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深度从香港市场看中资券商国际化起点 外汇券商平台排名前十

2023-07-22 19:43:38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深度从香港市场看中资券商国际化起点

3)多币种债券市场发展迅速

香港债券市场起步较晚,70年代初香港企业开始发行私人债券,1971年至1974年香港国际地产和亚洲航空等公司发行港元债券后,1975年港英政府发行了第一只政府债券。90年代,随着香港经济金融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日益提高,同时在金管局香港债券市场发展计划的支持下,香港新增加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类似于短期国库券和国债),确保市场拥有大量优质的港元债券、作为流动性管理、投资及对冲工具。2007之后,一方面内地政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出台了系列政策推动香港人民币债券的发行,另一方面次贷危机之后,国际资本大量流入香港,两方面契机下,香港债券市场再次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香港债券市场发行的主要币种包括港币、美元和人民币,近年来日元、澳元、欧元等货币作为融资货币的发行也在逐渐增加。此外,香港债券市场和内地不同,没有银行间市场,交易都在场外交易市场进行(OTC)。债券投资的参与者也没有内地严格,虽然投资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但个人投资者,只要是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Professional Investor)均可参与。

由于OTC市场为主,香港债券市场规模比较难以统计,从交易所口径来看,新发行债券金额约1820亿美元,十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1%;其中,中国企业占到了债券发行的绝大多数,最近五年占比都保持在发行金额的75%以上。从币种来看,美元债券是最主流的债券品种,近五年占比均高于77%。但交易所统计的债券规模只是香港债券市场的一部分,从香港金管局下属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2017年除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以外的新发行港元债务工具的融资金额为3349亿港元,约为428亿美元,远高于交易所口径下港币债券发行金额的53亿美元。

从券商业务的角度,承销机构一般更关注亚洲除日本G3(美元、欧元和日元)债券发行量。具体来看,亚洲除日本G3高收益债券发行量从2007年的62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512亿美元,十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3%;其中中国企业发行占比从2007年的39%提升至2017年的65%。亚洲除日本G3投资级债券发行量从2007年的308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2262亿美元,十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2%;其中中国企业发行占比从2007年的15%提升至2017年的92%。亚洲除日本G3货币债券发行量从2007年的433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3346亿美元,十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3%;其中中国相关机构发行占比从2007年的5%提升至2017年的41%。

监管和竞争格局:分业监管、高度竞争

1)证券行业监管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督委员会(香港证监会)成立于1989年,是独立的法定机构,负责监管香港的证券及期货市场运作。其独立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运作,经费主要来自于交易规费和牌照费用。同时,证监会是香港负责监管金融及投资领域的四家金融监管机构之一,其他三家机构分别为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保险业监管局和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四家监管机构紧密合作,遏止金融相关违法违规及失当行为。此外,香港交易所也承担部分监管职能,是香港中央证券及衍生产品市场的运营机构兼市场发行人(包括上市公司)前线监管机构。

2)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的十类牌照

根据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规定,任何人士进行受规管活动必须向香港证监会申领牌照。获发牌照的团体或个人即为“香港证监会持牌人”。在香港,只要合法取得相应牌照即可从事相应业务服务,因此香港证券市场的中介服务提供商,不仅仅限于券商,同时其它任何机构例如银行、资产管理机构等都可以作为中介提供服务。

《证券及期货条例》订明了市场活动中10种类别的受规管活动,包括:

3)市场参与者众多

在香港这个自由市场中,按照牌照执行的分业监管下,证券行业各类业务均面临激烈的竞争。总的持牌机构数量从2012年3月末的2010家,持续增长至2017年末的2660家;证券交易商及证券保证金融资人(一号牌照+八号牌照)数量从2010年的831家增长至2016年末的1104家;取得资产管理牌照的机构数量从2011年的844家增长至2016年末的1348家(图46);联交所参与者(持牌机构,和国内的券商牌照最可比)从2007年的449家增长至2018年一季度末的637家,而内地券商数量同期仅为131家。可见香港市场参与者众多。

4)香港券商的分类

从设立机构的背景来看,香港市场从事证券业务的机构有三类:

一是国际投行/银行,包括美系的高盛、摩根斯坦利、摩根大通、花旗等;欧洲系的渣打、汇丰、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等;日韩系的野村证券、大和证券、三星证券等也曾经在香港市场风光一时,但近几年已经陆续撤离。欧美系的国际投行/银行虽然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金融危机后,也纷纷对香港业务进行了战略收缩。

二是香港本地券商,例如百富勤、新鸿基、大福证券等。但98年金融危机造成了香港本地大批金融机构的倒闭,包括百富勤证券。而大福证券、新鸿基金融也在2010年后陆续被中资券商收购。目前香港依然有大量本地券商,包括上市券商英皇证券、耀才证券等,但在国际投行/银行,以及中资券商扩张的挤占下,业务综合竞争力不高,业务偏重于经纪业务,市场占有率较低。

三是扩张迅速的中资背景券商:银行系的中资券商在香港布局较早,且受益于其庞大的客户基础,业务持续稳健增长,包括中银国际、工银国际和交银国际等。而券商系的中资券商, 2008年以前,前十家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进入香港市场的中资券商包括招商证券、申银万国、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国元证券、广发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和国都证券。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伴随着国际投行香港战略的收缩和中国资金向外投资的增加,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