接力

复制集运逻辑,散货船受 BDI 指数持续上升改善散货船东盈利能力,散货船订单下 一阶段有望接力爆发。淡水河谷增产拉长铁矿石运输距离,催生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