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国家什么情况可以印钱,印多少怎么决定?印好的钱需要怎么样流入社会? 投资黄金基金收益如何计算出来的钱呢知乎

2023-07-24 01:46:23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国家什么情况可以印钱,印多少怎么决定?印好的钱需要怎么样流入社会?

4.29更。

没想到这篇帖子突然多了好多赞,谢谢大家。

再次强调几点:

文章尽量简化写成科普文,专业人士请绕道。

觉得我写得太简单的,麻烦请不要在评论区撕逼。

阴mao论者你们赢了。我表示打不赢你们,麻烦请不要在评论区撕逼。

因为我无论举出什么样的例子,摆出什么样的事实,你们都会告诉我:统计局造假,财政局造假,你naive,ZF的数据你也信。

最后欢迎探讨。

2.22更。

说一下我写这篇科普的初衷。

很多人都认为我们的财富被不明不白的掠夺了,被超发的货币稀释了。不错,这种现象客观存在,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央行/政府刻意为之的结果,而是收入分配、资源配置、以及资金洪流下资产轮动造成的。

所以,我希望站在一个偏宏观,以及更客观的位置来解释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一切。有了一些基础知识的铺垫,希望对大家理解经济周期、资产轮动,以及在未来选择合意资产有更好的帮助。

-------------------------------------------------

已更完。谢邀。相同类型的问题被邀了很多次了,所以决定系统写一写。

收藏大于点赞数是怎么回事,收藏的童鞋们,看我码字码得这么辛苦点个赞吧。

为了便于理解,这篇文章尽量简化写成科普文,专业人士可绕道。此外,坚称“银行的钱是政府的”、“国家可以随便印钱引发通胀”的人士请绕道,阴谋论者请绕道。

来来来,让我们打开上帝视角,看看国家货币体系怎样运作。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也就是说,中国人民银行,我们的央妈,是货币发行机构。

【第一部分】央行怎样发行货币,以及怎样流入实体

无耐心人士可绕过详述部分直接看结论

------------------------------------------------------------------------

详述部分

问题一:央行能够随随便便“印钱”吗?

答案是否定的。央行有一张资产负债表,货币发行(即你们理解的印钱),位于央行的负债端,每一笔负债,是有明确对应的资产的。以下是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公布的央行资产负债表:

这张表看起来有些复杂,让我们简化一下。

­

解释货币发行,这几个科目基本够用了。

一般来说,央行主要通过商业银行投放货币。

第一种情况:当国内企业获得对外贸易盈余/国外企业需要到中国投资时,需要将外汇例如美元,兑换成为人民币。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企业/个人向商业银行结汇,商业银行统一向央行结汇。企业和个人向商业银行结汇过程并不涉及货币发行(钱仍然在实体),而商业银行向央行结汇则涉及到货币发行。商业银行将外汇交给央行换取人民币,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为:央行外汇储备资产(资产端)增加,同时从印刷厂“借出”一批崭新的人民币,记为货币发行项下——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即商业银行存在央行的钱,也叫做准备金,派生过程按下另表)。这是2014年以前,外汇净流入时,我国货币主要的发行方式。简化一下:外汇流入,央行资产项下外汇储备增加,对应一笔货币发行增加。

第二种情况:但是随着人民币贬值预期提升,外汇开始持续流出,第一种情形不再是主要的货币投放渠道。那么就依靠第二种货币投放渠道——央行借钱给银行。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借给银行一笔钱并规定还款期限,这种工具可以是逆回购/MLF/SLF等等等等各种花样百出的工具。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体现如下:资产端对银行债权增加,负债端体现为货币发行项下——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上升,对应货币发行。

这意味着什么?每一笔发行出去的人民币都是央行的负债,一定要有对应的资产,才能有应货币发行。

第一个问题解释完毕。这个过程,发行的货币在央行资产负债表科目下体现为货币发行,用金融学术语是基础货币,也叫高能货币。

第二个问题,基础(高能)货币如何派生?

假设银行从央行处获得一笔资金,初始状态下,基础货币=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假设基础货币为B,存款准备金率为r(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0+超额存款准备金率r1),现金漏出率为m0

派生过程如下:

派生第一次:银行向企业贷款B,企业获得贷款后,取出一部分现金(比例为m0)保证企业运作,金额为B*m0,剩下的钱继续存回银行(B*(1-m0)),银行将存款的一部分存回央行作为存款准备金B*(1-m0)*r,还剩下B*(1-m0)*(1-r)可以用于贷款。

然后进入第二轮派生直到第n轮。

将n轮派生产生的贷款、存款、现金和存款准备金分别加总,如右表所示。

其中,2、流通中现金+4、存款准备金 = B,即派生完成后,它们仍然等于基础货币。

将2、流通中现金+3、存款 = B/[1-(1-m0)*(1-r)],这个大致等于我们体系的M2,统计口径有细微差别。M2可以认为是我们体系最终形成的货币,它等于 基础货币乘以货币乘数。也就是说,1/[1-(1-m0)*(1-r)]——数字“1”扣除现金漏出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就是货币乘数。

假设货币乘数是X,那么上表中:

1、人民币贷款总额 = BX = M2

2、漏出现金=BX*m0=M2*m0

3、存款=BX*(1-m0)=M2*(1-m0)

4、存款准备金=BX*(1-m0)r=M2*(1-m0)r

前文已经提到,第二项+第三项就是M2,广义货币供应量。

为什么要费尽心机讲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因为这是货币创造的根源,央行正是通过调控上述派生过程中的某个参数,从而达到调控总的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例如,2014年以前,外汇流入->基础货币投放大幅增加,为了使体系中货币供应量不致上升过快,央行主要采取两种操作: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

首先,外汇流入会导致央行资产负债表膨胀(外汇储备和货币发行等额增加)。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本质上是冻结一部分高能货币,从而降低货币派生能力,降低货币乘数,但体系总基础货币不变。

公开市场操作,是回收一部分高能货币。如央行向商业银行发行央票,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中,超额准备金减少,获得央票作为资产。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为,【发行货币】项下银行存款准备金减少(回笼了基础货币),同时,央行【资产负债简表】中第二项——发行债券金额上升。

详述部分完。

---------------------------------------------

第一部分差不多讲完了,最后总结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国家是怎样印钱,以及印的钱是怎样流入社会的?

央行发行的货币是基础货币,每一笔发放出去的基础货币都是央行的负债,必须要对应一笔资产(主要两条途径:外汇储备和对银行债权)。

央行发行的货币,先到银行手里,形成超额准备金,再通过贷款-漏出现金-存款-贷款-漏出现金-存款等环节不断派生进入到实体,从而形成总的货币供应量。也就是说,央行投放出去的货币,是通过银行进入实体的。

你们看,在这个货币派生和进入实体的过程,政府 没 有 参 与 任何一个环节。至于为什么我国贫富差距过大,以及YY中的既得利益阶层等问题,那是财富和收入分配机制的问题,跟货币发行没有关系。直白地说,在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进程中,有一波人看到并抓住了这个机会,而其他的大部分人,都只是默默无闻罢了。

-----------------------------------------------------------

【第二部分】央行怎样设置合意的货币供应量?

-----------------------------------------

详述部分

第三个问题,印多少钱。

普遍认可的央行最终目标: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其中就业和经济增长基本正相关,可以合并为一个问题;国际收支方面,央行在下一盘更大的棋,也涉及到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博弈,按下不讲。

所以央行最终目标可以简化为两个问题:稳定物价,经济增长,而这两个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矛盾的。在大众认识里面,通胀是很可怕的,“央行好坏坏,印那么多钱让我们老百姓手里的人民币贬值”。但在经济学界普遍的认识里面,温和通胀的环境是最好的,恶性通胀和通缩都会损害经济增长。因为在温和通胀下,企业盈利稳步爬升有利于再生产,在这种环境下由于居民名义收入是稳步增加的,同时温和通胀也不至于削弱购买力和需求,这是一个良性循环通道。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为了刺激经济大量投放货币,最后的结果可能不是经济增长,而是高通胀。所以,通胀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